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艺术创作

时间:2022-08-03 02:10:13

玉雕艺术创作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经过人工雕琢,才赋予其新的价值和魅力。

玉雕艺术发展至今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它们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写照。通过一件件玉雕作品,我们往往能真切感受到作品所折射出的当时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情境。

辽宁岫岩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石产地,岫岩素有“玉都”之称。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出产的玉石原料中,岫玉产量占到了60%――70%。除了产量大以外,岫玉还以经常发现巨大的玉石矿体著称。

岫岩玉,简称岫玉,以产于辽宁岫岩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玉雕是以辽宁省岫岩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玉石雕刻工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孕育了丰饶的玉石资源和其他资源,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以玉雕为代表的美妙艺术,古老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极富地域特点的岫玉文化。

岫岩玉作为中国传统名玉,也是当代国内主要玉材,按矿物组成分有透闪石软玉和蛇纹石两大种类,岫岩软玉属于最珍稀的玉种之一,俗称“老玉”、“磨和玉”的岫岩蛇纹石玉通称岫玉,其质量和储量均居同类玉种之首。

岫岩玉种类,如按颜色分有碧玉、青玉、黄玉、白玉、墨玉、花玉、湖玉、湖水绿、苹果绿、绿白等;按发现和开采时间先后分有老玉、新山玉;按玉石产出类型分有井玉、坑玉、石包玉、河磨玉。

岫岩玉与其它玉种不同的是,它富含多种元素离子,由多种矿物组分,其色彩丰富异常,在绿、白、蓝、红、紫、黄、青、黑等基本色的基础上,混合色、过渡色可达数十种以上。岫岩玉鲜艳纯正,浓淡兼备,凝腻柔嫩,如青春美少女一般,娇妍妩媚而不失端庄大方。它白如羊脂,洁亮如雪,通透似水;蓝如晴空,海疆无垠;绿如翠羽,晶莹欲滴;红似云霞,光彩照人;黑似泼墨,明亮如漆,堪为玉石中的美妍娇娃。加之岫岩玉质地坚韧致密,硬度适中,光泽斑斓多变,和润无比,颇具君子之风,构成了岫岩玉所特有的色彩之美。

尤其是多色岫岩玉的俏色作品,常选花卉题材,表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设计过程中巧妙利用玉料丰富多样的色彩,绿的做叶子,白色、红色做花朵,黑色做山石,绛紫做成鸟雀昆虫等,色彩明快艳丽,画面繁花似锦,既表现了玉质美,又展示出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的精美绝技,成为岫岩玉工艺雕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岫岩玉本身的特质就充满着自然力量,它具有多色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七彩斑斓,透过岫岩玉的原石,我们看到的是欢乐与亲切、自由与张扬,它带给我们美丽享受的同时,更增加了我们对于自由精神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因此,岫岩玉本身就能使创造主体在不自觉中与之产生共鸣和情感对照。

岫岩玉雕作品以其自然的艺术风格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及人们的情感需求。在当代社会中,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愈加远离自然,更容易使人不自觉中就深陷迷惘。设计过程中抒发心灵的感触,通过作品使人类的情感从纯科学技术的理念中摆脱出来,产生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归属感。

在岫岩玉雕作品设计中,常常再现现实生活中许多为人们所喜爱的动植物等的运动状态,使之成为动感意象。赋予作品以生命的形态象征或节奏使作品具有生命活力和精神。岫岩玉雕设计创新的魅力有时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夸张是突出对象中的某个特点或某一部分以使对象更好地传达一定的意义的创作方法。夸张是从生活原型走向艺术形象的重要步骤,又是艺术形象与生活本身拉开距离的必经之途。

在玉雕艺术创作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拿出“读书破万卷”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积淀,厚积薄发。

当代玉雕艺术创作主要表现三个视觉美感:

一、原材料的质地美

自然产生的事物具有美的特性,玉石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材料的质地美,构成了天然的美感,这也是玉雕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汉代说文解字中有“玉,石之美者,色晶莹,璀璨、坚实、扣之有声,触之温润”的记载。一件成功的玉雕作品就是充分利用并发挥原材料的质地美。这涉及到玉雕设计制作上的一些技术问题。其基本要点就是挖脏去绺,突出玉石之美,反璞归真。在设计创作法则上就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艺。

二、影像形式美

“影像”就是整个外形构成的形象。玉石透明度、光洁度较强,细节刻画不大显眼,这就应该在外形上下工夫。以充分暴露的外型来刺激视觉,打动心灵。同时还应注意繁简、疏密、虚实、动静的对比关系,从而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结构形式美

在玉雕制作中,在形象刻画上都要求结构明确、肯定具体、细致以及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要注意一叶一鳞、一羽的细节刻画。对于代表性、关键性的细节和转折关系更是明确、具体。比如:人物的衣领、衣袖、飘带,花卉的花头、叶子,无论怎样概括、夸张、变形或简化取舍,但对基本的结构关系,动态关系、生长规律、起伏变化都应交待的十分明确、肯定。

玉雕和艺术是两个层面的概念,玉雕,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一种技艺,它要求的是你的动手能力,俗话说的“熟能生巧”便是这一概念,它可以通过长期的玉雕实践达到。而艺术则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它需要审美,需要创意,需要灵光一闪和才情迸发。在中国几千年的玉雕传承中,玉雕技艺可谓精益求精,不断突破创新,已经蔚为大观,但玉雕始终未能完全脱离一种“匠”的性质,我以为这是值得我们当代玉雕家们思考的问题。玉雕它不仅是一门技艺,它更是一门艺术。因为玉本身有一种精光内敛之质,如果雕刻者本身没有一定的艺术涵养,玉雕作品自然也不会出彩。玉是有文化内涵的,它需要的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在创新中,推动玉文化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这对当代的玉雕工作者来说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这里不仅需要我们的技艺,更需要我们的文化涵养和道德品行。我们应该脱离属于匠人的匠气,而把自己升华为文化的传承人,腹郁诗书,妙手丹心,在艺术领域轻轻点染,在文化领域静静徜徉。可以说,玉雕艺术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尤为广博,其涉及诗、书、画、印,囊括古典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包含传统精神、审美、气节,博大精深、蔚为壮观。如此厚重,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无法传承,更何谈发扬?

只有在文化上拔高自己,艺术的道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孔子的“文物昭德”,“贵玉而贱珉者”,不是因“玉之少而珉之多”,更不是因“珉多而贱之,玉少而贵之”,另有一层意思也是不因为玉的价值贵重,而是应为玉的物理性质譬如君子之德,“贵玉”更不是因为它在市场的功利因素。反映到玉成“器”后也是如此。杜甫诗言:“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王维的“审象于静心”,庄子的“虚静”,都强调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中的虚静心理,即抛弃一切杂念,达到精神的纯净与集中,坡言:“能文而不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所表达的艺术创作是纯粹的精神行为,屏除其中的功利因素和艺术商品化的影响。只有真诚、纯正、融入创作中,才能真正让玉雕艺术作品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上一篇:试析岫岩民间玉雕教育的发展 下一篇:新时期对扬琴伴奏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