火灾现场勘验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03 11:23:09

火灾现场勘验的方法研究

摘要:火灾现场就是燃烧后造成建筑物、公私财物,人员伤亡,以及与起火原因有关证据分布的场所。本文就火灾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关于火灾现场勘查中的方法原则。

关键词:火灾 现场勘验 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正在逐年增加,火灾现场也越来越复杂,起火原因认定越来越难。及时查明起火原因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火灾现场勘验是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消防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使用科学的手段和调查方法,对火灾现场及有关的场所、物体、尸体等进行实地勘验、查找、鉴别、提取能证明火灾原因物证的过程,也是准确判断起火部位、起火点及查明火灾原因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基层消防部门火灾现场勘验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火灾现场勘验工作进行了阐述。

1、火灾现场勘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火灾现场勘验是火调工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由于火灾现场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以及火灾证据的系统性,决定了火灾原因的认定必须要以火灾现场勘验所取得的证据为基础,并将取得的证据和结论与火灾调查访问和技术鉴定证据相印证,从而得出客观真实的火灾原因。火灾现场勘验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火灾本身的破坏和人为的破坏,也使勘验工作成为了消防部门从事的一项特别复杂、艰苦的工作。当前,公安消防部门在火灾现场勘验工作中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在燃烧痕迹、物证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勘验人员少,素质差、装备落后,受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基层火灾现场勘验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

1.1火灾现场保护不当

一起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否及时有效的保护好火灾现场直接关系火灾现场勘验的成败。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下列问题:一是不能及时划定火灾现场封闭范围,设置现场警戒标志,张贴现场封闭公告,只是口头告知火灾当事人保护现场,致使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时限不明确,造成火灾现场的痕迹物品被移动、破坏。二是非勘验人员随意进入火灾现场。火灾现场除了在燃烧和灭火过程中的破坏以外,火灾现场在勘验过程中往往受到再次破坏。部分勘验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对火灾现场的周围情况、询问情况不去了解,进入现场后直接乱翻乱动,动手前不进行记录和拍照摄像,在还没有确定起火点或起火部位之前随意清理堆积物品或移动物品;或是细项勘验的清理、挖掘过程中粗心大意,致使与火灾原因有关的物证在勘验人员手中灭失。如在进行细项勘验过程中,在清理起火点附近关键痕迹物证时,有经验的勘验人员不是用铁铲、铁耙,而会尽量使用毛刷或是用手详细清理发掘。

1.2现场勘验方法简单,随意性大

一是火灾现场勘验方法简单陈旧。由于基层消防大队人员少、任务重,加之有时火灾发生地偏远,发生时间突然,勘验人员往往未携带任何勘验工具就赶赴火灾现场,火灾现场勘察箱被束之高阁,火灾调查人员一般就地取材,不论什么,都是“眼看鼻闻手摸”,导致火灾现场勘验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应该在火灾现场勘验中发挥作用的“汽油(乙醇)快速检测管”、“碳化深度测定仪”、“回弹仪”、“剩磁测试仪”等未发挥应有作用。其结果就是在火灾现场勘验笔录中使用“左右”“约”等字样,因为证据无力,致使火灾事故认定经不起推敲。二是火灾现场勘验准备工作不足,随意性大。火灾现场勘验要遵循“4431”的基本步骤、程序进行,一般分为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两个阶段。部分勘验人员不按照火灾调查勘查步骤、程序,未进行勘验准备,在人员、器材没有到位,起火范围不确定的情况下急于动手;或是对现场未进行初步复原,在没有充分开展静态勘验就直接进入动态勘验;勘验过程中没有及时与询问人员沟通了解情况,没有让熟悉现场的证人到场叙述指认;现场发掘清理的残留物未按勘验顺序存放,在得到重要线索后无法对关键区域进行二次筛选查验。上述问题均是由于勘验人员未遵守火灾现场勘验基本程序,勘验无章法、随意性大造成的。

2、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火灾现场勘验工作

由于大量的火灾事故依靠基层消防部门进行勘验和调查,结合当前火灾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基层消防部门火灾现场的勘验工作质量:

2.1建立专业的火灾调查专家组队伍

火灾现场勘验工作不仅复杂、艰苦,而且专业性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不仅需要勘验人员具备物理、化学、电气、建筑、燃烧学、心理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还需要勘验人员具备一定经验,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在当前基层消防部门火灾调查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以各消防支队为单位,组建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将车辆维修、家电维修、电气、化工、建筑、刑侦等领域的专家纳入火灾调查专家库,成立火灾调查专家组,一旦发生相关的火灾事故,及时邀请地方的相关专家参与勘验调查,勘验人员要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在获得勘验证据线索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相关专业知识。

2.2在各级指挥员中树立火灾现场保护意识

火灾现场指挥员在指挥灭火时,应当树立保护现场的意识,在不影响灭火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火灾现场保持原状。火灾扑灭后,各级消防指挥人员应及时划定保护警戒范围。面对众多的地方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指挥人员应服从于火灾调查大局,提前做好解释工作,确保任何人在进入火灾现场之前,必须由现场指挥员指派专业勘验人员陪同。勘验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环境和初步勘验,及时划定人员进出路线,最大程度地避免关键区域的踩踏。火灾发生后,现场指挥员要第一时间通知勘验人员到场,及时出具《封闭火灾现场通知书》,在没有初步确定起火部位、起火点之前,不要随意翻动现场。

2.3按步骤勘验火灾现场 ,全方位收集痕迹物证

火灾现场勘验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勘验规则,规范勘验步骤、程序,按环境勘查、初步勘查、细项勘查、专项勘查四个步骤有序进行,通过环境勘验和初步勘验,根据物体倒塌和火灾蔓延痕迹确定起火部位,在细项勘验时,根据火灾现场的特点,采取逐层、剖面、复原、筛选、水洗等勘验方法,收集拍摄起火点处物体塌落层次痕迹、燃烧蔓延痕迹,发现引火源和起火物,并提取相关的实物物证。

参考文献:

[1]金河龙编著.火灾痕迹物证与原因认定[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2]《火灾原因调查指南》GA/T 812—2008

[3]《火灾现场勘验规则》GA 839—2009

上一篇:浅析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快速疏散高层建筑受灾人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