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

时间:2022-08-03 09:19:49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

土化是专业社会工作探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已达廿载,但多数学者的观点聚焦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上。实际上,社会结构的差异才是专业社会工作实现本土化的最大困难,其中中国社会结构殊的“家文化”情结又是最凸显的核心障碍。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须提升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中国社会结构中“家文化”的契合度,建立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实质性关联。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1-0069-04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要困境

在近几年的多次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学术会议上,一些专家学者热衷于讨论根植于西方社会与文化的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大陆之后是否需要进行本土化这一过程。有人认为,专业社会工作是国际的也是技术的,根本无需进行本土化的过程,只需进行简单的技术移植就可以了。而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特殊性,认为西方的社会工作理念要想真正进入中国社会,就必须实现契合于中国社会独特的本土性。时至今日,讨论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对中国内地已不是多余的了,因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迁已使原先政府包办的社会工作助人体系产生了漏洞,原来被这一安全网保障的人已经预感到某种不安。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原有的这套社会工作助人体系还在或强或弱地发挥作用,人们对之有时还有美好的回忆和企盼。[1]这样的困境就是当前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真实反映,在专业化需要与传统助人体系之间、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之间、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本土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太多的困境。

第一,专业社会工作需要与传统助人体系的困境。一方面,民间的社会服务机构雨后春笋式的出现带来社会工作服务的巨大拉力,官方也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业发展方向。这两者相互影响,与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激情交相辉映,构成推动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人们遇到来自不同处境的压力与困难还是习惯性地依赖传统的中国式的助人系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如何真正契入中国社会而进入人们生活成为一个莫大的难题。尽管社会工作在西方被称为是“社会的稳压器”,其对于缓解个人困境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中国社会的处境中,要靠缺乏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社会工作队伍去处理这些问题是十分困难的。也就是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理念还起主导作用,政府还主要靠自身的行政力量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第二,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困境。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是一对很难辨析的概念。一般说来,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外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技术进入某一社会文化区域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而本土性社会工作则是原本存在于原区域的社会工作。王思斌教授认为,此二者在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与技巧层面上的亲和程度直接决定着二者之间的共生或融合,也决定着专业社会工作地本土化。就中国来说,如何正确认识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如何把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契合于本土性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深入讨论中国社会的独特结构是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

第三,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本土社会结构的关系困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用来反映社会工作独特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而最终获得一种排它性权利的过程。究其原因,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真正确立与其所在本土社会结构亲和程度有很高的实质性关联。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较一直的看法是中国的助人体系是传统的差序格局,而西方更像一种群体格局。如杨笑思提出的中国三极模式与西方二极模式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个人——社会”两极模式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西方社会广泛存在,而且居于西方观念系统的核心并影响着人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式。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这种两极思维模式直接造成了西方社会“家”文化的缺失。[2]加上基督教人类大家庭信念的影响,西方人的集体意识主导了他们日渐轻家庭生活的特性

,家庭也就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困境的经验中淡出视线。相反,中国社会“个人——家庭——社会”的三极模式中家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金耀基强调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与“社化”作用以传递给个人。[3](24)因此,在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忽视“家”文化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有害的,必须强调对中国结构中“家”文化的讨论与研究,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二、中国社会结构根深蒂固

的“家文化”情结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基础性社会组织,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日常生活领域。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的“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我国,虽然“家庭”一词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但是早在周代时期就有了所谓的“嫁娶”婚姻关系,并形成“六礼”的社会习俗,说明那时候已经有较完整的婚姻家庭制度。几千年来,中国人从个人的小家到天下的大家一直围绕着家庭功能、家庭制度、家庭关系、家庭伦理、家庭结构等进行着不懈的建构。多功能的传统中国家庭以生育为第一要旨,每一个家庭都非常看重家庭或者家族的延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是中国家庭伦理思想的核心,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轻感情、重义务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普遍特征,亲子关系常常超越夫妻关系或兄弟姐妹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庭系统对于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及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杨懋春先生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社会化及认同大半是在家庭及家族中完成的。中国特有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国民性格”,大部分也是经由家庭学习来的。因此中国家庭对家庭、子女的价值观或子女的教养态度,不只是受到上一代观念的影响,同时也经由家庭的社会化影响其下一代,乃至子子孙孙。[4]近2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加速社会转型以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再加上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家庭的嬗变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嬗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原先资源配置的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纽带,血亲主位、父子轴心、男性专权的传统家庭模式日渐被婚姻主位、夫妻轴心、两性平等的现代家庭模式所替代。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家”文化尽管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有着不同的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始终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重要情结。

既然中国社会是家庭本位的,那么社会结构的基础首先就应该是家庭结构,是依靠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形成的一种社会支持体系。这种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特别强调家庭的整体性,鼓励小我对大我的责任。一旦个人不能施惠于家庭,他便会自责。一个有能力的个人对家庭或更大社会不是索取取向而主要是奉献取向的。王思斌教授指出,在中国社会,由于个人与家庭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所以本质上在这一范围内并不存在求与助的关系,如果有,可以视为自我求助。[5]对此,他又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不是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讲究回报的中国人也不一定愿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付出怎样的回报。熟人社会的特殊性使得中国人相互支持的关系都会尽量的将陌生人关系熟人化,进而将熟人关系血缘化或亲属化。如陌生人见面就会以“兄弟”、“姐妹”、“大哥”、“兄弟单位”、“母校”等血缘化或亲属化的词语相称,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并增强相互责任和相互信任,从而采用拟亲属的方式相互支持,如联姻、成立老乡会或同学会、建立朋友圈或战友会等。这种中国特色的信任结构是以家庭为中心,以亲密程度为标准将身边的人群自然而然的分成“自己人”和“外人”,并作出相应的区分。这种信任结构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造成极大地障碍。习惯于“家丑不可外扬”、“谁家孩子谁抱走”的传统求助思维如何容纳社会工作者这一“外人”的介入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西方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家庭问题的辅导与治疗的时候可能更多考虑的是服务对象个人的感受与处境,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人选择与尊严,而中国人却是要在情理法的视野下注重去维持家庭的团结与和睦。

会工作来说,家庭社会工作在整个社会工作领域的体系中属于微观社会工作的范畴。实际上,在中国家庭是社会

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一点差异我们可以从考察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只看重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而忽视家庭层面有很多启示。中国人的家与天下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人们可以把整个中华民族看成是一个大家庭,也可以在自己很小的三口之家中获得很多物质上和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必须把家庭置身于微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的体系中去思考,进一步泛化家庭而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维度去考虑。

三、基于“家文化”情结的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策略

在社会工作百年实践探寻的发展历程中,国际上早就社会工作专业自身形成了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的共识,它以帮助有困难的人定位为自己的天职,而且这种帮助就象医生对于病人一样几乎不带任何辅加成分。这些注满价值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会全身心地致力于服务困难群体和人士,他们会在“家”的体系之外从事“家”体系之内的事,并且是一如既往,自然有效。在中国,长期的政府包揽和“家”文化浸染使得慈善意识和公民的社会权利意识严重不足,为他人服务特别是为陌生的弱者服务的职业一般不会得到较合适的社会评价。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家庭变迁已使得很多的家庭问题凸显出来,而传统的求—助体系基本无法面对和解决这些既复杂又层出不穷的问题,太多风险家庭的出现迫使家庭内部原先自我调和和自我整和的功能正在逐渐丧失,这就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同时,随着全球化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社会工作一直强调的平等、尊重、个别化等价值观念正在中国的家庭中出现,这也为基于“家”文化情结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合点。就具体推进策略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倡导专业社会工作积极主动的助人取向。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与个人情感困扰一直延续着“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极求助心理与行为。人们把家庭问题扩大化或是传扬给外人知晓视为一种卑劣的行为,这与西方社会工作坚持的从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求助开始大相径庭。假如我们还是像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一样,端坐在自己的治疗室等待人们的主动求助那是行不通的。必须因应中国“家”文化的特点,倡导专业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进社区,与老百姓建立较高亲和度的实质性关联,才有可能使专业社会工作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者由“外人”转“自己人”的角色定位。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效果的真正体现,基本上是由他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建立为前提的。在中国“家”文化浸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处遇中,社会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与服务对象的“家”文化形成一致性的关系,使自己与服务对象更进一步的血缘化或拟亲属化,成为服务对象的“自己人”或“内人”,才能合适地开展专业服务,不然社会工作者只能凭着满腔热血而游离于服务对象之外。

再次,“家”文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价值体系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是主导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献身于助人事业的信念。不过,考察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我们不难发现当中缺乏“家”的价值倾向。无论是强调个人价值的泰勒,还是追求社会价值的戈登,或是兼顾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比斯台克,都忽视“家”的存在。实际上,“家”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与平台,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必须建构“个人—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最后,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性社会工作融合的本土化发展策略。尽管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近几年在中国有较快的推进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行政性、半专业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还有较强的依赖。我们不可以全盘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整套体系,也不可能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必须改造本土性社会工作的积极因素,融合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积极因素,才能建构适合中国社会的、实质关联的、较高亲和度的专业化社会工作。

总之,“家文化”是传统中国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要想实现中国的本土化,对于“家文化”的关注与重视是不可逾越和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思斌.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浙江学刊,2001(2).

2]田毅鹏,刘杰. 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地本土化,中国社会学网,2009-05-08.

[3]金耀基著. 从传统到现代[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杨懋春. 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之演变[m].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4.

[5]王思斌. 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4).

"family culture" feeling on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 china

huang yao-ming

(history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loc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although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has entered the chinese mainland for twenty years, yet it is not fully launched. most scholars'opinion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work's "helping people to help themselves" philosophy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fact,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structure is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on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s localization, especially the "family culture" feelings.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it must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social work concept and "family culture" feelings, and build the substantive relevance of cultural identity to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key words: social work; localization; family culture

上一篇:论不同的图像传输方式在高速公路监控中应用 下一篇:工程勘探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