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收购Symbian,移动平台硝烟再起

时间:2022-08-03 12:57:15

在国人印象中,地处北欧的芬兰非常遥远和陌生,不过我们所熟悉的诺基亚手机的总部正位于芬兰第二大城市――艾斯堡市。2008年6月24日,这座美丽静谧的小城传来消息,诺基亚斥资2.64亿欧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收购Symbian公司剩余52%股份,从而实现全资控股。诺基亚预计这一收购将在通过政府审批后,于2008年第四季度完成。

众所周知,Symbian操作系统是当前炙手可热的开放性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之一。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而设计的用户界面包括诺基亚的S60,为3G网络设计的MOAP(S)和由UIQ Technology(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的合资公司)设计的UIQ。诺基亚与Symbian渊源颇深,应该说S60成就了诺基亚,这个全球销售量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让诺基亚赚的盆满钵满,以至于不少人把Symbian当做诺基亚开发的操作系统。不过,未来是否就可以说Symbian就是诺基亚的操作系统了?诺基亚是否会和其它垄断性行业一样藏私?它收购Symbian的真实用意又是什么呢?

收购背后的开源结盟

据了解,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已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60%份额。如此强势地位,诺基亚独吞Symbian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毕竟诺基亚在此前已经控股了Symbian相当的份额。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诺基亚在收购Symbian之后,并没有独自收编Symbian的技术,而是将其转去一个名为“Symbian基金”的非盈利组织,以发展与Symbian操作系统相关的各个领域。

在收购后,诺基亚与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LG、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NTT DoCoMo、AT&T、沃达丰等将建立Symbian联合组织。该组织向所有公司开放成员申请,并免费发放SymbianS60、UIQ智能操作系统的许可。对于Symbian联合组织的成立,各手机巨头均表现出“大公无私”的态度:诺基亚自掏腰包4.1亿美元,承诺把Symbian和S60软件贡献给Symbian基金会;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宣布将贡献出UIQ的技术,NTTDoCoMo也表达了将贡献出MOAP的意思。在不远的未来,各个基金会成员贡献的技术将被公开整合,最终供一个有着共同UI界面的、统一的、开放的软件平台。诺基亚CEO康培凯称,“这次收购在诺基亚的软件战略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表示,“Symbian已是领先的移动终端的开放平台。通过这一收购和Symbian联合组织的建立,Symbian无疑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移动创新平台。这将推动更多、更新的令人振奋的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吸引新一代消费者。”据了解,该组织成立后,将首先致力于S60、UIQ、MOAP(S)等现有技术的整合,预计在两年内就能推出新一代平台系统,新平台将会适用于键盘、触屏等各种不同的机型。

得系统者得天下

迄今为止,诺基亚仍然是手机产业中的大哥大。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它的手机销售量达1.152亿部,市场份额提高到了39.1%。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Symbian的市场份额为65%。由于本身在各自的市场中都已经有了不俗的江湖地位,当诺基亚与Symbian玩起“双剑合璧”之后,更显得霸气十足。

随着2G向3G时代的加快迈进,智能手机也在逐步呈现出从窄众向主流化的发展趋势。手机PC化进程加速,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也就日渐突出,谁拥有操作系统的市场主导地位,谁就能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正是看到这一点,手机操作系统一开始就是各家巨头眼中的“香饽饽”,因为一切手机业务模块的开发都是基于手机操作系统之上的。然而,尽管一直以来Symbian系统在这一领域中保持着领先,然而它的封闭性以及手写操作支持较弱等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手机的进步,官方软件开发不够注重从用户的基础应用出发也是一直为玩家所诟病。加之微软WindowsMobile份额不断攀升,苹果手机系统异军突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谷歌开放式平台Android也已经赢得了太多的关注,尤其是后两者虽是新近才进入这一市场,但却已经带来了太多的变数,俨然成为了Symbian的巨大威胁。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虽然相对于诺基亚来说,微软、苹果、谷歌恐怕只能算做手机业的“门外汉”,但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正在逐渐加快,手机终端未来的利润会逐渐降低,而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价值将逐渐上升,这些“门外汉”在手机系统领域也有了用武之地。去年11月5日,Google公司首先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高调向全世界宣布Google移动应用平台战略,它联合33家企业组建一个名叫“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的组织,并联合开发“Android”的移动平台系统。相对于Symbian的封闭性,Google的Android强调开源性,并允许所有手机厂商加入开发和免费使用。对于芯片厂商来说,只要不增加硬件支持力度,有利于芯片量产,他们对每一个操作系统平台都是支持的,而Android刚好符合这一要求。据悉,技术人员将Android系统成功地在诺基亚N95上运行,对诺基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相比之下,Symbian显得那样小气和固执。

诺基亚的另一个强劲对手苹果公司一向是特立独行,iPhone平台由苹果公司独立控制,iPhone SDK其实也可视作一个半开放性的移动平台。3G版iPhone的推出将大大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加之苹果的粉丝众多,其潜力不可小觑,这也让诺基亚寝食难安。可以说,表面依旧风光的Symbian已经暗藏危机,如S60和UIQ虽然同属Symbian系统,但软件并不不兼容。如果诺基亚主导的Symbian的发展不能提速,必将陷入被动。

既然Symbian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那么就要不断地巩固其地位,就如同微软 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一定要牢牢地把持住市场。很明显,诺基亚此举明智而及时,诸位巨头结盟可对抗Google Android开放手机平台,更重要的是以同样的开放方式解决Symbian各版本系统间的隔阂,联合力量投入市场竞争,同时还能一挫苹果的锐气,给微软产生巨大压力。英国市场研究公司CCS Insight的分析师乔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认为:“诺基亚此举是应对其他手机软件提供商威胁的精明做法。”

手机与IT的互相渗透

早在几年前,IT巨头(这里所说的IT厂商指狭义上的PC软硬件和互联网信息提供商)便盯上了手机领域这块大“蛋糕”。 伴随着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终端产品。为了把握 这种发展趋势占领市场的制高点,IT巨头们加快手机行业的研发,苹果、惠普、戴尔和到微软纷纷宣言利用自己的优势生产手机,越来越多的IT业的领导者有了在手机业里寻求“话语权”的欲望,苹果、微软、Google等这些本和手机行业沾不上边的企业的渗透,对传统手机厂商将形成不小的压力。

而以诺基亚为代表手机厂商也在努力拉近与互联网的距离,诺基亚甚至在2007年宣布将转型为互联网企业,2008年1月底,诺基亚以1.53亿收购奇趣,不久前又宣布收购Plazes社交网站,而Symbian平台在更多的手机厂商推广及在运营商中捆绑意味着自己的互联网服务会在更大的市场中传播。在这一点上,诺基亚展示出自己高于其它手机厂商的眼界。除了诺基亚之外,身处困境中的摩托罗拉也开始有意识地向互联网靠拢,其内部的《技术展望》报告就曾明确多次提及“互联网将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据了解,诺基亚今后推出的所有型号手机,在设计上都将向提供更多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靠拢,最终完成其从传统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到“以互联网为驱动力的、提供互联网服务和软件为主的体验型公司”的转变。诺基亚总裁Olli-Pekka Kallasvuo表示,“此次收购在诺基亚的软件战略中具有里程碑意义……Symbian已是领先的移动终端的开放平台。通过这一收购和Symbian联合组织的建立,Symbian无疑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移动创新平台。”

MC观点在手机业一家独大的诺基亚和Symbian,之前因为缺少竞争实力雄厚的对手难免有些固步自封。而Google Android依靠其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免费优势,刺激了诺基亚加大研发力度和开放程度。诺基亚终于选择了将Symbian全资收购后建立联盟推出新平台,表明了这家巨头已经决心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加入到未来的竞争中。

一直以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软件授权费过高,导致无法降低成本。巨头们纷纷开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又统统采取免费开源策略,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如GoogleAndroid的智能手机平台公开源代码,支持第三方软件加入,使得GoogleAndroid的智能手机能够加载很多个性化软件,比如防火墙、即时通信软件、OFFICE阅读软件以及各种电脑上才能安装的软件,让手机的功能更加强大。同时Android操作系统免费向开发人员提供,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这样可以为第三方厂商节省近三成成本,低价智能机指日可待。而Symbian的免费开放,也可以让手机制造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如果手机制造商在智能手机的选择中首选Symbian操作系统,尤其是有大量的第三方支持时,那么用户也极容易对Symbian系统的低价智能手机情有独衷。

同时,不过Symbian的开放也可能给诺基亚带来负面影响,用户将不再为了操作系统而去选择诺基亚手机,当多家手机在硬软件趋于一致时,他们必定会开始将其它因素作为选购的决定标准,比如外观等诺基亚并不太擅长的一些方面。不过,对于已经明确要转型的诺基亚而言,很明显,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他们正在以利润换市场份额;而在手机市场,他们将以市场份额来换利润。

上一篇:留住精彩赛事 下一篇:CMMB能成MID的救世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