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民族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双重社会责任

时间:2022-08-03 08:20:34

五粮液:民族企业与国际品牌的双重社会责任

2010年世博会前夕,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震。正在紧锣密鼓准备参展世博会的五粮液,听到这一消息,连夜召开了紧急动员会议,在将物资、路线、苦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后,从运输班组抽调出了由40辆车、80余人组成的救援运输队,满载1500万物资前往灾区。

在这场跨越两省1600公里的千里爱心传递中,五粮液救援运输队迎难而上。穿隧道、越雪山,在行进中互相帮助,在夜路中保障安全。沿路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马尼干戈大雪山。将物资安全送抵玉树灾区。时间就是生命,自动请缨的五粮液员工们一路上不眠不休的完成了装载、汇合、运输、发放等工作。青海省省委书记强卫由衷的表示:

“五粮液人有长江一样的博怀和铁一样的凝聚力。”

在一次公司内部会议上,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对公司中层管理者说,“参加世博会对于五粮液来说固然很重要,这是我们作为国际品牌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绝佳平台与时机。然而,同时作为一家民族企业,五粮液对国家对同胞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重要。一个一流的国际品牌更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付出更多的义务。”一番微言大义,发人深省。

五粮液对于责任的理解,绝不仅仅是从事公益事业。每一个五粮液人都会告诉你:食品安全是第一社会责任。把好产品质量关,是企业最起码的责任。五粮液酒厂从1981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到1985年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形成了从原材料到销售终端的质量安全全覆盖体系。一瓶五粮液从原材料到销售终端。要经过36道质量“关键点”以及由“36道防线”衍化提升的10个关键过程和72个专检点,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2009年9月,五粮液荣获了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2009年四川省质量管理特别奖”,这是五粮液在质量方面得到的又一次认可。在国内,五粮液两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成为我国酒类行业中惟一两度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在国外,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行业中惟一两获巴拿马金奖的企业,这也是它广受国际主流消费者认可的质量保障。

这种对产品的高度责任心,使五粮液赢得了整个行业的认可重。而五粮液对社会的责任心,则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尊重。每一年历历数来,不胜枚举。

2005年五粮液将拍卖限量纪念酒的50万元,捐给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湖北江岭县、广东湛江市建起希望小学。

2006年4月,五粮液纪念酒第“0009”号以88万元的价格卖出,全部款项捐赠希望工程。10月,五粮液一次性捐赠500万元,用于救助宜宾市的弱势群体和受难群众。

2007年五粮液荣获该年度四川省“十佳慈善企业”称号。五粮液与屏山县扶贫开发办携手,扶持屏山县红丰村顺利脱贫。

2008年1月,五粮液联合红十字会,捐助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5月,汶川地震后,五粮液连夜派出28辆货车向灾区运送生活必需物资,并陆续捐款捐物达7000万元,其中捐款3150万元援建的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项目。已于2009年9月投入使用,最后两个项目的食堂和运动场即将在今年8月份完工。当年,五粮液获得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中最高级别的国家政府奖“中华慈善奖”,同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中国十大最受尊敬企业”。

2009年3月,五粮液3万多名员工自发筹集90万元援建兴文县“五粮液希望学校”。4月,五粮液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联手创办“五粮液科技・久久励学基金”。

2010年4月7日至10日,公司历时40多小时,专车兼程2000多公里奔赴灾区,将饱含五粮液人深情厚意的43万多瓶“爱心水”送到全国干旱重灾区――攀枝花人民的手中。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五粮液入驻的四川馆引来一群特殊的孩子――抗震小英雄。在四川馆醒目位置的川酒文化展示区前,一位已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小英雄说:“看到家乡的山水非常亲切,尤其是看到五粮液就好像看到了家乡的亲人。”这是一种已经融入血脉的信任、热爱与尊重。

显然,对于很多人而言,五粮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知名的国际白酒品牌,一种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份浓浓的乡土情缘,也是一根度量人生价值的标尺。

据了解,四川省正在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为中国白酒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带来新的契机。随着世界越来越多的了解中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工艺的五粮液。将会创造新的历史,让中国的五粮液真正成为世界的五粮液。

.cn

上一篇:《刘墉新语――亲子励志大师精华录》出版 下一篇:记忆你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