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14区块丛式井井间串联气举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8-03 06:12:49

苏14区块丛式井井间串联气举可行性分析

【摘 要】 丛式井是一种特殊生产形式存在的气井生产井组,在苏14区块气井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大部分气井在进入生产中后期阶段,地层成藏时期的滞留水和凝析水逐渐产出,井筒出现积液现象;在同一井场上的积液井,可以通过套压较高的邻井套管连通开展井间串接气举。本文通过对这一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丛式井 气井积液 套管连通 串接气举

1 引言

苏14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区,由于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气藏,气井采取井下节流器的生产工艺进行开采,随着气藏的逐步开发,地层能量降低,气井产量低于临界携液流量,地层成藏时期的滞留水和凝析水无法随气流产出,气井出现积液导致产能下降。为恢复气井产能,提高产能贡献率,采取切实有效的排水采气措施已更突显其重要性。

2 苏14区块丛式井生产概况

目前苏14区块辖气井514口,日产气量470万方,其中丛式井井组49组,气井153口,占总井数的30%;日产气量120万方,占总气量的25%。

由于部分气井投产时间较早,目前已处于生产中后期,由于气井产气量的下降,气井携液能力降低,井筒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液。因此为提高气井产能贡献率,对于这部分气井的排水采气措施已刻不容缓。丛式井生产具体情况见表1。

从上表气井投产年份看大部分气井均属于2010年前投产气井,且2丛井与3丛井居多,已有2年以上的生产史,气井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气井必出现一定程度的积液,从而影响气井产能的发挥;

2.1 原始地质储层情况

按照储层厚度静态分类标准:单层厚度:Ⅰ类井Ⅰ类储层≥5m,Ⅱ类井Ⅰ类储层2-5m,Ⅲ类井无或Ⅰ类储层≤2m;累计厚度:Ⅰ类Ⅰ类储层≥8m,Ⅱ类井Ⅰ+Ⅱ类储层≥8m,Ⅲ类井Ⅰ+Ⅱ类储层≤8m。对153口丛井进行分类,Ⅰ类井占52%,Ⅱ类井占43%,Ⅲ类井占5%。

Ⅰ类气井在各类丛井中占绝对的优势,其次属Ⅱ类井,Ⅲ类井占较少部分,因此为井间串接气举提供了一定的原始储层地质条件;

2.2 生产现状情况

由于苏14区块气井均利用井下节流技术,节流器平均位置1800米,根据苏里格气田经验公式62mm管柱在井口油压2MPa时,气井最小临界携液流量1万方/天。

目前生产状况看,这部分气井产量在1万方以下的占70%,丛井中气井压力及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为高压井气举低压井、高产能井气举低产能气井提供了施工的必备条件。

3 井口施工流程及措施对比

3.1 井口施工流程

根据苏14区块丛式井井口部署原则(井口距离≥15米)及现状情况,目前一组丛井邻井井口间距约在15-20米左右,因此可选择总长度25米的高压防爆软管,在井间套管阀门串联连接,利用井间的压力、产量差异进行气举。

如上图1所示,黄色部分管线为邻井间串接管线,在管线间利用三通阀门进行连接,方便加注泡排剂进行联合排水采气。

3.2 气举+泡排联合排水采气措施

互联气举若在配合泡沫排水采气时能起到更好的排水采气效果。普通的泡沫排水采气措施是通过向气井油管或套管加注泡排剂的方式开展措施,而向油管加注泡排剂需对气井采取关井措施,降低了气井开井时率;而向套管加注泡排剂,若套管中积液较为严重,泡排剂效果需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在采取气举之前加注泡排剂,这时泡排剂得到与液体的充分融合,可使排水效果更好。

3.3 与目前采取的气举措施对比

目前苏里格地区采用的常规气举措施为压缩机增压气举、氮气车制氮气举,这两种气举方式均需采用大型车辆进入井场开展气举。

根据目前采取的氮气气举措施情况,开展的每井次气举试验,注入氮气量约为4000方左右,对于一般积液井在采取一次氮气气举措施后,一般效果可持续10天左右,但对于地层产液量较大气井,效果只能持续一周左右,因此对于部分气井需频繁的开展气举措施才能有效维持气井产量。(见表2)

根据以上情况的对比,井间气举以其施工操作简单取得较大优势。但是氮气气举操作范围对于井场布局要求较低,对于任何类型气井,只要道路通畅均可以开展;而井间气举比较局限于井间距较近的丛式井间开展。

氮气气举注入氮气量显示,注入氮气量越大,效果越明显。因此,每井次注入氮气量应在4000方以上,根据气井产出情况在压差为4MPa以上气井间均可开展。

4 存在问题及分析

(1)目前苏14区块气井仍采取井下节流方式生产,由于井下节流器的作用,对开展气举及泡排等措施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气举排水效果需根据气井产量情况,建议在气井产量低于5000方/天时,取出节流器后再开展措施。

(2)部分气井由于井筒积液严重,造成压力显示值与气量产出值存在较大差异,气举时气量无法满足气举要求。对于这类气井可预先进行产量核实再进行气举。

(3)在丛井间不存在符合条件的气举井时,可选取其中产量较好的一口井,利用氮气气举先对其进行复产,再利用已恢复产能的气井开展其它气井。

5 结论及认识

(1)井间串联气举对气井布局虽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苏14区块由于其丛式井井数量、类型多,因此,针对苏14区块可进行井间串联气举。

(2)对于气源井无法满足气举要求的丛式井,在气举同时可适当的配合氮气车开展气举。

(3)气举过程中为减小液体随气体上升时的滑脱效应,在气举过程中加注泡排剂能起到更好的排水采气效果。

参考文献:

[1]战投,徐文龙,叶小闯,李文鹏.毛细管注剂排水采气技术研究.石油化工应用,2008,8.

[2]常鹏,成育红,曹朋亮,李大 等.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研究.石油化工应用.2011.9.

[3]李怀庆,耿新中,郝春山,赵先进.积液停产气井排液复产的新方法.天然气工业,2001.1.

[4]何光智,王卫东,金鸿弼.井间互联排水气举恢复产能置.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12.

上一篇:变频升压变压器在潜油电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西门子RIFD在JWF9562A粗细联合运输系统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