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是有弹性的

时间:2022-08-03 02:32:48

一直以来,我们家都是按规矩办事。家有两个男孩,没有规矩的话,那岂不是要闹翻天!

但是,有了规矩,就真的天下太平了呢?其实也未必。

我的东西我做主

为了鼓励儿子蒜和葱勤洗手,我好给他们买了不同颜色的洗手液。小哥俩很高兴,打电话给外婆汇报:“妈妈给我们买了好多洗手液,有草莓味的、青苹果味的……”爱孙心切的外婆知道了孩子喜欢,从此每来我家,都要大老远带两瓶洗手液。

这一来,我家总有多余的洗手液待用。于是我立了规矩:一瓶用完才能开下一瓶。小孩们当然总想开新的用,可碍于我的规定,一直没找到反对的理由。

昨天放学回家,弟弟葱对我说:“妈妈,你帮我把那瓶新的洗手液拿下来,我看一下行不行,我不打开。”我心里好笑,他知道我不让他打开,先自己做保证呢!

“好吧,拿下来给你看看,你可要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哦。”面对人家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也不好拒绝。可等拿到洗手液,他的想法就又变了。

“妈妈,我打开闻一闻,看是什么味的,行不行?”

“瓶子上不是写着草莓味的吗?不用打开闻就知道了。”

“妈妈,这是外婆送给我们的,是不是?”葱自己转移话题,我暗自高兴,连忙说是的。

“是我们的洗手液,我说打开就可以打开嘛!”

我当场语塞。原来,一不小心,我中了人家的圈套了!这时哥哥蒜还要在旁边帮腔:“是你们的东西,你们做决定;是我们的东西,就应该让我们做决定嘛!”

对策:大大方方接受孩子的理由

此时我已无话可说。谁的东西谁做主,这一直是我们家的规矩。光这一条,我就没有坚持不给孩子打开洗手液的理由。

再说,仔细想来,孩子们要打开洗手液,也不是为了故意用来玩,或浪费东西,纯粹是因为好奇,想闻闻味道,尝试着洗洗,看看是什么感觉。这就是一种探索,通过探索获取对洗手液的感知。这难道不是一件需要肯定的事情吗?

既然如此,我还不如趁早给自己台阶下:“宝贝们说得对,你们的东西,你们自己决定是否打开。只不过,如果因为你们浪费早早用完了,可要花自己的钱去买哦!”

我就是想喝饮料

因为他俩吃饭不太好,身材实在小得可怜,所以我对他们的饮料零食限制严格,平常还经常给他们洗脑,什么果冻是烂皮鞋做的,饮料喝多了牙齿会坏等等。他们基本都明白,平时也不太要这些东西。

但偶尔也有难缠的时候。有天晚上,葱说要喝一种我没听说过的饮料。

“这种饮料健康吗?”我问他。

“可谁谁都喝了。”这是葱的逻辑。

“我们不学他好不好?”

他说不好。一旁的哥哥听了,马上也跟着要。

“要买就花自己的钱买。”我明知上周末,他们一人买了一盒印章,把自己的零花钱花光了,便故意这样说。

“妈妈,这次你给我出钱,明天买东西我再花钱,好吗?”葱说。

“是你想买东西,应该花你自己的钱,我又不想买饮料奶。”我坚持。

这时葱扬言:“不给我买饮料,我就不睡觉。”蒜也表示声援。

对策:自己要的东西,要付出努力

依情形看来,他们没喝到这个饮料是不会罢休的。我不想跟孩子产生正面冲突;而且我了解孩子的心理:他一旦想要某个东西,大人越是拒绝,他心里越渴望得到。不行,还是得想一个既能满足孩子,又能体现自己原则的办法!

“妈妈帮你们想个办法吧?”小家伙们一听,眼睛顿时亮了:“什么办法?”

“你们下搂扔垃圾,妈妈可以因为你们的勇敢,奖励一次买东西的机会。觉得怎么样?”我知道他俩平时胆小,尤其是小葱,从不敢一个人去扔垃圾。

葱眼睛动了动,继续讨价还价:“你陪我去扔垃圾!”

“我陪你去的话,就不能买饮料。”我态度十分鲜明。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书的蒜要求去扔垃圾。我赶紧劝葱跟蒜一起下楼。葱这才提起垃圾跟哥哥往外走。

这事处理得好在哪里呢?好在总算给双方都找了个台阶下:他们得到了买东西的机会,我也没有违背“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原则。

我有权利不分享

蒜和葱跟着爸爸去超市买了两大盒大果粒酸奶回来,都是新品种。

“是什么味道啊?给妈妈尝尝。”在他们一勺一勺很享受地喝时,我走过去想尝下。谁知,他俩立马把酸奶死死地护住,生怕我抢了去似的。

奇了怪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我有小小的失落和挫败。不过,转念一想:酸奶是他们自己拎回来的,他们有分享的权利,也有不分享的权利。我自然不能强迫他们。

但就这样任由他们如此“自私”?这可不是我家的教育风格!想了想,我计上心来。小子,有本事待会儿别求着我喝你们的酸奶。

对策:你有酸奶,我有蜂蜜水

在他们去超市的时间,我做了一瓶萝卜蜂蜜水,存放在冰箱。本打算等他们回来后给他们喝,但我改变主意了。

我不动声色地从冰箱取出蜂蜜水,然后跟他们坐在同一个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喝起蜂蜜水来。

萝卜蜂蜜水一直是俩小子的最爱。他们一看,立马都嚷着要喝。

“这是我自己做的,是我的蜂蜜水。”我赶紧把蜂蜜水护在胸前,连姿势都像他俩刚才一样。

两人面面相觑。葱赶紧把自己的酸奶端过来:“妈妈,你喝一点我的酸奶吧,是蓝莓味的,可好喝了。”“还有我的,我这个是芒果味的,也非常好喝。”蒜也迅速递上自己的酸奶。

左一口,右一口,我心安理得地享受起这次成功换来的酸奶。

理论依据是什么?

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给孩子立的规矩,本来就不可能坚决地执行。

仔细想想,我们给孩子立了那么多规矩,他能够每天、每次、每一条都完全地遵守吗?当然不可能。很多时候,对孩子说了很多次不可以的事情,孩子最终还是踩了“地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规矩有弹性一些?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让他们踩雷,就像有核弹的国家,也不是真的为了使用这些核弹。

人类的天性就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向往,越要拼命去争取。

孩子也是这样,父母不让他做的事情,他非要做不可;如果适当满足,目的达到了,他的愿望反而可能没那么迫切了。甚至,因为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意外的满足,他可能会因此投桃报李,更愿意配合你的“要求”。

上一篇:开学是场混战 下一篇:看的不是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