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时间:2022-08-03 05:15:56

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石油化工行业对环境影响尤其重要。川西北气矿甲醇储运的现状是装置密闭化,设备集成化和操作自动化。其储运和管理控制的产品为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对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将难以估量。本文就如何在甲醇储运过程中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与管理的有效结合,就如何提高甲醇充装作业过程中环境风险的管理做进一步探讨。

一、基本概念

风险是指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的乘积。环境风险是由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对自然或社会)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良后果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

环境风险评价,狭义上,环境风险评价就是评估项目的突发性灾难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环境影响,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是指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风险防范、安全管理、风险减缓以及风险应急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环境风险,保护人群健康与生态系统安全的目的。

二、甲醇及其储运的特点

甲醇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透明、无色、高度挥发的易燃液体。遇热、氧化剂易或者明火容易着火燃烧,并可能导致爆炸。甲醇有毒,对人体危害极大。该物质对环境,特别是水土的地面应予高度注意,污染地面时会渗入地下水中,引起人畜中毒。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评价

针对甲醇储运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3部分内容:

第一,风险识别。即对储运作业全过程中可能产生风险的源头进行分析。包括主要危险源、危险因素、潜在环境风险等的调查与分析。环境风险识别:一是要了解甲醇的物理特性,包括闪点、熔点、沸点、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分类和毒性分类等;二是从储运装置工艺过程和设计方案入手,了解甲醇的储运装置组成和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了解各装置(贮罐、管道、闸门及仪表)的工艺参数及潜在危险性,分析各装置关键点和薄弱环节。甲醇储运事故主要易发生在作业、仓储、运输三个环节中。作业:在甲醇的充装作业过程中,易出现操作不当致使甲醇液体外泄及操作人员的皮肤及身体被损害的现象。仓储:在一般情况下,各贮罐是安全的。但因罐体及甲醇外泄时,或受外因诱导(如火源、热源等)会引发各贮罐甲醇发生燃烧及甲醇外泄。甲醇流经的路线为:甲醇厂―管线―贮罐―废液池―生化处理池―地表及地下水体。在外力影响下(如火源、热源),会引发燃烧,致使甲醇向环境空气中散发,危害人体健康。运输:甲醇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脱轨或倾斜覆车,撞击等事故,会使其外泄、燃烧。会进入事故附近水体,还会在大气中散发。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

第二,风险分析和控制。包括对储运过程中风险源的应急设施的维护、管理以及使用方法的培训效果(比如灭火器,消防栓),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分析,对潜在的严重事故危险予以说明。针对事故发生后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和社会环境)最不利的影响。

甲醇储运事故预防及风险分析见下表:

甲醇储运过程由于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多。为了评估风险的危害程度的大小并发现引起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在储运过程中筛选出一些具有一定发生概率,其后果又是灾难性的事故,作为评价对象。比如常温下,储运站甲醇管线老化破损,甲醇发生泄漏。泄漏的甲醇,将在地面形成一个液面,液面的甲醇由于热源或风的对流而蒸发,形成一个蒸气团而随风飘动,遇火源则极易燃烧或爆炸,并可能引发大面积火灾。造成设备财产和人员伤亡。

评价储运过程中甲醇的泄漏风险的危害程度可以采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和评估导致发生泄漏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和危害。事因果分析法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图表,它能对各种危险性进行识别与评价。如下图是甲醇火灾事故树分析。

第三,环境风险评价与防范措施。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风险是否能够接受。并提出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储运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其有效手段就是制定应急预案。

储运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救援行动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控制风险事故的恶化和保障储运从业人员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预案用于明确储运各岗位以及相关人员在事前、事发、时后各个环节过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企业自救,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与川西北气矿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制订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严格的防控体系,配备完善的应急措施是进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的必要条件。

四、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的管理

目的:甲醇储运环境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认识清楚储运环境风险的基础之后,在储运效益与其实际或者潜在的风险以及降低风险需要的代价之间谋求平衡。

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定甲醇储运的环境管理条例;加强对储运过程中风险源的管理;风险的应急管理。

方法:甲醇储运的环境风险管理需要川西北气矿和市政府以及储运站所在地村社等多方的有效配合。其中气矿储运站具有更重要的属地责任。储运站应该建立和运用环境管理系统,落实国家、总公司和西油分公司环境管理条例。有效杜绝和避免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的方法和环境风险的严重后果需要宣传贯彻并做好记录。经常性的应急预案演练,根据HSE9项管理原则,要求认真层层落实责任。包括领导的保证,储运单位和相关单位的协调,储运单位环境风险管理等。

重点: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在贯彻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对甲醇储运可能。出现的事故,为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治环境污染和人、财产的损失,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的预想方案。它需要储运站和社会救援相结合。其事故处置的核心是及时报警,正确决策,迅速扑救;做好应急培训,经常开展应急演练。通过专业培训,才能很好的全面的掌握应急步骤,培训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储运过程中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提高自身处理应急事故的素质和能力,增长应急监测的经验。而应急演练可以使储运操作人员掌握风险检测和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以及正确提高和仪器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从而有效的控制风险的发生和扩大。为确保安全储运,实现“三无”事故,我们还应严格执行六条禁令,领悟五个清楚的要求,杜绝生产中的“低、老、坏”现象,提高安全风险识别和目视化管理的水平。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明显增加,特别是化学危险品的环境污染频繁发生。本文选择甲醇储运作为讨论点,其风险的评价和管理也能适合化学危险品从生产、储运、使用的全过程。由于环境风险所带来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而环境风险识别、风险事故的评价确定、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和风险管理具有前瞻性和事前可操控性,因此对于避免环境风险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江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

上一篇:基于一般框架的金融危机演进分析 下一篇:打造执行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