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洛北灌区失灌面积恢复措施初探

时间:2022-08-03 07:10:37

摘要:近年来,失灌面积随着国家和城市的不断开发逐步上升,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粮食安全问题。恢复失灌面积已称为当前基层水管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原有渠系的工程配套和新建一系列基础设施,不失是一种有效措施,将对当地粮食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失灌 恢复措施 初探

中图分类号: S2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基本情况及工程现状

1.1基本情况

大荔县洛北地区,北起铁镰山,南抵洛水,东临黄河,西至蒲(城)富(平)县境,总面积750km2。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素有京畿粮仓之称,是陕西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享誉全国的瓜果蔬菜基地。

洛北地区主要渠系有洛惠渠的骨干系统和一黄、二黄部分渠系组成,有干支渠23条,长237km,斗渠249条,长632km,分引渠5804条,各类建筑物14712座,灌溉大荔洛北地区8个乡镇的74.3万亩农田。区域总人口6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万人。

开灌60年来,各渠系累计引水量达105亿m3,灌溉农田8700万亩次,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工程现状

1.2.1渠系工程

渠系工程1950年投入使用至今,超负荷运转60年,老化失修严重,1990年水利部“全国大型灌区老化调查”时就评定为“一级老化灌区”。近年世行贷款项目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加固改造了部分骨干工程,但工程总体老化程度依然严峻。目前5条干渠有3条达不到设计引水能力;13条支(分)渠中10条达不到设计引水能力。灌区排水设施也因当时设计标准低,加之年久失修,沟渠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局部地下水上升,盐碱化面积有所扩大。

1.2.2灌溉面积

目前,区域实灌面积47.8万亩,失灌面积26.5万亩,其中因田间工程老化损毁失灌12.1万亩,缺水失灌8.8万亩,水利工程及城乡建设占地5.6万亩。失灌面积中,通过工程改造、田间配套和水源建设,可恢复20.9万亩。

2采取的工程措施

水源短缺和田间工程配套率低、老化损毁严重,是失灌20.9万亩的直接原因。

2.1恢复损毁渠道,进行硬化衬砌

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失灌区内的渠系现状,合理规划布设失灌区渠系,尽量减少工程量和新占耕地。在此基础上,改造渠道、硬化衬砌,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水量损失。渠道衬砌形式由原有的梯形断面改为灌水条件好、整体性好的“U”型断面,全部采用C15砼现浇衬砌。对于扬水灌区同时进行机电设备更新,保证输水效率。

2.2田间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效率

区内田间渠道衬砌率低,渠道渗漏损失严重,输水效率低下,使原本十分缺水的灌区雪上加霜,缺水形势十分严峻。对全区田间渠道工程进行砼衬砌改造,可有效节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保证率。渠道衬砌形式由原有的梯形断面改为过水能力好的“U”型断面,全部采用C15砼现浇衬砌。

2.3实施洛惠渠首加闸,增加水源保证率

渠首加闸形成调蓄水库。加闸主要是在加固改造后的132m溢流坝段对称布置9孔12×6.5m闸门,设计闸前正常蓄水位411m,调节库容511万m3,年调节水量2770万m3。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不包括渠首加闸),共重修、修复斗渠256条670.7km;共重修、修复分引渠4683条1131.6km。可以恢复20.9万亩失灌面积,大量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

3新建工程配套措施

通过新建工程设施,灌区尚有29.1万亩农田可以灌溉,其中可改造盐荒地1.4万亩、扩灌黄河滩地3.5万亩、灌区内旱地4.2万亩、沙苑区20万亩。针对不同种类和范围的可扩灌面积,采取如下工程配套措施:

3.1改造盐荒地

区域内1.4万亩盐荒地主要位于洛惠灌区的盐池洼,利用洛河洪水高含沙特性和灌区多年“引洪淤灌”成熟经验,放淤改良盐碱地,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新建田间渠系及建筑物等配套工程,扩大灌溉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2扩灌黄河滩

黄河滩区尚有3.5万亩农田无灌溉条件,可通过洛惠东干渠及东干三支渠引水下滩,并进行田间配套。渠道采用“U”型断面, C15砼现浇衬砌。

3.3扩灌灌区内旱地

区域内的4.2万亩旱地主要因高程原因无法灌溉,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计划通过修建小型泵站、新建并衬砌渠道,改善该部分面积灌溉条件。

3.4扩灌沙苑地区(引洛入沙)

“引洛入沙”是在洛惠渠现有灌溉工程的基础上,扩建挖潜,将洛河丰富的水沙资源自流引入沙苑地区,利用引洪淤灌固沙改土,增加土壤肥力,补充水量不足,实现以渠养井,渠井双灌。以期从根本上改良土壤质地,改善生态环境,解决风沙和干旱问题,为沙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引洛入沙”工程是在西干渠扩大改造的基础上,修建引洛入沙干、支渠及相应配套工程,自流引用洛河水,淤灌大荔沙苑区20万亩农田。具体工程内容为:1、新修干渠32.5km及相应建筑物71座,支渠44km及相应建筑物,同时配套田间工程;2、将西干渠设计流量由3.0-5.0m3/s扩大提高到10.0m3/s;3、修建田间配套工程20万亩。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不包括引洛入沙),新修斗渠32条,145.6km;新修斗渠农渠696条260.3km。可以扩大灌溉面积9.1万亩。

4结语

以上两项工程实施后,可恢复面积20.9万亩,扩大灌溉面积29.1万亩,区域内可年节水2360万m3,增引水2000万m3,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100%,衬砌率达到100%,田间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82提高到0.9,将为当地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桩基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