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玩 共乐 发展

时间:2022-08-03 05:17:58

同玩 共乐 发展

愉悦体验游戏的理论是德国哲学家扎鲁斯提出的,后来帕特里克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愉悦体验是自由灵魂的外在体现,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精力得到复原。其中,创造体验是幼儿的最大愉悦感受。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并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组织区域活动的指导思想。

一、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决定区域空间大小

教师应重视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及目标选择,设置出适合本班的区域。愉悦价值与发展价值在区域划分上的具体体现,首先在空间划分上,特色区域和一般区域要有所区分,把特色区域空间扩到最大限度,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需要,辅助区域根据班级活动情况而定。与此同时,一个星期两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区域活动对幼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幼儿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游戏,而且有些活动由于受到某种限制,往往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一些活动延伸到平时的活动中,搭建更大更广阔的平台。比如科学区的养殖和观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只能观察某一阶段的情况,更多的观察记录需要在平时开展。

二、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决定区域内容和材料投放

该设什么区,该投放什么材料,教师都该做到心中有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是每个幼儿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

三、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决定区域墙饰设置

区域开设后,墙饰设置也很重要。如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最终把建构区定为本班的区域特色。据此在墙饰的布置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照着做”——贴的是实物照片和范例照片;另外一个部分是“我的设计我来做”——贴的是幼儿自己设计的作品。实物和范例提升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而幼儿自己的设计使他们这种经验得到提升,成为真正的创造体验,从而感受愉悦,并最终带动自身能力的发展。

四、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决定区域指导

区域活动开展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实际需求及认识发展规律、特点为前提,在空间、操作材料等方面都给予幼儿适当地自,而且符合要求的幼儿可以换区活动,享有多种游戏带来的满足感。

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要求区域指导教师与幼儿处于平等地位,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敞开接纳,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建议,相互呼应,激发灵感。主动探究是指教师在指导中要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依据,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产生问题意识,鼓励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建构活动中,体现在对幼儿设计理念和意图的梳理上,保证每一个设计都有对话旁白。在设计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和幼儿玩在一起,共同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的方法。如创设了问题情境“我们生活在宁波哪个区”“鄞州区里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些地方,为什么”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幼儿主动探索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幼儿在探索中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五、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决定区域活动评价

重视多角度去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感,感受愉悦体验。每个幼儿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教师在评价时要兼顾群体和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过程,应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以纵向比较为主,少作和不作横向比较。

重视多维度的区域评价,以愉悦价值带动情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一种神奇的剂,使幼儿的学习过程顺畅,让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反之则会阻碍幼儿的学习。所以在区域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让评价过程、愉悦价值、学习过程三维一体。

另外要重视在延伸活动体现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共同融合。如在开展的养殖蚕宝宝活动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动手照顾蚕宝宝,还可以开展为蚕宝宝取名字的活动,引起了幼儿的积极响应和互动。比起单纯饲养的活动,类似取名的活动既有参与性,又能吸引幼儿更多的情感关注。再如开展的创意种植活动中,教师为了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从和爸爸妈妈制作花盆开始到自己播种,以及最后的动手记录,都体现了愉悦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共同融合。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既享受到了自己劳动带来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活动增加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科学知识。

上一篇:千古黄鹤 第19期 下一篇:我用“亮剑精神”引领班级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