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言论瘟疫的魔障

时间:2022-08-03 11:05:40

我很少介绍书,一来自己读书、看书的抉择很主观,你喜欢的书,别人不一定投缘。读了一本好书,与作者的心意契合,也不过是作者与读者两人间的私隐,其实很难像当前最流行的一个滥词,叫做与人“分享”。

但是在非常时期,却不妨例外。知道一册可以加强对诡辩和魔障的抵抗力的论著,觉得像一种疫苗,总希望多一点人知道,让多一点人得到一点抗体。在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代,教廷专横地建立绝对权威,垄断了圣经的所有解释权,严禁修道士笑,因为笑是对上帝的无礼;也不准行僧吃得太饱,因为饥饿能令人忏悔赎罪。鼠疫伴随着猎巫的火焰一起吞噬着大地。如果牛顿的科学理论能早出现300年,教廷的专权或许可以早一点结束;如果科学能早一点衍生现代医学,那时有了黑死病的疫苗,欧洲就不会有2000万、约1/3人口死于一种不治的顽疾。

今天的香港人,比起500年前的欧洲还是幸福得多。中文大学前哲学教授劳思光撰写的《历史之惩罚》,是当前提高理性思辩能力、对抗病毒的一种疫苗。这本书之好看,是作者有如先知,一早就预知了一种社会的流行病,并协助读者识破许多语言的魔障和陷阱。

《历史之惩罚》有一章,名为《言论的欺诈》。劳思光教授说:“流氓诡论的盛行,许多人一方面自己用这种诡论自欺欺人,另一方面也听惯了别人用这种诡论而不以为怪。诡论渐渐变成了‘正常’;它直接地破坏了是非标准,间接地养成人们排拒正论的心理趋势。就中国而论,似乎多数知识分子都无意为扫除这种诡论而用力。社会受了这种影响,对诡论习以为常,病也就愈加难治了。”

什么是流氓的诡论呢?劳思光举了一个例,当项羽捉了政敌刘邦的父亲,威胁要把刘邦的父亲烹杀掉。刘邦一点也不着急,对项羽说:你我情比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爸爸,你要把我父亲活煮来吃,也就是活烹你自己的父亲一样。如果是这样,请你把刘老爷子烹吃之后,也分一杯肉羹给我,让我也尝尝。

这就是流氓的诡论。刘邦自己不顾真实的父子之情,却伪善地对项羽造了一种“手足之爱”,并把这段虚拟的“兄弟关系”偷天换日取代了真实的父子伦理。

刘邦是流氓,这就是流氓的逻辑。

除了流氓的逻辑之外,劳思光认为,还有一种“强盗的逻辑”。强盗一旦把自己抢劫行为的定义,解说为“替天行盗”、“劫富济贫”,他们抢劫,就成为正义的行为,民间捉拿强盗,反而是不道德之举。当强盗垄断了抢劫的暴力特权,你质疑他的合法性,就是想危害整个天下,此时他就建立了“强盗的诡论”,暴力成为一种特权。劳思光认为,这时他就会说:“不论你有理无理,你再和我争,我就和你打架。”

劳思光指出:“如果我们有一分对真理的严肃真诚,则我们对一切诡论都必须早作澄清。欺诈的言论,使知识分子精神堕落。不要以为我过度悲观,随便打开一张报纸、一本刊物看看吧。不是到处充满流氓的耍赖、强盗的横行以及为强盗作帮凶的可怜论调吗?严肃的心灵何时重新显现力量?我们这个时代正等着这一线光明。”

一本优秀的著作,是超越时间的。劳思光的《历史之惩罚》写在1963年,今天读来,却历久常新。向读者朋友介绍一本哲学的论著,略嫌枯燥了一些,但天花不再杀人,是因为有识之士发明了牛痘。读书就是种痘,大家一起来强身吧。

上一篇:胡适的“沉”与“浮” 下一篇:境外NGO在华的别样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