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玛家过圣诞节

时间:2022-08-03 03:35:08

在艾玛家过圣诞节

我在加拿大读书的大学里有一个小教堂,各种的学生和教职工都在那里做祷告。我经常在工作之余到那里去学。在那儿我认识了爱玛。我去小教堂只是出于传播学专业的需要和对的兴趣,因为它是代代相传的文学经典,爱玛却是地地道道的基督徒。我们在那里除去学还闲聊,花草宠物,恋爱婚姻还有国家大事,都是我们的话题。爱玛谈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宝贝女儿萃茜。爱玛善谈,时间长了我们渐渐熟悉起来。她六十多岁了,已是满头白发,却非常有活力,也很能理解年轻人的想法。

性情爽朗的爱玛走到哪儿就把笑声带到哪儿。唯独有一次我们见她不高兴。在大家的追问下,她才说,“萃茜到温哥华上研究生,找不到住处。她又不是那种很独立,很能干的女孩子,昨天跟我打电话哭哭啼啼的。我也没办法,只好安慰她,所有的事都能过去。”说完神情黯然。遗憾的是认识爱玛之后不久她就退休了,不过她仍和我保持联系。

爱玛是夏天退休的。日子快得象飞,转眼已经快到圣诞节了。基督教在西方的影响很大。作为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圣诞节对加拿大人来说很重要。它相当于我们的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日子。虽然圣诞节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实际上,从12月初就已经有节日气氛了。一些公寓楼,办公楼,商场等公共场所都已经摆上了圣诞树,家家户户外面都点起彩灯。商场里人潮涌动,人们开始CHRISTMAS SHOPPING(圣诞购物),为节日做准备。电视里也经常播放跟圣诞有关的节目,连广告音乐都用圣诞歌。

我们很多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是单身或单独一家人在这里,没有多少亲戚朋友。放假时没有亲戚可走,除了去少数几个开门的商场逛,或者出城旅游,也不知道还能参加些什么活动,所以我们对这里的节日没有什么感觉。记得还是12月初的时候,办公室的雷蒙说,“今天圣诞树就要正式进我家了,每年都是这一天”。说著的时候他喜气洋洋的。独在异乡为异客,往年我的圣诞节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今年听到雷蒙这么说,心里突然空荡荡的。

圣诞节前三天我们就放假了。我意外地接到爱玛的电话,她邀请我到她们家去过圣诞。我想,也许善解人意的爱玛知道我正在发愁圣诞节怎么过。虽然我很想去,可是想到那毕竟是家人之间的聚会,就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去。电话那头的爱玛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解释说,加拿大有这样一个习俗,如果有朋友单独在这里,可以邀请他到自己家来过圣诞节。她还一再说,他们一家人都很希望我去。听她这么说我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我不太了解当地人怎么过圣诞,就向她请教。她说,“我们一般就是吃饭,每个人准备一个礼物,然后大家交换礼物。”末了,她又嘱咐我,“你什么也不用带,我可以替你给大家带一个礼物。只要你人到了我们就很高兴。”

25号这天,漫天飘雪 ------ 今年我们有一个WHITE CHRISTMAS (白色圣诞节)。中午的时候爱玛一家人开车来接我,终于见到了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女儿萃茜,一个跟一般北美女孩子比起来非常宁静内向的漂亮女孩儿。 我和西赛尔早已认识,也很熟悉。他是一个白胡子老头,看起来就象圣诞老人。这次到西赛尔的外甥杰夫家里去过圣诞。西赛尔的兄弟姐妹很多,有一个大家庭,这次在多伦多和附近城市的亲戚都会去。

杰夫的家在大多伦多区,是当地常见的那种两层楼的房子。我们到的时候,杰夫正在门口等著,和每个人拥抱著,大家互道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这使我想起每逢春节,我们见面就说“过年好”。他们一家人简短地问候一番。因为我是客人,杰夫和他的妻子乔伊一直对我说,别客气,这里就象你家一样。杰夫话不多,偶尔会跟我开一下玩笑,大部分时间都里里外外地忙碌,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主。

一楼的大客厅连著厨房,我们到的时候杰夫和乔伊已经将桌子摆成一排,上面放好了刀叉。他们开玩笑说,这样摆桌子就象在多伦多的中餐馆一样。早来的亲戚都在地下室聊天。我们挂好衣服,也到地下室去。地下室的一角已经摆上了用松树枝做的圣诞树,上面挂著各种小饰物,还挂了彩灯,一闪一闪的。圣诞树下是大大小小的礼品袋,女孩子或女士要准备女性化的礼物;男孩子或男士要准备适合他们的礼物。这些礼物就按照性别分放两边。每个人的礼物都包着软软的彩色纸,放在精致的礼品袋里。虽说爱玛嘱我不要带礼物,我还是准备了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放在圣诞树下女士礼物的一边。地下室的另一角有一个壁炉,壁炉上方挂著两只圣诞大袜子做装饰。壁炉里面摆著人工制作的木柴,燃著熊熊的火苗。音响里还放著使人放松的圣诞音乐。

两点以后,其他的亲戚陆陆续续到齐了。这次来的有西赛尔的姐姐,也就是杰夫的母亲,有杰夫的姐姐和姐夫,西赛尔的弟兄,加上孩子们有十五,六个人。我们到一楼餐厅就座。我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仔细一看才发现每张桌子上都放著精致的烛台,里面放著小蜡烛,现在已经点燃了,香味是从那里传来的。每个人的盘子上都放著一样东西,象是三个连在一起的纸筒,不过两端的两个筒是开口的。我正在想这是干什么的,萃茜就告诉我,“这是圣诞爆竹(CHRISTAMS CRACKER)” 。

他们家是基督教家庭,开始吃饭之前先祷告。然后相邻的两个人就分别捏住圣诞爆竹里的硬纸条,用力往自己的那一头拽。只听到“啪”的一声响。然后再打开中间那个封口的纸筒,里面都有一个小礼物,比如一个小挂件,一个小玩具等。每个纸筒里还都有一只用薄薄的彩色纸做的王冠,我们每个人戴一只在头上。我想开圣诞爆竹也是图吉利吧。

这次的正餐有土豆泥,煮熟的胡萝卜片,还有火鸡,酸梅做成的膏,酸黄瓜,煮熟的玉米粒,主食是黄油面包。吃的时候得加盐和各种调料。几乎每一种菜都跟我们的吃法不一样,好在我有过很多次吃西餐的经验,早已经习惯了。大家边吃边聊天。杰夫的大儿子,十六岁的男孩詹森坐在我旁边。一直在跟我谈论他喜欢的电影,什么之类的。 我想起不久前刚刚在北美上映。就问他,“你看过吗?” 他兴奋地说,“看过!我非常喜欢!我最喜欢里面的KUNGFU(功夫)。”我感叹,真是全球化的世界。

孩子们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地下室,等著交换礼物。大人则不慌不忙地吃完,又把桌子收拾好,才到楼下。圣诞节的一个重要节目 ------交换礼物开始了。一家人或坐在沙发上,或坐在椅子上,孩子们则席地而坐。有的人为每一个人都准备了礼物。爱玛告诉我,首先是给每个人发送这种礼物。我们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绒布做的小白兔。还有一个小礼物袋,里面放著几样东西,袋子里有一张清单:一只巧克力;一包纸巾------ 帮人擦眼泪;一张纸签 ------ 为别人写留言; 一个菜谱------ 做好吃的饭跟人分享; 一只创可贴------ 提醒你从伤痛中愈合; 一分钱 ------ 代表幸运; 一只橡皮筋 ------ 提醒你要拥抱别人。我想起爱玛曾对我说过,圣诞礼物可以是任何东西,不分大小,比如一个小玩具,一本书或杂志,一种生活用品,一个小装饰, 一张购物卡。礼物也不用太贵重,甚至不用超过十块钱。年终了,家人或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为了表示一份心意。

有的人专门为一些人准备了礼物。比如,西赛尔有糖尿病,不能吃含糖的东西。他的姐姐特意为他做了不含糖的草莓酱。杰夫的妻子乔伊为他买了一只烤肉时戴的手套;父母为小孩子准备了一只画板。西赛尔从电脑上打印了一张旅游券送给父亲。旅游券价值20元,意思是,下次父亲出去旅游的时候女儿会支援他20元钱。

等到这些礼物发送完毕,女主人就把人们放在圣诞树下的礼物放在一只大篮子里,放在屋子中央。然后又准备了写有每个人名字的纸条。第一个人随机地选一个写有人名的纸条,被抽到的人就可以从篮子里选一个礼物。第一个被抽中的是西赛尔。一个孩子在旁边指点,“挑最大的,那一个又大又好!”西赛尔偏偏挑了一个最小的,打开一看,是一张价值10元的购物卡。轮到我的时候,篮子里仍然有很多礼物,我挑了一个书本大小的女士礼物。我选礼物的时候爱玛一直看着我,怕我看错了,拿个男士礼物。待我好奇地打开包装纸,发现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书名叫。爱玛告诉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的是女孩伊丽莎白被绑架,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几经周折又回到家的故事。我想这个礼物比什么都好,它帮我多了解一些北美社会。

屋子里是孩子们惊喜的尖叫声。他们都在兴奋地评论著各自的礼物,并把得到的礼物放在圣诞大袜子里。圣诞节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他们闹做一团,小的孩子尤其喜欢在人多的时候做出各种样子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地下室快吵翻天了,父母也只是对他们宽容地笑笑,因为今天是特殊的日子。

很快就六点多钟了。主人说,怕大家饿,准备了点心和其它吃的,让大家上楼。在一张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女主人做的各色奶酪蛋糕,红红绿绿的,非常诱人;还有用面条,杏仁,芝麻,面条拌在一起做的中国色拉;还摆上了健康食品:各种蔬菜,胡萝卜,黄瓜,切成条状的芹菜,青辣椒和红辣椒;无糖布丁;各种薯片和饼干。厨房里还煮著茶和咖啡。大家随意地找个地方坐下,还是拉家常,谈工作......一家人还回忆起分散在世界各地没能来的亲友。

爱玛的女儿萃茜在恋爱方面出了问题,一直郁郁寡欢,有时还在一个角落独自落泪,或者静悄悄地看书。看着憔悴的女儿,爱玛只能安慰她。偶尔拥抱她一下,说,“妈妈觉得你最好。”因为担忧女儿,爱玛没精打采的。但是为了让我加入谈话,她还是问我一些中国的事,“V(我的英文名字),中国现在的天气怎么样啊?你们庆祝圣诞节吗?” 可能是女儿的事牵着她的心,她还问我,“你们对恋爱和婚姻是怎么看的?年轻人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作为父亲的西赛尔就说一些有趣的事,想尽办法逗女儿高兴。我想起秋天的时候去他家时,见到他家院子的水池里飘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他对我说,“女儿要从温哥华回来了,这是我给她的礼物。”

还是我们的那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今年的圣诞节大人们都各有各的忧愁。跟西赛尔的姐夫聊会儿天,就听他感慨地说,“今年我退休了。没退休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住在三室一厅的豪华公寓楼里。退休之后只能靠退休金,哪负得起那么贵的管理费?我们只好搬到小一点的普通公寓”。说的时候语气里都是失落。杰夫的一个弟弟在北方电讯公司工作,谈起这两年公司裁员的事,也是忧心忡忡......北美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人压力都很大。

不知不觉就已经10点多了,亲戚们一批一批地走了。道别的时候又说“新年快乐”。我们出门的时候又下雪了,茫茫的白雪笼罩著远远近近的房屋和树,迷迷蒙蒙的。从杰夫家驶出来,在生活区中穿行,我们看到家家都装饰著各式各样的彩灯,象一座座雪做的宫殿。朦朦胧胧中能隐约看到有的人家在外面堆起雪人。有的雪人用松塔当眼睛,用切成条状的红辣椒当嘴,还戴著墨镜,别有情趣……

车里放著圣诞歌……我对爱玛说,这是我来加拿大以后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圣诞节。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讲题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