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污染――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软肋”

时间:2022-08-03 09:20:32

船舶污染――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软肋”

三峡工程蓄水成库以后,船舶污染治理一直迟迟没有全面启动,治理措施仅停留在少数船舶试点阶段,大量船舶仍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长江,造成水质污染,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现状堪忧难题多

三峡库区船舶平均流量10万余艘/年,目前在重庆市境内航行和停泊的各类船舶约有3万艘,其中在重庆登记注册的船舶1万多艘,形成运力约100万吨,客运力约25万客座,船舶运输从业人员10万余人。据环保部门测算,重庆市籍的各类运输船舶每年产生垃圾4.2万吨,粪便700多万吨,生活污水1500多万吨,含油废水100多万吨。这些污水,只有约1%经过处理,99%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长江。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三峡库区将形成地跨600多公里、蓄水量40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库,这将大大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船舶数量将迅速增加,排污程度也将随之增大。届时,库区江面变宽,江水变缓,库区的自净能力大大减弱,如果不及早防治船舶污染,库区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将陷入被动。

据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介绍,目前船舶对三峡库区水域的污染主要有四个方面:油污染、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船舶事故污染。目前生活垃圾控制较好,而在治理生活污水方面相对滞后,绝大多数船舶都是将生活污水直排长江,其中客运、货运、趸船的污水是主要污染源。

万州港是三峡库区腹地最大的港口,记者随意走访的十数艘船舶,都是将污水直排长江。“华顺”号货轮的水手坦率地对记者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把东西往长江里排,三峡蓄水了还不是一样排。”在“华顺”号旁边是一艘趸船,船上有两间厕所,记者在里面看到,这个所谓的厕所,实质上就是在趸船边挖了一个洞,周围用铁板围上了而已,厕所里所有东西都是直接排进长江里的。据万州区海事处的同志介绍,万州区海事处登记注册的船有1265艘,依靠强有力的防范和检查措施,这些船只的垃圾问题目前基本得到解决,但船舶产生的污水问题至今仍无法解决,都是直接排进江里。

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船舶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细菌微生物、生化需养量以及悬浮物,对库区水体污染相当严重。环保部门监测表明,船舶生活污水大肠杆菌群浓度可高达1100亿个/毫升,大大超过排放标准250个/毫升;生化需养量(BOD)和悬浮物(SS)的最高浓度可达2100毫克/升和1700毫克/升,分别超标41倍和11倍;船舶含油废水最高浓度可达348毫克/升,超标23倍。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三峡库区的部分旅游景点成了船舶污染的“重灾区”。位于重庆巫山县的小三峡风景区,风景秀丽,江水清澈。但是常年来往的观光游船排出的污水对小三峡的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小三峡风景区共有简易游船一百七十多艘,平均每年装载一百多万观光游客进出小三峡。这些船只结构简单,厕所污物都是直接排放到大宁河,对小三峡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重庆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处长郭伊均说,船舶事故污染也是目前危及库区水质的重要因素。2002年,重庆海事局辖区共发生一艘以上水上交通事故46起(其中重大事故24起),沉船30艘,比2001年分别上升9.5%和20.8%。其中有的事故发生在油区(危险品码头或泄油区域)。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说,目前治理三峡库区的船舶污染存在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法制不健全,缺乏强制手段。国家早在1983年就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强制措施,三峡库区流域除几艘船舶外,绝大部分船舶的粪便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库区水体。

二是船舶污水治理工程资金还未落实,后继服务不完善,这是三峡库区污水治理的最大障碍。如果强制性禁止所有船舶排放生活污水,没有一个后续的服务手段,船舶不好操作。据测算,三峡库区上万艘船舶,通过安装污水治理一体化治理装置、建设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和化学危险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来解决污染问题,需资金14.7亿元。

三是船舶改装污水处理装置技术不完备,成本高。目前解决流动船舶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收集转运,二是对船只进行改造,安装处理装置。有关专家核算,对运力约五百人的营运客船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造,约需五十万元。而大多数航运企业不愿多出钱,有的则承担不起。

四是对过境(三峡库区)的外地船只及上游船舶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如果只是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实施船舶污染治理,那么重庆对外来船舶既不能要求其安装污水处理装置,也没有污水设施收集船舶污水,长江水域的污染控制依然难以实施。

防治宜早不宜迟

环保、交通部门以及库区各区县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普遍认为,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宜早不宜迟”,越早动手实施,解决问题的成本越低。如果到2009年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水位时再实施防治工作,不仅花的钱更多,而且治理难度将更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无法预计。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张绍志说,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镇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的治理项目启动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库区普遍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目前日益突出的是船舶污染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将船舶污染防治纳入船舶标准化改造的重要内容,强制推行防治措施,确保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安全。

为了彻底治理三峡库区的船舶污染,筛选有效的船舶污水治理技术,2001年,重庆市环保局从日本引进STB型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及USC型油水分离装置,安装在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的长江02030(船员人数40人)拖轮上,经过10个月运行后,环保部门监测表明,长江02030拖轮的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此后,重庆市积极开展船舶污水治理示范工作。“江山9号”是重庆第一个改造安装船舶污水处理设备的客船。2003年下半年,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在环保等部门的支持下,投资八十多万元,对这个载客量近六百人的客船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从日本引进的船舶污水处理装置,日污水处理能力六十吨左右。重庆长江轮船公司环境保护办公室主任刘燕告诉记者,“江山9号”每天产生生活污水、油污水2万升,旅游旺季时达到约4万升,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装置,过去这些污水都直接排放到长江。自从安装了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后,船上厕所粪便水、医疗废水等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处理,完全达到了国家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长江不再造成污染。

自2003年5月以来,在环保、海事、港航等部门的督促下,重庆市已有5家船舶公司的7艘船舶进行了改造,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装置安装示范工作,污水处理设备规格覆盖了15人~600人的船只,船舶类型包括滚装船、拖船、普通客船和豪华旅游船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重庆市港航局正在积极推进库区船舶废弃物接受工程、船舶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及危险化学品船舶洗舱基地工程建设,为开展船舶垃圾、含油废水、船舶污水以及危险化学品洗舱废水集中治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环保、海事、港航等部门认为,防治船舶污染,目前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破题”。

一是加强三峡库区环境立法与监督。对《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中关于生活污水的界定标准进行修订,把船舶厨房、洗浴等方面的生活用水也纳入规范范围。制定专门的船舶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新造船舶必须按环保“三同时”要求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对现有船舶实施限期治理。

二是应加大对船舶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国家安排资金对库区船舶废弃物接收工程、化学危险品洗舱基地工程和船舶安装一体化治理装置给予50%~70%的资金支持。记者了解到,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拨款在三峡库区建设了三个流动污染源监测站,通过船舶、码头等社会单位的出资组建了一些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零星购置了少量溢油应急设施,但船舶防污基础设施仍极为缺乏。

三是国家将船舶污染物防治纳入船舶标准化改造的重要内容。交通部门认为,要从源头上解决船舶污染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三峡成库后,水流变缓,水质自净能力减弱,如果防护措施不当,船舶造成的污染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挂桨机船和一部分老旧船舶产生的油污染以及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化学品船和油船对库区水污染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因此,从保护库区环境的角度讲,淘汰落后船型,推广技术进步的新船型就显得十分迫切。

四是对过境船舶污染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由交通部牵头,环保部门配合,对长江流域或者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船舶进行统筹规划管理。

上一篇:亲子鉴定“鉴”出信任危机 下一篇:跨国公司的新生财之道:翻新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