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02 11:43:00

昌吉州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文章以全国和新疆作为参照区域,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2002~2011年时段内的各年昌吉州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以全国作为参照区研究时,昌吉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对于全国来说较强;以新疆作为参照区研究发现,水资源多年持续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略优于自然资源,但经济实力依然较弱,经济发展空间还很大。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昌吉州;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的应用可以弥补仅局限于自然资源领域研究的缺陷。一个区域的资源承载力越大,可持续发展潜力就越大。可见,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成正比关系。近年来,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相对资源承载力也已经成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本文对昌吉州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状况同时考虑,在昌吉州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其资源承载力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有利于研究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为昌吉州制定社会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自治区确定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昌吉回族自治州总面积7.366万km2,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中温带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下辖5县2市,即:木垒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阜康市、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

1 相对资源研究思路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以比具体研究区更大的一个或数个参照区作为对比标准,将研究区域与参考区域进行对比而得到的相对水平上此区域内资源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

根据昌吉州的具体情况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用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和国民生产总量GDP(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代表自然资源,国民生产总值GDP代表经济资源)作为分析参数,分别以全国和新疆为参照区域,计算昌吉州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相对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承载指数×研究区资源实际数量=参照区人口数量/参照区资源数量×研究区资源实际数量)。

在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的比较,能够获取不同时间阶段该地区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P为实际资源承载人口,为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CsP,富余状态;Cs=P,临界状态)。

2 昌吉州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

2.1 以全国为参照区域

根据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港、澳、台除外)的数据以及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以算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表1给出了昌吉州2002年~2011年对应指标数据及相对资源承载力数值(表中Il:相对土地资源承载指数,Iw相对水资源承载指数;Ie相对经济资源承载指数:Crl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Crw相对水资源承载力;Cr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Cs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

当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昌吉州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具有以下特点:

分析时段内,昌吉州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明显高于实际人口,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平均富余人口257.95万人。从2002年以来随着昌吉州耕地面积增长51.74%,总人口增长3.73%,耕地面积的增长率远远大于人口的增长率,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

分析时段内,昌吉州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大于实际人口,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平均富余17.47万人,昌吉州人均GDP为44310元/人,高于全疆人均GDP为29927.2元/人,可见昌吉州在新疆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前列。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昌吉州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平均富余91.608万人。

相对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昌吉州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人口的总需求,平均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突出,可见昌吉州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主要的承载资源是土地资源。由于昌吉州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不足,而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较富余且人口增长幅度小,最终使得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2.2 以新疆为参照区域

以新疆作为参照区域,依据前述方法,得出昌吉州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演化过程。表2给出了昌吉州2002~2011年对应指标数据及相对资源承载力数值。

当以新疆作为参照区域,可以看出:

分析时段内,昌吉州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高于实际人口,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平均富余人口58.4万人,说明以新疆作为参照区时,昌吉州的土地资源富余程度较大。昌吉州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少于实际人口,始终处于超载状态,平均超载人口为73.87万人,说明以新疆作为参照区昌吉州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超载状况严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制约昌吉州的发展。

在分析时段内,以新疆作为参照区,昌吉州的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6年为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超载阶段,其中,2002年超载人口最多,为9.21万人,之后就逐年减少;2007年―2011年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富余阶段。

总体上得出结论:以新疆作为参照区,随着昌吉州的人口增加,仅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而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导致昌吉州的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下降,要保证昌吉州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保护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并统筹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始终在50%左右,昌吉州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

3 结论

依据上述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全国作为参照区研究时,昌吉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对于全国来说较强。以新疆作为参照区研究发现,水资源多年持续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略优于自然资源,但经济实力依然较弱,经济发展空间还很大。昌吉州有十分优越的对外开放条件和边贸优势,主要以传统的内向型发展方式为主,但是没有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出昌吉州面向中亚经济合作桥头堡的优势,如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郭成利.区域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5.12地震灾区甘肃陇南为例[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刘秀丽,张勃,昝国江,何旭强.张调风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情景预测[J].干旱区地理,2013(1).

作者简介:李晓丽(1989-),女,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规划。

上一篇:浅谈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