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系统管控

时间:2022-08-03 08:12:06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系统管控

【摘要】近年来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案件频繁发生,给社会治安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隐患。通过对近期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调研分析,探索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概念、特征、规律,并从社会管理学的角度和法律层面探索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理念、措施和方法,旨在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减少社会危害的发生,保护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提供参考对策。

【关键词】 肇事肇祸 精神病人系统管控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不断发生,他们不定时攻击他人、毁坏财物、伤害、纵火或进行其他肇事活动,不仅造成人身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手段残忍令人发指,往往成为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隐形炸弹。2013年2月4日,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蒋豁村发生的管某(女,21岁,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用菜刀将8岁的妹妹头部砍伤、双眼挖出,造成颅骨骨折,面部受伤十五六处,用剪刀将其6岁弟弟的、剪掉,惨案的发生再次引发人们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关注。党的十报告提出“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新要求,通过调研和案例探究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概念、特征,归纳分析肇事肇祸的现状,提出系统管控的措施,旨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形成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的长效机制,达到减少社会危害发生、依法保护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合法权益,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效果,保障公共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概念及范围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和国际疾病诊断标准IDC-10,精神障碍多达数百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概念是什么?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概念是指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明显的异常,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残自杀或攻击他人、纵火以及损毁财物等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根据2010年7月15日全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排查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排查的重点曾经肇事肇祸或患有上述重性精神病,且病情不稳定,流露暴力倾向,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根据标准评估为高风险的精神病人。

排查的类型精神病类型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六种,重点排查笔者认为排查工作还应将重性抑郁症列入排查范围,抑郁症(depression),也叫抑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affective disorders)。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

二、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走进社区千家万户,结合具体案(事)例向群众大力宣传防止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精神病人家属和周围人群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其意识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会随时对他人构成的威胁,介绍精神病人救治方法及维权途径,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造成的危害,打消恐惧、隐晦、憎恶的观念,尽量避免精神病人的刺激因素,在有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区域,老人、妇女、儿童外出与家人结伴同行,加强自我保护指导,使其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方法,减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

(二)以社区警务为切入点,认真落实监管措施。辖区派出所各社区民警要全面掌握所在辖区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病人信息系统,实时更新数据,及时处置精神病人的肇祸、肇事或轻微滋事行为,对具有暴力特征的精神病人应由属地派出所协同相关社区或单位落实监管措施。社区民警主动督促监护人或亲属、社区(村、居委)和相关单位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对严重肇祸、肇事的精神病人实施强制治疗。

(三)做好走访工作,实行分类、分级管控。各基层派出所在走访的同时,要主动会同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对辖区内的所有精神病人和疑似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发病史、发病特点和监护情况,并逐一登记建档,根据其特点把精神病人可分为稳定型、关注型和重点型三个层次进行管理,使管理工作得到细化,能够更准确、更方便的对全县的精神病人进行管理。同时,对于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要将其列入派出所的“重点人口”进行管控。要全面采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详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强化管控,落实分类管理。对危险系数低、家庭具备管控能力的,由家属或监护人管控,派出所包村民警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巡查,及时了解其病情变化情况和活动情况;对家庭不具备管控能力的,协调其所在村街的村(居)委会落实专人管控;将曾经肇事肇祸或存在肇事肇祸隐患的精神病患者列为高危人群,明确专人对其日常动态进行重点管控;对长期流散社会、没有家庭管控的精神病患者,会同民政、卫生部门实行强制收治,防止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四)强化管控力度,有效落实责任措施。对于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村委会、乡镇政府、社区民警都是主要的责任人,精神病人的近亲属是其主要监护人。因此,在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中社区民警要与监护人签定担保书,责令其亲属严加看管,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的,所在单位、社区、村委会要履行职责,对生活无着落,流浪街头的精神病人要护送到民政部门妥善救助。层层落实管控,落实责任制,确保万无一失。精神病患者居住地周边至少发展一名治安信息员,与社区民警建立联系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管控辖区精神病患者,并要求责任民警与其每周见一次面,重要或敏感节点做到“一天一见面”,强化与病人家属、监护人、居委会干部定期联系沟通,及时向责任民警反馈精神病患者日常动态,深入了解、随时掌握,根据信息档案建设和管控情况实施绩效考核,形成防控网络和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民警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回访,确保能够及时掌握突发、异常情况;每周组织民警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的形式,联合卫生部门,深入分析病人的病情发展和可能发生的现实危害行为,及时进行研判预警;每月对精神病患者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存在隐患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加强法制教育,及时跟上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确保管理取得成效。

(五)强化现场处置,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一是适时开展辖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案(事)件的警情研判,及时防范和制定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对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及各类公共复杂场所肇事肇祸的,要迅速出警处置,严防发生恶性事件;对新发现的精神病人,要在第一时间会同卫生、民政等部门进行走访,掌握其现实状况,对其及时实施救治。二是落实当前法律以及实施办法,让受害人不再无助,精神病人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者简介]赵润中,男 ,(1968---),河南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安全、治安管理,该文主要内容为河南警察学院2013年特别课题。立项号HNGY-2013-TB-17

上一篇: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控制有效途径分析 下一篇:如何上好高三复习中数学考试卷的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