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绮 雕琢孤独之美

时间:2022-08-03 02:14:53

7月,华裔珠宝设计师赵心绮来到北京举办自己的珠宝展,城中名媛悉数靓装捧场,而衣着朴素的赵心绮,才是这一晚众人环绕的主角。为了她的设计,任何名媛都甘愿在waiting list上等上好几年。

与名利场脱不开干系的赵心绮,并不是花丛中盲目的蝴蝶,她是在孤独追求着极致之美。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表情有着华人女性特有的温婉,穿着素白但有造型感的衬衫和黑色裤子,黑白二色把她与社交场合的浮华隔离开来。对这场铺张华丽、财阀太太满场飞、有好莱坞级别明星助阵的展示活动来说,这样的打扮或许是太低调了,但这就是她的个性。

来自台湾的赵心绮,从不掩饰她对蝴蝶的喜爱。她设计的第一只蝴蝶,全由红宝石打造,是一只蝴蝶的侧影,诞生在2007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创作。最近设计的一只,则如玫瑰花蕾般从正面绽开,当这只红宝石蝴蝶胸针出现在纽约佳士得举办的预展之上时,立刻得到了公众的瞩目。来自杜邦家族的名媛劳伦・杜邦(Lauren Dupont)正式向纽约上流社会引荐这名华裔设计师,Cindy Chao的名字,得到了主流时尚圈的认可。在赵心绮的作品之中,2009年的皇家蝴蝶胸针,已被美国史密森尼国立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历史上首度收藏的华人珠宝设计师作品。炫耀客户名单或许是肤浅的,但当你听到洛克菲勒夫人、邓文迪或者《欲望都市》女主角,确实会肃然起敬。

蝴蝶的背后

“蝴蝶代表我。每一只蝴蝶都有自己的语言,会去它们想去的地方,每一只都有背后的故事。”赵心绮说,“我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蝴蝶很漂亮,但活得短暂,人不一定要活得长久,但一定要活得灿烂。”这是有点悲观的人生观,但从赵心绮口中说来,却有着明亮的意义,“一定要在活着的时间,透过作品,告诉世人,我曾经存在过。”

她是个产量很低的设计师,讨厌量化的生产方式,即使是最老牌的名媛也得排队轮候。她热衷以蝴蝶为素材,不代表她乐意复制自己的灵感,她的蝴蝶,个个不同。

赵心绮说,“蝴蝶有1000万种颜色,一只蝴蝶上可能就有30种颜色。可胸针的体积太小,单面满足不了我对颜色呈现的要求,我就将它做成了双面,是360度的。我每年都会做一只蝴蝶,但这只皇家蝴蝶一直没法被取代。到现在,我还没法忘记完成的那个时刻―我做了整整18个月。时间很长吗?要完成一个作品,18个月不算什么。”

对于一个曾经耗尽自己所有积蓄,只为得到满意的宝石以供创作的珠宝设计师而言,18个月确实算不了什么,为了这颗满意的宝石,赵心绮画了一百多张草图,只为等待合适的灵感降临。

这样舍得花时间下本钱,一半也因为赵心绮家境不俗,她的祖父是建筑师,父亲是雕塑家,而母亲是个女强人。正是母亲,让本欲学室内设计的她走上与祖业不同的珠宝之路。

定制级别的珠宝设计师往往需要和上流社会,也就是他们的客户有着深入的接触,但赵心绮是个例外,从2007年起,她刻意和客户保持一定的距离,她甚至极少见她们,出于定制之需,她又需要了解她们,所以她请同事为客户拍照,以此来获悉对方的长相与风格。这是种间离感,也是保护的姿态,那个世界,她不想靠得太近。

她的素材是绚丽的极致,自己的衣柜里却只有黑白两色;作为一个珠宝设计师,她根本不爱戴珠宝。

成名,另辟蹊径

2004年,CindyChao工作室成立,赵心绮坚持高端路线,每件作品都是定制而来,按需而制,不走门市,不做量产。这种执著,一度让她举步维艰。

在工作室成立的头两年,她几乎是沉寂的。“2006到2007年是我人生的黑暗期。我不太跟人互动,一直在埋头研究镶工和技艺,很多人说那是我的空白时期,但那段时间,其实是最忙碌的。我的风格变得鲜明是在2007年,这不会是一夜间发生。”赵心绮说。

在创作上,赵心绮拒绝机械化的制式,而是回到19世纪盛行的蜡雕工艺。复杂、缓慢、精细,由大量时间和人力所雕琢出来的独特之美,渐渐让她的设计有了知名度。

真正让她浮出水面的,还是2007年的纽约佳士得高级珠宝拍卖会,赵心绮以新锐设计师的身份出现。她交出的作品是冬季系列中的黑白经典手环和项链。这距离她成立品牌不到3年的时间,而一般,在大型拍卖会上展出的作品,多为稀缺的传世之作。此后,人们在更多的拍卖会上看到这位年轻设计师的作品。2009年,迪拜佳士得收藏了她的两件作品:中国舞旦耳环和金钻城堡戒指。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她的“Solstice夏至手环”以超过底价3倍的价格拍出。“许多人看见我,以为我是设计师的助理,他们没想到设计师这么年轻。人的心理并不一定与实际年龄同步增长,你可能还很年轻,却已经有了很多历练。”赵心绮说。

30多岁时,Cindy Chao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牌子:她设计的作品在全球知名的拍卖行拍卖,被全美最大的博物馆收藏,在世界各地展出,上流社会的客人排着队要求订购她的作品。这可能是很多设计师一生的目标,而她只用了短短几年。“在2004年成立工作室之前,我的最大心愿是:有生之年,有一件作品可以在佳士得被拍卖。被博物馆收藏,这不在我的梦想预期之内。自己的作品可以跟梵・高等艺术大师一起被陈列,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开启了这个章程,身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很骄傲。”赵心绮说。

对中国元素说不

在北京珠宝展上,漆黑的展柜之中,宝石搭建而成的小世界里有鸟兽、花草,闪耀着奇异的光芒,但是细看之后,你会发现,她所惯用的元素中没有龙或者凤,也没有怪异的意识形态符号,她的设计是无国界的,纯为美而诞生。对来自纽约的名媛来说,Cindy Chao并没有浓郁的地域意味,她不喜欢用东方元素来标新立异,迅速成名。

在不乐意充当中国符号的赵心绮看来,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city girl”,她喜欢大都会的感觉,或许与她幼时所受的熏陶有关,有时代感的建筑才是她所喜欢的元素。她设计了一个微缩的东京铁塔钻石耳环,两个镂空的微型立体铁塔,周身镶满钻石,闪闪发亮。这对迷你铁塔的任何一个架构、机关、塔面以及基底,都栩栩如生。谈到这对耳环时,赵心绮说,她喜爱建筑物,就像一般女人喜爱钻石一样。在东京银座旅行时,她被窗外的东京铁塔吸引,“我一直很希望我是建筑师,我当时就告诉自己,我也要来做一个我自己的建筑。”这对耳环总共用了40颗1克拉的钻石,颗颗都是上选,从切工到净度都完美,但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制作时,是像盖房子一样一点点地堆叠起来。当你戴着这副耳环行走时,重力使然,它会随着你身体自然摆动,而且,始终保持铁塔的形态,流动的光芒让人惊叹。“我需要它的灵活度,如果整个耳环是硬戴起来就会不舒服。最困难就在这里,这个最微型的建筑物,比盖房子要更辛苦,几乎要零失误才能完成。”

在珠宝设计之中,每一个小失误都意味着巨大的损耗,每一步骤都需要精益求精,当细致的老师傅完成最后的打磨之时,本该是开香槟庆祝的时刻,赵心绮却说,这一刻,自己会享受孤独和挫败的感觉,“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情结,容易忧郁。我的快乐时光总是不会很久。我会一直质疑自己,这样完美了吗?这样够好了吗?我觉得艺术家的成就是被肯定,但是之后呢?人家就会期待更精彩的作品。”

那颗她收藏了两年,为之画了一百多张设计图的宝石,最终被她下定决心做成一朵怒放之花,有卡通化的形状,但线条却比真实的植物还要复杂,为此,在工艺上付出的辛苦多不胜数。

等到作品完成时,有人对她说:“我看你的花,它好像还是活的,刚刚被采摘下来。”她说,这便是让一切努力值得的时刻。“在珠宝盒慢慢被打开的那一刻,即使没有拥有它的人,也会被它的光芒万丈所感染。”

对话赵心绮珠宝是女人一辈子的伴侣

FAMOUS:为什么会选择珠宝设计作为事业方向?

赵心绮:当年我高中毕业,本来想到纽约去学室内设计,但我的母亲坚决不同意,她说,学室内设计充其量当个‘工头’,于是我按照她的意思,选了珠宝设计。我本身不是一个偏爱珠宝的人,我的喜好和热情是创作,只是用了有价的宝石来作为创作的材质。我现在很感谢我的母亲,珠宝设计可发挥的空间其实更大。做建筑,可能受区域和地形的限制;做雕刻,可能受到材质的限制。可是做珠宝设计,可以运用全世界的昂贵宝石,适用各种人种和各个区域。

FAMOUS:作为珠宝设计师,你自己却不佩戴任何饰物,和你的客户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

赵心绮:我的工作是帮助别人设计,而不是我自己。我是一个带给女人快乐的人,而且我一直还没有设计出代表我的作品,可以让我戴在身上,不去厌倦它。所以我即使参加很正式的场合都不戴珠宝。但在我看来,珠宝可以是女人一辈子的伴侣,也许你不能跟你的先生过一辈子,但珠宝可以。

FAMOUS:说说你所喜爱的时尚风格?

赵心绮:我喜欢简单的裁剪和设计,最喜欢的是白衬衫和牛仔裤,每一季都买很多件,多到数不清。装饰用的皮带我喜欢Hermes。

FAMOUS:我注意到你的设计中并没有太多中国元素,这与很多国际扬名的华裔设计师不同。

赵心绮:我想突破一些观点。很多中国设计师喜欢用东方图腾来表现中国特色,但要传达东西交流,不一定要通过图腾,而是通过态度。中国人做事情,在精细度上比西方人更用心。我的作品呈现在西方客人面前的时候,他们赞叹,并不是因为作品里有东方图腾,而是因为其中细节的精致。他们能欣赏中国人对精细度的严谨,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做事情的态度。”

上一篇:韩庚 “耍狠”的艺术 下一篇:掺水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