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以及前景分析

时间:2022-08-03 08:21:02

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以及前景分析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施工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状况。从施工管理信息化现状开始、引出国内外在信息化应用中的差距。指出在施工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是对信息化在施工管理应用中前景的表述。在探讨中,始终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指出施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快和强化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施工管理;信息化;效益;决策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筑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施工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准确、完整、及时的收集、储存、处理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的规划和控制信息,使施工企业能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好的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一、施工管理信息化现状

现阶段,尤其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面对一项重点工程项目的时候,业主方、设计方和施工方等各参与方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方案以及后期的竣工验收资料上必须通过网络介质或电子介质进行传递,而且在传递过程中规定了一定的格式标准,也就是说有一个信息化的标准,对应于工程施工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施工阶段,所有参与方必须在例行信息化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工程的投标、施工以及后续工作。施工信息化的管理,一是用电子文档取代书面文档形式,二是对工程的准备初期直到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等等的结束,实现项目各阶段的无纸化。

而在国内,不同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还是处在不平衡的状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电子政务,其余城市的发展水平则还是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当前,设计单位虽然普遍应用计算机进行画图设计,但是还有很多工作,犹如核准、校对等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操作的水平上。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更是令人堪忧,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在图纸应用上还是采用手工画、写的水平。在项目管理上,数字化、信息化进程较慢,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二、目前信息化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跨度大、周期长,成本难以把握和控制

同一个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导致项目部分只能分别统计,易造成信息输送效率的缓慢性。不同地域的项目由于彼此之间的隔离,很难根据对法的财务成本情况制定自己的成本计划,造成了成本信息的孤立性。加之一般工程项目工期较长,长时间的信息封闭导致一般企业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2)项目涉及事项较多,传统统计方式无法紧跟施工项目

对于每个项目来说,信息数据都是庞大的,比如成百上千种材料价格和规格的计量,传统的手工操作会浪费大量时间,且容易楚湘错误,在时效性和准确性上都无法满足工程进度和施工搞笑进展的要求。

(4)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孤立性

随着项目规模和技术复杂的增加,工程项目领域的细化,常常一个大型的项目可能有几十家施工企业来参与,而在施工信息化管理中,各个单位存在着多款软件的兼容性问题,阻碍了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互换,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信息化的进程。

对于施工企业建立的局域网,也只是实现了项目经理和工地现场的信息流动。施工现场管理与企业以及该项目在其他地方的项目管理进度、质量控制并没有实现良好的交互性,不利于施工企业整体的项目管理。且信息化管理也存在着局限性。

(5)信息化建设投资不足以及存在误区

企业信息化投入明显不足,信息化投入所占企业产值平均只有0.027%,与发达国家的0.3%以上相比差距甚远。施工企业利润不高,信息化建设投入偏低,软硬件投入结构比例失调。企业在信息化咨询上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就一般水平来说,企业花费20万元购置硬件,则会在软件上投入10万元,相应的维护成本投入3万元,同期培训只有可怜的2万元。以此看出大多数企业“重硬件,轻软件”,“重软件,轻资源(企业数据库)”,“重技术,轻管理”倾向严重。

相当多的企业认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和局域网就是实现了信息化,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PC机的深度使用率为38%,而中国只有6%。而在很多工程项目中,施工方与业主方之间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形式来进行,没有借助既有的信息化方式建立起信息储存、交流和管理的应用平台,施工企业也由此没有依托信息化的进程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6)施工管理信息化人才的缺乏

现在的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往往会专注与施工过程本身,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大都有专业的软件公司承担,但是软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对管理的流程、管理要素、管理过程缺乏认识,不能深入施工过程本身,对软件设计的功能也只是停留在客户简单要求之上,从此研发出来的软件常与施工企业在功能执行方面产生分歧。缺乏专业性、整体性、实用性。因此当下培养既懂业务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三、实现施工管理应用信息化的策略

1、实现信息化的策略

1)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

加强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推动信息化建设最有效、最直接的驱动力。同时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投资,就企业规模来看,规模越大,投资建设越有必要性,坚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信息化建设应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和领导机构,专人专项的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信息化建设真心的落实到行动中,才有可能促成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最终胜利。

2)注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

施工过程本身是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信息化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其效益如何关系到企业的在该工程项目上的盈亏。

首先是在进度上,利用计算机绘制的BIM建筑信息化模型对施工信息的采集与反馈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与实际进度情况进行对比控制,如有异常,系统会发出提示。

其次是物料方面的管理。物料成本在工程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主要从物料的采购,运输,仓库管理这三方面入手,做出对物料的动态控制把握,以此避免浪费而达到控制直接成本的目的,及时准确的更新物料市场行情以及进库出库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周转材料利用率,实现流动资金的有效利用。

最后用在质量检测中,检测人员每天都会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从最基本的质量监测表中整合信息,分析数据,从中判断工程的质量,找出问题等等。利用信息化的管理,建立数据表格,既省时又省力,也不容易丢失数据。

3)信息定位和整合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建设目标不准确,建设内容贪大求全,有信息化诉求,却无法明确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种浪费。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分步实施、注重效果”的原则,摆脱过去对信息化的片面认识,合理定位信息化。

而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常有不同的施工单位来合作完成,这就避免不了部分的信息存在不和谐的地方,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应注重数据收集的整个过程,其次注重原始数据的收集,储存,和处理。而企业在进行内容整合时,可以以时间位坐标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来对公司诸如word\excel等的文档进行有序的管理,这样通过数据整合,内容整合,过程整合来提高企业自身对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四、信息化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的前景

信息化建设是施工企业在以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趋势,一些大的施工企业在施工工艺上也逐渐向信息化靠拢,应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先进技术进行技术上的改良,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工作的强度,而且对于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高难度问题现在可借助于信息化工艺得以完成。反过来说,施工工艺的信息化建设又会促进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目前有十几万的施工企业,绝大部分施工企业需要着手或是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建设,由此看来,施工管理信息化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金科地产在重庆市场的竞争分析及发展战略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现代管理与质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