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蜿蜒至今的生命线

时间:2022-08-02 10:40:49

40年了,我还记得我这身军装有多么来之不易。

1972年,我们基地来到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招兵,我是最后一个领到录取通知书的,而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报名参军了。16岁的时候,我已经长了挺高的个子,第一次参加征兵体检就过关了,却在录取环节被“刷”下来,原因很简单――我家的成分是上中农。两年后,我高中毕业,二炮来招兵,我再次报名时,老师又把我写在了名单的最后一个。接兵排长硬从别的地方弄来了指标,我才如愿以偿参军了。

1972年年底,我成为基地的一个新兵,来到了营部的电力维护排。我们排负责整个基地的输电线路维护,由基地工程处给我们安排工作。

很快,机遇来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输变电专业培训后,我们组织了一次考核,前三名可以被送到上海去学习电气实验、电缆头制作这些比较高端的专业技能。作为应届高中生,文化考试上我自然有信心。果不其然,考试结果出来,我夺得了第一名。可是档案被送到司令部的时候,一位副参谋长对着我的档案说了一句:“贫下中农子女多得是,为什么要选一个上中农子女去上学呢?”于是那一年,前往上海参加外训的,是那次考核的第二至第四名。又是阴魂不散的成分问题!还记得他们走的那天早上,我爬起来给大家打洗脸水,流着眼泪咬着牙……

委屈归委屈,工作还是得干,不但得干,还要干好。还是那句话,都是当兵干活,无非是将来他们干内电,外电,辛苦就辛苦点呗!情绪的波动并没左右我工作的积极性,我依然是一把好手。我们基地绵延数十公里的线路,哪个地方有台多大容量的变压器,哪个地方有地下电缆,哪个地方有接头我都清清楚楚。

1974年,那是一次例行维护,一根18米高的电线杆,我像往常一样拿着试电笔爬上去。用试电笔检测的时候显示已经停止送电,可以进行维护工作。动手的时候我习惯先伸手试一下,再握紧电线开始工作。就这么一伸手的工夫,11万伏特的高压电来了,当时只感到眼前一黑,所幸没从18米高的电线杆顶上直接掉下来。缓过劲来,我第一反应就是大喊:“有电!”然后顺着电线杆滑下来,我的手脚都被高压电击穿了,触目惊心的疤痕一直留到了今天。那是一次严重的安全事故,虽然电力维护工作前已经通知发电站停止供电,但沿线一个坑道指挥所自主发电时却没有切断高压线路。等到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往这条本应停电的线路上送电长达半个小时了。这条线路沿线分布着我们排几个班的人。也就是那一次,有一个名叫赵春雨的战友牺牲了。他的工作位置在一片水田中间,涉水的时候,他的保险绳就被打湿了。爬上电线杆维护的时候,因为已经通知这条线路停电维护,他们也就没有按照安全规程在高压线路上挂接地线。挂上了安全绳,刚一上手,他就被高压电击中了。地上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安全绳挂在电线杆顶,水浸湿的安全绳一头挂在电线上,一头拴着赵春雨的腰,一直到安全绳被高压电火烧断,他的遗体才掉下水田。我们是同年兵,同班的战友,同一时间在同一条线路上做维护工作,他的死、我的伤深深地震动了我。阴错阳差,如果不是沿线的坑道指挥所违规供电,如果在维护工作开始之前按规定把接地线挂上,那惨剧是可以避免的。这次安全事故也就成了我们基地每一届班子引以为戒的典型案例,“接地线就是接生命线”,从此以后基地的制度落实工作抓得非常紧,几十年过去了,再没有发生过同类事故。而严谨的做事态度、严格的安全观念也随着那次事故的惨痛回忆伴随我一生。

负伤那天,是我的入党志愿书获批的那一天。接下来的日子一切如常,第二年,我成为了这个600多人的独立营最年轻的班长之一。当兵的第四年,我成功提干,职务是排里的技术员。还记得我第一次休假探家,是我从军第五年的时候。穿着新兵的衣服参军,探家时已经是穿着“四个兜”军装的干部。5年的部队生活,我没有探亲休假,也没有打过一个电话回家,只是一两个月写一封家书。一转眼40年过去了,从当兵到成为将军,我成了我们基地最老的一个“兵”,伴随我40年军旅岁月无数荣誉与奋斗的,是关于那条接地“生命线”的回忆。

上一篇:儿童早期发展的工作必须在科学研究指导下进行(... 下一篇: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