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一扇门,办成千家事

时间:2022-08-03 11:14:59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省针对农村群众办事难的实际情况,把“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能力,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基层”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按照“依法、便民、公开”的原则,整合各方资源,县、乡、村、组联动共融,全面创建“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方便群众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

2009年12月20日,在镇远县羊场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服务中心”, 中央第五巡回检查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监会原主席、党组书记柴松岳,与正巧前来为村民代办事务的羊场村村主任陈政廷和龙洞村村主任蒋荣恩二人聊了起来。

“你们主要是来为老百姓办理些啥?” 柴松岳问道。

“主要是代办一些农村新农合手续、农村低保存折、银行存折、户口证明等。” 龙洞村村主任蒋荣恩拿起一大撂户口本、证件本一边展示一边说道,“我这一次来一共代办16户人家的事,我们村距镇上有14公里,来回一趟要花15元的车费,现在我一个人来代办这些事,仅车费就可以为大家一次性节约200多元。”

“这次我也代办了14户。现在,除了结婚证和贷款两样不能代办外,其他我们都可以为老百姓跑腿啦!”站在一旁的羊场村村主任陈政廷诙谐地插话。

“好啊,这样的代办服务值得推广借鉴,变以前‘群众跑路’为现在的‘干部跑腿’,效果明显,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很及时、很具体,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柴松岳脸上露出了笑容,欣慰地说道。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石宗源在相关批示中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全省认真推广整合资源,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的工作,着力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机制,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为民执政的基础。”

2009年12月17日,省委常委会通过《关于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和着力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至2010年5月底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距离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站较远的村民组(居住小区)要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点,将各职能部门直接面向党员、群众的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服务中心办理。

目前,全省各市(州、地)正加大力度,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85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935个乡镇(街道)综合服务中心、9111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及便民服务点。

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使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成为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脱贫致富的信息平台、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

“过去办一件小事要跑很多冤枉路,多花很多冤枉钱,现在各类服务部门集中办公,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和电话都摆放在明处,进一个门槛就把事情全办好了,还可以打电话预约服务,真是从来没有过的方便。”余庆县大乌江镇远光村村民夏荣彬到镇上为小孩办理上户手续,短短两个小时就办完了。拿着户口本,他喜滋滋地说。

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始,我省各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遵义市率先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通过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实践证明,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切实可行,深受基层和群众欢迎。

如今,我省乡(镇)、村(社区)两级便民利民服务中心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更加科学地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当场受理、限期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真正做到“敞开一扇门,办成千家事”,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服务群众的“快车道”、“爱心屋”、“大学校”、“和谐园”。

黔西县林泉镇韦寨村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村活动场所闲置的门面,以供销社为供货主渠道,以进价加运费的形式向各村民组综合服务站点供应生产生活物资,让利于民。遵义县南白镇象山社区综合服务站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组织31名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爱心服务队,对辖区内居住的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上门照料、日常护理等多种服务。赤水市白云乡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起信息平台,方便村民通过QQ与在外务工子女视频聊天,促进外出务工者与家中亲人的沟通交流。

各地充分利用综合服务中心的远教设备、农家书屋等资源,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推广农科知识、提供农产品购销信息。赤水市乡级综合服务中心派出农业适用技术指导队,为广大群众无偿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指导。仁怀市二合镇双龙村综合服务站依托村远程教育网络,创办了蔬菜专题网站,举办烤烟生产、茶叶移栽、白芨栽培管理等各类培训,群众在综合服务站可学习农技知识、了解农产品购销信息等。

各地充分发挥综合服务中心贴近群众的实际,了解社情民意,畅通诉求渠道。六枝特区在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接待室”、“举报中心”,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在225个行政村明确联络员,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化解群众积怨。印江县永义乡综合服务中心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寨中选聘一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联络员”,了解收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矛盾纠纷,及时向村综合服务站反映,服务站及时进行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乡综合服务中心牵头解决。织金县综合服务中心组建便民服务工作组进驻各村组,按照“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的要求,实地协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转变工作职能、整合工作资源,努力使基层工作实现一岗多能、一人多用

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果华村村民马敏建到镇里办理农村合作医疗证、领低保金两件事只用了9分钟时间,她高兴地说:“原来到镇里办事,一件小事也要敲三四道门,赶好几个场,有时找到这个找不到那个,现在方便多了!”

2009年6月,该镇通过整合原来33个镇直机关,将职能相近、业务性质趋同的股、室、站、所归并重组,设立“一办三中心”,即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中心、经济发展中心,增设新农合、社会事务办、便民等服务窗口,集中办公,统一管理,避免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现象。已为4680余名群众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低保金领取及有关事项咨询等服务。

我省各地在推进工作中注重整合资源,乡镇(街道)在现有编制不变的情况下,选派人员轮流到服务中心工作,按照行政许可(审批)部门、行政许可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三必进”的原则,整合办事机构和人员,实行集中开放式办公,按工作职责设置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并建立办事指南,公开管理权限、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理情况,明确办结时限,通过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实现进一道门、一个窗口、一处审批、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就剩些老人和孩子在家,办点事真不容易,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办的都是‘日常事’,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桐梓县县直机关36家部门进驻政务大厅设立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和面对面的窗口服务,让群众发出由衷赞叹。

“我们老百姓想办的事儿,只要合情合理又合法,政府部门可以办的,找代办员就行了!”在道真自治县玉溪镇各村(社区),这成了群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或村(居)民小组组长担任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和代办员,这是我省开展在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中的一大特色。

玉溪镇新城社区居民张某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外打工,几次想办理在当地落户的手续都因时间不够而未办成。今年5月,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社区“综合服务站”,把有关材料交给代办员,不到一周时间,办好的落户手续就送到了他的手中。他感激地说:“以前我跑断腿也没有办成的事,现在张张嘴就把事办成了。”

玉溪镇镇党委书记何勇说,推行为民服务制,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实行这项制度后,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群众办事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挨个部门跑,避免了因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办事人员卡壳,事情就无法办结的现象。

各地在推进工作中还十分注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从贵州实际出发,各地尽量从现有资源中调配、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已建的综治工作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中心(站、点)的作用,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纳入其中。”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侯正茂介绍说。

服务事项公开化、服务流程规范化,形成便于操作、及时快捷、效果明显的长效机制

“便民中心真的好,不用楼上楼下跑,服务热情又周到,大门不出事办了”。盘县普古乡健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接待工作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将乡党政办、计生办、农技推广站等13个涉农事务最多的基层办站所室全部搬入政务大厅办公,公开办事程序和工作职责,统一制作成牌,规范上墙。

13名工作人员挂牌上岗,以“一个笑脸、一个问候、一心服务”的态度,对群众所办事项采取“立即办、承诺办、报送办”等多种措施予以办理,对确实不能办理的事项,及时向群众说明原因,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各地普遍建立健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AB岗位制、一次性告知制、约时服务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服务结果公示制等管理制度,建立规章制度,切实规范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事项。

走进遵义市许多县、乡的服务中心,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等一目了然。“做好服务,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依法办事,公开透明。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服务事项,结合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增加工作透明度。”遵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起说。

各地科学设置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小窗口、大服务”功能。乌当区综合服务中心选择49个群众最需要、联系最密切、发生频率高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作为为民服务全程的服务内容,并对事项的条件、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办事时限等作了细化分解。务川自治县把民情民意服务中心、土地代耕中心、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农村经济协会等有关服务事项纳入各级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内容涵盖信息技术、政策咨询、技能培训、便民服务、代办和行政事项审批服务40余项。

按照“下放管理权限、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限定服务时限”的原则,各地对集中到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流程梳理和规范,方便群众办事。贵阳市按照“需两个以上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事项集中到一个部门受理”的要求,对进入综合服务中心的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在法定要求的基础上缩减50%。六盘水市完善“一站式+流动服务+全程”的农村基层为民模式,使每个事项办结时间较法定时限平均缩短2.5天。余庆县对涉及审批权限的部门进行“会诊”,除上级明确要求必须在县级部门办理的外,其他审批权限委托乡镇或由乡镇直接办理,废弃、修改了40多项不合适宜的审批制度。

为严格绩效考核,遵义市制定并落实专项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定期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列入相关责任人年初承诺、年终承诺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作为衡量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党员干部服务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各地综合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举报电话和意见箱,便于服务对象提出意见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镇远县从企业代表、工商户代表、群众代表中聘请部分社会监督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他们对综合服务中心及各窗口单位的意见建议,对反映出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织金县猫场镇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纪委委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廉政服务进村工作组,深入全镇19个村听取了解群众对“一站式服务”的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遵义市成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创建领导协调小组,着力建立完善四级服务网络体系。黔东南州各级党组织分别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涉及面宽、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践证明,一系列行之有效、实打实的便民利民服务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赞誉。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践行了宗旨,转变了作风,提升了能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便民利民服务活动,贵州省将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上一篇:贵州城镇化四题 下一篇:十年开发成果硕 再借东风促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