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瀑诗话引人入胜

时间:2022-08-03 02:49:36

“雾起千山活,雨来万瀑生”。中国瀑布众多,九龙瀑为黄山著名瀑布之一,素与庐山飞瀑媲美,正如古诗所云:“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文学巨匠郭沫若曾在古稀之年游览浙南的青田石门飞瀑,并写下了咏瀑诗篇:“横过石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凉意喜催诗。”诗句如画,引人入胜。诸暨的五泄瀑布以其神态奇特、变幻莫测而遐迩闻名,明代文学家徐文长游览诸暨五泄飞瀑时,留下了:“银河堕流,观者忘休。深林无人,杳不可留”的咏瀑佳句,让人浮想联篇。天台山石梁瀑布水从天落,素有“沧海平翻鳌背上,银河倒泄雀桥东”之势,清代袁牧对此发出了“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的感叹。浙江嵊州百丈飞瀑雄壮粗犷,蔚为壮观,明代史学家张岱赞之:“银河坠半空,摇曳成云雾,万斛喷珠玑,百丈悬练素。”金华双龙洞瀑布以其“一瀑垂空中,洞中冰雪飞”而闻名于世,宋朝学士金履祥赋诗道:“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山西娘子关的不帘洞瀑布,为中原大地上难得的名瀑,明代乔宇在《瀑布泉诗》中赞此景观:“回头形势接绵山,为看悬泉数往还。石乳下通沧海底,浪花高叠翠峰闲。”瀑布坦荡雄壮之美,让人一览无遗。

俗话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瀑布拍石击水砰然作声,或轰鸣如鼓,或响若滚雷,山鸣谷应,大有“声振万壑惊春雷”之势。难怪文人墨客描写瀑布时,也着力在瀑布发出的声响上花费笔墨,如庐山三叠泉瀑布水声震耳,如霆震四击,轰轰不绝,宋代诗人白玉蟾直言它:“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奉化千丈岩飞瀑,水声如长空雷鸣,震天撼地,正如唐代曾巩所描写的“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容。凭栏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天台石梁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难怪南宋陈知柔直呼:“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在金华冰壶洞瀑布,可闻水石相撞,轰轰作响,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银河倒泻入冰壶,长有惊雷阵阵呼”。黄河壶口瀑布浊浪排空,急鼓奔雷,声震十里,清代崔光笏的《壶口》诗:“禹功疏凿最先径,一线奔流若建瓴。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海吼雷霆。”让人心怀随之激荡。一首题于黄果树庙壁的咏瀑诗:“轰轰雷鸣应千里,滚滚银涛乱山中。”似乎听到了黄果树瀑布声如雷轰骤坠,震天撼地的磅礴之势,尽情道出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瀑布之美在赏其形。它随着地形的不同以及水源流量的大小形成不同的形态,或因风作态,随意飘扬,可谓千姿百态,景象万千,如有的抛珠溅玉,散如云烟,“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宋·戴复古《括苍石门瀑布》);有的袅袅如练,如絮似雪,“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彀珠帘栊”(清·阮元《大龙湫歌》);有的飞泻滂沱,雪浪翻流,“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斛雪浪涌山根”(清·黄休仲《咏潮音瀑》)。在众多名瀑中,黄山百丈瀑像洁白绸带在空中舞动,美妙多姿,清代画家查士标将此优美的景色描绘得颇为传神:“倒挂苍崖百丈寒,界破青山一匹练”。雁荡大龙湫瀑布四季风姿各异,雄壮与秀媚兼而有之,清代袁牧的《大龙湫》诗:“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冰,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棱抛掷银河边”。诗人将眼前迷人风姿与神奇想象融于诗中,凸现了大龙湫瀑布的魅力。庐山三叠泉瀑布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宋代诗人刘过在《在叠泉》诗中,出色地描绘了它的美:“初疑霜奔涌天谷,翻若云奔下崖宿。散为飞风飕轻烟,垂似银丝贯珠玉”。唐代诗仙李白笔下的瀑布,神韵万千,飘逸多姿,神秘柔媚中透出一股阳光之美,其中《望庐山瀑布》堪称咏瀑布诗之千古绝唱:“日照香炉香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用寥寥二十八字,将庐山瀑布的神韵刻划得入木三分,勾起了人们对瀑布无限的情思。

“春夏秋冬变态多,风晴雨雪奇景浓。”一些瀑布景色因季节、昼夜、晴雨等变化而不同。唐白居易有“天台山上月明前,二十四尺瀑布泉”的诗句,极言月夜观瀑之妙。元代诗画家赵孟浠吟咏庐山三叠泉诗:“飞帘如下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宛如一幅月下赏瀑图,大有梦幻般的深秀清幽之美。瀑布如遇阳光斜射,虹霓时现时灭,又是另一番景象,唐代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展现了阳光照耀下的瀑布潇洒绚丽,清秀妩媚,让人沉醉迷恋。明代陈维藩在《壶口秋风》诗中咏道:“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诗人用生花的妙笔,渲染了壶口瀑布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形成彩虹的瑰丽景象,虹霓隐现,空灵神秀。

上一篇:推·电影 第1期 下一篇:利用家乡文化资源 优化中学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