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03 06:46:32

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变革略论》、《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发展的研究》、《“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四篇文献;第二部分从绘画语言、技法、画面情感、绘画理念分析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发展;第三部分对十九世纪英国水彩画进行了简单的历史考察。

【关键词】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

引 言

十九世纪是英国水彩风景画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水彩风景画与这之前的水彩风景画有很大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其绘画语言、技法、画面情感和绘画理念等方面。本文主要是对《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变革略论》、《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发展的研究》、《“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这四篇文献的一个综述。

一、文献简述

1、《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该论文第一部分从十六、十七世纪的地志学风景画开始论述英国水彩风景画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地志学风景画发展及水彩工具、材料在地志学风景画制作中体现的优势的论述,得出水彩风景画在英国能够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二部分从十八世纪早期英国研究古代的热潮着手,以英国水彩风景画的怀古情调向抒情主义思潮的过渡,为第三部分写英国水彩风景画的繁荣做铺垫。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小科岑斯、格尔丁、透纳及科特曼等人的作品发展特点,论述了英国水彩画繁荣时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第四部分通过指出抒情主义的缺陷,引出以康斯太勃尔和罗兰森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对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重要推动作用。

2、《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变革略论》。本文通过对保罗・桑德比、透纳、格尔丁、康斯太勃尔、科特曼和波宁顿等人的绘画风格的叙述,论述了十九世纪英国水彩画“技法和样式的革新”和“绘画理念的转变”。保罗・桑德比改变了以往“单调的淡彩着色法”,使英国水彩风景画能够很好的表现空气和色光的变幻;格尔丁则改变了传统的从“色彩浓淡深浅”去表现物象的空间等;水彩画便于表现气候变化的特点,使透纳关注对色光的有关科学,同时还发明了“涂蜡”、“用蘸满清水的笔稀释事先完成的干浅色层”及“背面涂色”等技法。除了以上技法形式的革新外,绘画理念同样有所转变。保罗・桑德比“把作者的情感和自然幻变融而为一,构成了美妙的境界”;格尔丁“赋予作品以无尽的诗意”、情景交融、光与色相互变化,使传统的地形画和考古记录画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透纳的作品“表达个体强烈的意识和对大自然光和色的独到理解”。

3、《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发展的研究》。作者论述了“水彩风景画在水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及“十八世纪以前的水彩风景画”。并且通过水彩画发展的原因和发展等分别论述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水彩风景画。在第五章对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主流美学思想进行了探析,第六章提出了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发展对我们来说应思考的地方。

4、《“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第一章通过英国水彩地形图的发展,引出“如画”的观念,并一步步的阐述英国水彩地形图与“如画”的观念的联系。通过鲁本斯和达・芬奇的“忠实记录性”的作品,说明地形图水彩画中审美意趣与“如画”观念的联系。同时,用庚斯博罗对桑德比的推荐一事说明地形图水彩的丰富而含蓄的艺术表现力,进一步论述了地形图与“如画”观念的联系。第二章通过古典风景中“优美”和“壮美”的论述说明古典风景画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关系。本章中作者运用较多的比较手法来进行对比说明两者的关系。同时在本章中还通过基尔平的“纯视觉性”的观察和对古典传统中“理性”的信任这一矛盾的现象进一步论述古典风景画在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发展与过渡中起的作用。第三章中以普莱斯与赖特关于“如画”之美的美学争论为主线带出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绘画语言及表现技法。第四章通过对一些作品的分析让读者理解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语言及表现技法。主要以对风景画的构成因素,“不规则性”的理论及实践,自然主义对“真实性”及“细节”的追求,光、色彩与氛围和风景中的人物的论述,来说明“如画”的观念在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中的具体表现。

二、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发展

1、绘画语言。这一时期画家们对大自然的重视,绘画语言同样也有很大的发展。如小科岑斯用色简约、格调淡雅,“让铅笔轮廓隐藏在颜色下面,一切服从于色彩,画面主要由色彩构成”;透纳色彩明快鲜艳、注重光色气氛的表达,消解了传统水彩对形的固守和对色彩的限制,打破了用色保守的观念等。画家没在色彩、线条、光线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对后世的绘画亦有巨大的影响。

2、技法。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技术逐渐一改之前几乎都是单独的淡彩着色法――即是在铅笔或钢笔画成的素描稿上施以淡彩为主――开始直接以颜色作画。保罗・桑德比通过对水彩本身材料的开发与制作,致力于水技法的革新与突破,终于使水彩画单调的技法得到改善,直接面向大自然,表达自然的光线和色彩;托马斯・吉尔丁摒弃传统水彩中预先在纸上铺一层单色的做法,代之以在纸上按照整体方案预先“泼”上一层暖色层;透纳对光、色的关注,是他在技法上也进行了很多探索;康斯太勃尔用油画探究表现手法再运用到水彩……这些都是相对于这之前水彩技法的以个巨大发展。

3、画面情感。十九世纪的画家们重视生活和感情,善于歌颂美好的大自然,也更加注重绘画情调的表达,画面情感也更加丰富。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描绘细致、动人、富有感染力并注重画面气氛的营造,他笔下的形象不再是简单地形象,它能够激发人内心的愉悦和思考。透纳有意识的在风景画作品中揭示大自然的力量,赋予画面哲理和思考,以“表现”代替“再现”,将世人感怀与思绪融入画中。

4、绘画理念。十九世纪的英国水彩风景画充满着抒情主义的气息,画家不再一味的信奉古典风景画家所接受的“画出你所想”代之以“画出你所见”,并慢慢以“表现”代替“再现”。康斯太勃尔的《威文荷公园》看起来轻松、自然。但是有位深谙古典风景的爵士却希望康斯太勃尔在前景中使用古典风景中占主调的小提琴似的柔和棕色,康斯太勃尔立即找来一把小提琴放在草地上,让这位友人看看我们的眼睛所看的绿色草地和古典风景法则中优美棕色之间的差异。

三、结语

对某一时期绘画的研究离不开对该时期美学思想、审美意趣及特定民族精神的考察,同时还应考察该时期受这之前美术的影响以及对往后美术所产生的作用。这即是对某一时期绘画的研究离不开对该绘画种类历史的考察。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受意大利式的古典风景的影响巨大。十八世纪英国绅士兴起“大旅行”运动,他们前往意大利寻访文艺复兴的古典传统。古典风景画的中心内容以“壮美”和“优美”展开,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就是在表现“壮美”和“优美”中逐渐得到发展的。可以说古典风景石英国水彩风景画的诱因。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对其后的影响中,对印象派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一时期画家已渐渐从“画出你所想”(所知)转变为“画出你所见”(所见),当莫奈说出画面中一笔粉红并不代表实际中的一个屋顶,而只代表“纯视觉”中的一抹颜色时,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对印象派的影响了。

【参考文献】

[1]宋清.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李勇.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变革略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杨宁.十八、十九世纪水彩风景画发展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

[4]戴小蛮.“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D].南京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イコクの生まれ 下一篇:研究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