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探讨

时间:2022-08-03 03:12:51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之探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认识“双基”;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在是教教材,而是考虑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笔者在落实理念在初中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曾有过以下实验。

一、 起始阶段

要想较顺利的做出数学应用题,必须首先学好有关基础知识,即通过阅读题目,能去掉实际的外壳,把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具备分析出数量关系的能力,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依据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和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我做了以下几个环节。

熟练掌握由数学语句列出代数式的方法

进入初中以后,做应用题首先应解决好入门问题,要抓好由数学语句列出代数式这一环节,这一点不可忽视,也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使多数同学对应用题产生畏难情绪。

由数学语句化代数式是解应用题的起点,综合的数学语句化代数式是一个难点,小学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掌握它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切莫忽视,抓基础就要从这里开始 。

学会用应用语句列式

应用语句即包含数量关系的语言,把它转化为代数式是解应用题的一个切入点,一般来说,要比数学语句列代数式难度大一些,起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把实际问题中的自然语言先转化为数学语句,再列出代数式。

由应用语句转化为数学语句再列代数式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学中要通过分析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内容,要帮助思维能力差的学生过好这一关。

在初中数学教材后面的内容中,应用题将逐步接触许多实际问题,会逐步加深,这将在后面的“形成阶段”和“提高阶段”中探究。

(2)根据公式,直接把实际问题中的自然语言转化为代数式或等式,例如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货价问题中的单价、件数、总价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由公式给出,根据这些公式就可以直接列出代数式或等式。再如“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等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求周长、面积公式和体积的问题,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深化,还会有许多新的公式出现。例如,利率公式,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公式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公式。

初步接触由图表语言列数学式子

图形和表格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它也是一种语言,有图表语言列数学式子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应用题的起始阶段,要由易到难,使学生初步学会由图表语言列数学式子的方法,由图表语言列数学式子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由图形列式。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和尺寸是由图形给出的,这就要根据图形提供的数量信息,列出数学式子。

(2)由表格列式。有些应用题是以表格形式给出的

由图形和表格提供的信息列式这类题目,在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要逐步培养学生识图、看表后寻找关系和列式的能力。这些类似内容都是今后解答应用型问题的最基础的东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好。

二、应用题教学的形成和提高阶段

在做了上述各种教学准备并检测学生基本达标后,学生就可以对不同类型应用题中的各种语句中所体现的数量关系转变为代数式了,然后在根据同量之间的关系或不同量之间的某种公式化关系建立不等式(组)或方程(组),为解决各种类型的应用问题奠定了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加强数学与其他各学科相联系的应用题的教学

旧教材主要强调的是数学的知识性,应用题大多是工程类、行程类、浓度配比类、数字类等题目。而新课要求下的应用题已不在整齐划一,渗透着数学知识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由此可知,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规律性东西,有的是本学科的成品,有的则需要实验和探索,但这其中不断用着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代数式到关系式

多解读初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应用题

实际上这样的应用题在新课程教材及现在的中考试卷中已屡见不鲜,重在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有相当的阅历和了解实际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实践、实验,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只讲综合题,要从起始做起,真正使学生形成能力,学到在生活中有用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通过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践,本人切实意识到现在的数学教学不应在是教教材,而是如何用好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基础、实践过程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浅能,使学生愉悦的学数学,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应学到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有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分析探讨 下一篇: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