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防控及治疗措施

时间:2022-08-03 10:50:54

摘要:养猪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想不到的病情,影响猪的生长,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猪疫病的三大原则是:一是消灭病原体。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动物。做好以上预防工作,猪疫病防控工作就会事半功倍.疫病会得到抑制。

关键词:猪;疫病防控;防治;综合措施

1.猪疫病防控

1.1 控制猪场的病原

1.1.1 慎重引种,规范检疫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检疫规定,猪引入后需隔离饲养30天,进行观察。查看确认是健康猪后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7天后再转入猪舍;种猪引进时应经化验室检验,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目前很多猪场引进猪后,只重视观察隔离。而往往忽略实验室检测。现实中多数猪只身上带有疫病病毒,只是症状不是非常明显,人们是看不出来的。不经过试验室检测进入猪场的猪,病源极有可能传染猪群。要预防控制好疫病,必须做好引进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1.1.2 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疫病传入

应该每年对猪只进行健康筛查,发现苗头坚决淘汰,以防止带病猪传染给健康猪,通过自繁自养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引种不慎而将疫病传人猪场的风险。

1.1.3 规范处置病死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病死猪必须采取“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1.2 加强环境和猪栏的卫生消毒

1.2.1 加强周围环境卫生和消毒

猪场的内道路及粪沟、水沟等地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扫,清扫完成后在全面消毒,至少要每月一次。要确保消毒的效果。

1.2.2 猪栏的卫生和消毒

猪栏内每二日清洁一次卫生,主要工作是清除粪便等污物,一周要进行消毒二次,每次消毒前应彻底清扫,消毒液要当时配制,消毒液的浓度要达到消毒标准,消毒液必须保持10分钟以上的湿度。消毒档案要建立好,人员或车辆要进入猪场都要经过消毒从而彻底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1.2.3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精细化饲养

保育舍和肥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这样才能有条件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疫病交叉感染才能有效的控制;夏季要注意降温防止中暑,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饲养密度要适中,要经常通风,猪舍内的空气要好,不能有异味,保持猪舍干燥,尽量减少因炎热(寒冷)引起猪体应激的危害;饲料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霉变,猪舍的饮用水要干净、卫生;公母猪一年应驱虫三次,肉猪至少要二次,每次驱虫为7天;夏季时灭蝇灭蚊工作要做好,鼠害也是猪疫病的传染源,要注意对猪只的健康筛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僵、弱、无治疗价值的猪应尽早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3 适时保健.防止继发感染

保健计划仔猪要及时打预防针,做好各时期猪的药物保健计划,保育猪和生长肥育猪转群后在饲料或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抗菌药物,持续用7天。母猪每月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来预防疫病,持续用7天。

2.疫病防治

2.1 猪流感病

症状:猪只染病后有发烧现象,体温在40~41.5℃,高时能达42℃,会出现没有食欲、没精神,全身疼痛,趴在地上不动,呼吸快,咳嗽,粪便干硬,眼鼻会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

病变:主要侵害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大量泡沫状黏液附在表面,有时杂有血液。肺病变部会慢慢呈紫红色。

防治:目前此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治疗:①百尔定注射液4~6ml肌肉注射;或安乃近注射液4~10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②酵母片20~60片,人工盐10~30g。共研成末混入饲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3天。

2.2 猪弓形虫病

症状:表面症状与猪流感相似,体温会升高至40~42℃,发病后猪只没有精神,食欲减退,病情严重基本不进食,头、耳和四肢下部有瘀血斑,浑身无力,走路不稳,基本上趴卧时间长,呼吸不顺畅伴有咳嗽,病情严重口吐白沫,怀孕母猪如发病可发生流产。

病变:肝肿大,出现坏死点和出血点,肾皮质出现小点而且伴有出血,膀胱会出现少量出血点。肠回盲部有淋巴滤泡肿胀。肺水肿,淋巴结肿胀,胸、腹腔会出现积液。

防治:用血弓针灵每50公斤肌注5ml,连用4-5天。同时在饲料中按10%比重添加10%的磺胺六甲氧嘧啶和1%小苏打,连用6天。全场彻底清洗消毒,每天一次,持续半个月。以后连续6个月每月按上述方法用药4天。基本会杜绝弓形虫病的继发。

2.3 猪瘟

症状:发病猪表现精神抑郁、持续高热,怕冷打堆,食废绝、病初粪干如球,后期拉黑色稀粪,眼结膜发炎,有眼屎,病猪皮肤有大量针尖状的出血斑点,多呈现混合感染,妊娠母猪发病导致胚胎死亡、吸收、木乃伊胎、畸形,死产率升高,新生仔猪虚弱。

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红白相杂呈大理石状。肾颜色变淡,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脾肿大,出血,边缘有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防治:防治措施,临床出现猪瘟症状后可使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经肌肉注射进行初步治疗,同时口服氟尼美、肌注氟尼金针预防或治疗继发感染。上述措施对于非急性病猪具有良好效果。大剂量的猪瘟疫苗免疫对于有效地控制猪瘟可起积极的作用,使用8~10倍剂量猪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平时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本病的发生,其基本原则主要是进行免疫预防接种,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提倡自繁自养,若由外地引进新猪,应选购无病地区的猪只,做好预防接种,到场后,隔离检疫2~3周,猪舍要经常消毒,禁止闲杂人员和其他动物进人猪舍。

上一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肠毒血症混合感染的诊治 下一篇: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