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03 04:18:26

论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 要:在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大趋势下,各高职院校纷纷把目标定位于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等内涵建设上,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过程中相应的“短腿”和“弊端”逐渐的开始显现出来,在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各所高职院校必须要直视和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几乎都是在全国的各个陶瓷产区,如何围绕传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融合传统、调整结构、注重内涵、培育特色”的思路,以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对在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进行探索是值得当下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拜师学艺;项目引领;师生流动站 传承 创新

前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本科院校的扩招,使得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层次下降,师资力量吃紧,教学条件不足和社会认可度低的局面。高职院校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也是如此,面临学院硬件条件的建设、生源层次的下降和招生人数的减少等困难,以及新引进的教师队伍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的现状等。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可见,从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本身而言,如何立足与地方产业,服务地方行业的发展,依托区域丰富的陶瓷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切实研究专业的现状和把握发展的方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课程教学的各种实施途径成为关键。下面就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阐述其在该方面的实践情况。

一、 项目引领式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新推进

1、 拜师学艺积累的良好师徒是关键

随着专业发展与内涵建设的深入,学院已经敏感的意识到办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要切实为地方的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服务,怎样让教师切实融入企业的岗位和项目中去,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成了高职院校所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则在这样的形式与趋势下,从“拜师学艺”入手,巧妙地运用良好的师徒关系打开局面,考虑到大多数“师父”都是一些企业、研究所的总设计师和老总,以近十年的师徒关系为基础,在这些相应的企业里建立教师流动站。多年来的师徒情感和交流学习,徒弟(教师)对于某种特定的工艺技法、发展脉络都已经基本上掌握,并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师父是一路看着徒弟(教师)成长起来的,徒弟(教师)也对师父的风格特点也比较熟悉,所以让我们的专业教师(徒弟)进一步参与和主持一些企业的项目,开发一些产品就显得非常的顺其自然,可见拜师学艺积累的良好的师徒关系是教师流动站建立和运作顺利的关键。

2、 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新延续

随着教师(徒弟)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在行业企业影响的逐步提升,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师资团队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整个教学团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达60%,双师比例达到了100%。进而对于教师流动站的深化与拓展成为当下的发展一个主要方向,学院则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选择一些企业规模比较大、经济效益比较好、社会责任感强和信誉度高的企业设计教师流动站,带动一批教师流动站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基础上,切实为企业的发展做点实事,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项目引领式教师流动站的发展,能够使教师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和长期的深入到企业的具体岗位和项目实践中去,对于企业的发展情况、产品定位和人才需求都有了解,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就会从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出发,又或是以企业的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为行业和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可以说教师流动站是拜师学艺的延续,是优化整合资源,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的新探索。

二、 项目引领式学生流动站是项目培养的新尝试

1、 实训条件是学生流动站的基础

随着拜师学艺到教师流动站的发展,项目教学逐渐成为教学设计的主流,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于宜兴陶瓷工艺的热情也在增加,加上“陶都”的名城效应,越来越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陶都,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从项目教学中掌握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完善的实训条件是基础。根据专业教师“拜师学艺”的具体情况,把教师工作室按照紫砂工艺、彩陶工艺、均陶工艺、青瓷和精陶工艺等划分方向,学生根据兴趣进入教师工作室学习某项陶艺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成为了“学生流动站”,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教师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的“师父”,学生某种程度上成为教师的“徒弟”,按照工作岗位划分专业方向,使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的完整,更加的适合企业的需求,受到社会的欢迎。可见,完善的实训条件是学生流动站项目教学的基础,更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前提。

2、 教师流动站是学生流动站的保障

学生流动站可以让学生在参与项目时间的过程中缩短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其运作需要教师带领,教师通过教师流动站学习工艺技能,参与项目实践和产品开发,掌握职业岗位所需求的职业技能,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某种陶瓷工艺的制作方法,强化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切实适应企业的需求,为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的案例和项目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去研究学习该企业的文化、产品特点和风格定位,并在学生流动站中对于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得到锻炼,进而在顶岗实习环节由老师把学生从学生流动站带到教师流动站,在老师的指导下和企业的要求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大大缩短学生的适应期,相比而言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样的学生就业,从而达到合作共赢,校企互惠的目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流动站才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由教师流动站延续发展而来。

结语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拜师学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项目为载体,在工作室制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流动站,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相结合,学生课程作品与企业产品相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与拜师学艺工艺技能学习相结合,对于拓展职业教育的改革思路,深化校企合作的融合程度,服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传承和创新发展宜兴陶瓷工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引领式师生流动站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YB5(项目批准文件,苏教科院科〔2013〕24号)。

参考文献:

[1] 黄贤英、范伟、王森,以提升学生从业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7。

[2] 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5。

[3] 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4] 杨利军,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

[5] 王启龙、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 下一篇:浅谈讨论式小团体教学,并联想运用在越南顺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