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3 10:27: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摘 要: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平台,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规划好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发挥其第二课堂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对科技创新类社团的管理,加强科技创新类社团机制建设,为青年学生的成才搭建有力平台。

关键词:科技创新类社团;优化策略;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5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前提,以提高科技类社团专业实践性质为目标,并且与学术研究、专业学习相结合的。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明显的补充作用,为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因此,要规范社团的管理并积极引导。

一、科技创新类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我国高校作为培养高新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任务。除了第一课堂的教师教学之外,学生主要由第二课堂获得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为科技类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高校科技性社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的平台,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参与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不断成长为适应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应用型人才。

(一)科技创新类社团通常以课题为纽带,是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以及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并且是自由度较大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科技创新类社团一般具有各社员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民主意识较强;科技创新类社团具有其成员之间强调相互协作、各尽所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保障。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学生很难有机会发展综合能力,而高校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则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综合能力。

(三)提供创新创业的锻炼平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生干部经历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必备要求,这无疑为参加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大学生平添了一份助力,同时也对高校提出新要求。而且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助于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够为社会增加新的就业机遇。

二、科技创新类社团当前发展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以徐州工程学院科技社团为调研对象,采用专题问卷调查和相关人物访谈的方式开展。调查显示,我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与管理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参与度与参与初衷多样。调查表明,近四成学生有参加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的经历,科技创新类社团在校普及率较高。科技创新类社团是高校进行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我校的智能车与机器人协会、电子设计与物联网协会、程序设计与手机开发协会、奔腾计算机协会等社团近年来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应用中。调查中,当被问及参加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初衷时,学生们的回答具有多样性,因选择较多,所以各个选项的分布也较为均匀。这体现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社团初衷是多样的,但是不同学生之间参与初衷的比例有所差距,相对集中于增强“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三大初衷上。参加社团的初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以及W生对社团的信仰度。可见,学生参加社团的初衷代表着他们对社团不同的理解,这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视野和未来。人员参与度之高、参与初衷多样化,对科技创新类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加强有效的内部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就成为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科技创新类社团通常通过“以大带小”的模式来培养下一代成员,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学长们总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其他社团成员指引学习的方向,有时会误导其他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和方向。从对各院系的领导及辅导员老师的访谈中得知,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一般都比较盲目,很多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不仅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挂靠单位的引导。有些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但也基本不过问社团工作。学校长时期的放任不管会导致社团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没有重心和方向。

(三)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经费问题长期困扰着社团发展,没有经费,社团日常科研大大受阻。像科技创新类社团,器件价格昂贵,经济负担远超学生承受能力,致使学生积极性降低,从而导致许多优秀创意无法实现,直接或间接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社团成员在参加一些科技竞赛时,常常因为试验仪器过于老旧而达不到规定技术指标,从而使得很多作品效能大打折扣,甚至使得一些创新想法夭折。

(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加入科技创新类社团,大都出于好奇,但是时间一长,当初参加社团的兴趣和热情就会消退。再者由于当前大学生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总会投机取巧,缺乏自我创新思考。此外,一些学生“闭门造车”,不与人交流讨论,从而导致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创新点。

三、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以管理维系根基。科技创新类社团要制定灵活又充满激励的管理制度,避免因个人经验、感情、兴趣给社团发展造成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科技创新类社团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要注意将科技创新类社团严格审批制度、奖励制度、评比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工作管理渠道。一个组织团体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自身的管理,要想搞好一个社团,就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以骨干培养提升竞争力。创建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类社团,不仅仅要求其骨干成员的创意能力较高,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这有助于社团自觉抵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东西,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

(三)以资金投入保障发展。学校应该对科技类社团活动经费、场所、师资提供保障。学校的政策导向会直接影响社团成员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心态以及社团的发展。对重点科技创新类社团要重点扶持,包括师资、经费、政策等,这有助于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

(四)以激励政策促进提升。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类社团必须要具备的,对于每一名成员来说,至关重要就是其研究成果被肯定承认。精神上激励能提高社团成员学习积极性,带给他们更大的鼓舞和动力,从而促进社团的运行效率。

(五)以交流研讨强化合作。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联系,对于社团与时俱进,提高自身l展力有重要影响。各个高校科技社团成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加大高校科技性社团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相互学习、借鉴,有利于本校社团长远发展和实力提升。

(六)以学科竞赛磨练意志。科技社团的学科竞赛是针对特定领域和方向的,超出课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以及团队协作的考核,是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比赛,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佰特杯”物联网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等。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历年来,我校电子设计与物联网协会、机器人与智能车协会等科技性协会学子在省级、国家乃至国际性的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

(七)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身特色。构建特色科技创新类社团,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日益社会化的校园里,一个良好的品牌不仅能增强社团形象,而且能扩大社团知名度,加强社团凝聚力。要想在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管理中真正树立品牌意识,关键还在于高校社团本身对质量以及其特色的挖掘。

四、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的发展前景

(一)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科技创新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渗透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协作。从特色活动的举办、完善机制以及理论学习三方面入手,通过科学理论、完善制度以及严格制度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目的。科技创新类社团作为学生思想交流的阵地,在学校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会对传播、发散良性思想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科技创新类社团一般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为实现自身发展而自发组成的自由度较大的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组合。当前,科技创新类社团日趋蓬勃活跃,这为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三)把科技创新类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在科技创新类社团组织活动中,学生能够在其过程中相互学习,形成一种共同提高、协同发展的激励效应。所以社团成员如果能够把握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大方向,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的提高发挥着大学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04-10-14.

〔2〕教社政[2004]1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12-13.

〔3〕中青联发[2005]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2005-1-13.

〔4〕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0,(03).

〔6〕高秋萍.高校社团功能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6).

〔7〕张凤民.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功能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6).

上一篇:《窥视者》中“看与被看”情节结构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现状、意义及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