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时间:2022-08-03 09:44:05

好的绘本能够唤起美好的童年记忆,好的动画电影能够让孩子思索回味,获得成长。根据宫西达也同名绘本改编的动画电影《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2010)是对这两方面的完美诠释。

宫西达也曾说:“孩子的心灵应该有一个基石:善良、爱、希望和梦想。我把这些长久以来一直思考的东西融入了自己的绘本,它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而在这部影片中,“善良、爱、希望和梦想”逐渐具象化为爱的“红果子”。

首先让我们欣赏影片中的几个画面,以勾勒出主要情节:食草恐龙妈妈为保护小霸王龙而被种族驱赶;妈妈怀抱红果子幸福地期待小霸王龙哈特的归来;成年后的哈特以小甲龙长大些可以吃得更实惠为名播撒对小甲龙的父爱;小甲龙辛勤采摘红果子与霸王龙父亲哈享美味;草原霸主巴克为激励儿子哈特而费尽心思;在火山喷发的千钧一发之际,霸王龙哈特奋力救助食草恐龙妈妈,并为保护食草恐龙妈妈而与自己的亲身父亲殊死搏斗。

爱的超越

影片中,面对嗷嗷待哺的小恐龙,食草恐龙妈妈不顾族人反对,即便众叛亲离,也毅然将他收留下来,这是怎样的一种母爱在驱使着?

结尾处,独眼巴克(也就是哈特的亲身父亲)问哈特的养母当初收留哈特的心情是什么时,养母垂下眼帘说:“即便以后被他吃掉,我也要收留他。”多么无私的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食草恐龙妈妈正是将温柔而又神圣的爱一点一滴灌注进小霸王龙的心底。即便后来他长大了,身体变得坚不可摧,牙齿变得锋利无比,他也有别于其他霸王龙,在他威猛甚至有点凶神恶煞的外表下,实藏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妈妈种下的爱的“红果子”。这是一种爱的超越――超越了种族、超越了血缘、超越了生命。

作为人类灵魂的启蒙师,幼儿教师应该像食草恐龙妈妈一样时时用爱的笤帚去为我们的“小霸王龙们”拂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如是说。只有爱孩子,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为习惯、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老师如果不能充分地理解孩子就不可能和他们进行语言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更不能达到情感上的融洽。就是说,教师应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分析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困难、愿望与要求,爱的关心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真正尊重了孩子,才会使孩子感到爱的关怀,否则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爱。因为爱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就像食草恐龙妈妈冒着被吃掉的危险,用自己无私的爱去感染、教育小霸王龙。

在现实生活中,请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尤其对那些表现不出众或标新立异的“问题”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更多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请用“真爱”和孩子架起亲情般的桥梁,让含苞待放的花蕾在这片爱的阳光里绚丽绽放。

爱的期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但如何去爱,才可以让这份爱的期待不会成为泡影?

人生就如在大海中航船,不知何时就会遇到预想不到的风浪。

小霸王龙哈特的生父――独眼巴克,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他给予哈特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爱,他的爱穿着一身冰冷的戎装。他为哈特树立规则,他的地盘哈特不得烦扰;他用自己的行为让儿子懂得自然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他逼哈特绝处谋生,让他一步步强大起来;他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和草原之王的气魄去检验儿子的勇敢和坚强。

雨天里,手里有伞的人方便继续赶路;逆境中,心中有“伞”的人可以继续生活的脚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成长的道路不会永远都是一帆风顺,当孩子们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他们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让孩子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有意识地使他们有机会去品尝失败的滋味,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这就是教育界提倡的幼儿抗挫折教育。

这样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独立面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锻炼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它是一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

请放手让幼儿在生活的“磨难”中,慢慢培养起他们独立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吧。这样面对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雨天”,他们才可以撑起心中的“伞”,勇往直前。

让我们做孩子生活中的“独眼巴克”吧,把我们的爱深深隐藏在每一个充满期待的行为中,滋润着棵棵幼苗。

爱的传递

爱可以产生爱。教师的爱、父母的爱是给予,给予孩子知识,给予他生命的活力,给予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给予他快乐与忧伤,使他在接受爱之后也成为爱的给予者。

电影的画面不止一次重复着小霸王龙哈特吞食“红果子”的画面,其实是在隐喻:母爱的善良、宽容和希望已经牢牢植根于小霸王龙灵魂深处。因而,面对破壳而出的美味小甲龙时,成年的哈特才没有大快朵颐,而是二人结为父子。这是妈妈种下的红果子开始发芽结果了。

所以,我们在幼儿成长中要不断提供芬芳香甜的“红果子”。然而,这种爱的传递,首先要取得幼儿的信任。心理研究已经证明,儿童愿意模仿他喜欢的对象,认同他信任的对象。这就是说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一旦教育者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照你的教导去做。从父母、老师心里发出来的超越的爱和期待的爱,是不是一定能传递到幼儿心灵的深处,取得他们的信任,成为传递爱最稳固的基石呢?

俗话说:话千言,道万言,不如做个好样子。父母、老师的言行对孩子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曾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形象地告诫家长、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自己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枯燥的说教。我清楚地记得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并告诉老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这一切被她的孩子看见了,正当她准备叫孩子洗脚时,却看见孩子端着洗脚水向她走来,边走边说:“妈妈,您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最好的说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作为孩子最信任、喜爱的父母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与人为善、古道热肠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使其成为充满爱心、德才兼备的人。

这样的一部动画电影,父母带着孩子,老师带着幼儿一同赏析,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看到的更多是一种爱的超越、爱的期待和爱的传递。红果子的甜蜜芬芳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滋味,更多的是一种本性、信仰和追求。

幼儿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老师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而愉悦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共同扮演懂得爱的启蒙者和引导者,让每个孩子都能像影片中的哈特那样成为世上最幸福的孩子,成长为温柔与坚毅并具的“霸王龙”。

上一篇: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 下一篇:简单多用的中、大班体育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