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璇 谈谈情,跳跳舞

时间:2022-08-02 10:34:21

叶璇 谈谈情,跳跳舞

叶璇有两部手机,都是款式老得不能再老的诺基亚。她的爱好,无论是跳舞还是读书,

都像她最爱吃的吞拿鱼三明治一样,从纽约吃到香港,永远也吃不腻。对于一个每部戏都在塑造不同角色、并且自己也在尝试跨界做一名制片人的女演员而言,想要在演戏之外的生活中挖掘一些新鲜事并不容易,除非她正在经历一段新的恋情,而且这段恋情正处在如火如荼的热恋阶段。

从小到大,除了跳舞,叶璇还擅长做一件事―就是读书。准确地说,这个读书分两种,一种是属于学习的读,一种是属于阅览的读。

一开始,这两种“读”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爱好文艺的母亲会拿回家很多杂志给叶璇读。那时候刚刚识字的叶璇真的是在读,“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但不知道这些字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一个好习惯,它开启了叶璇求知欲和在理解力方面的悟性,到了走进学校真正开始读书的时候,她就一直都是一个会读书的学生,无数个第一名就是最好的佐证。

从会读书到爱读书

十岁那年,叶璇跟随父亲去了美国,在经过了最初的适应、磨合期之后,会读书这件事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约翰・杜威高中得到淋漓尽致。因为身体里带盘尼西林的抗体可以对抗生物实验培养碟中的某种细菌,所以被老师指定称为理科生,主攻生物化学,并在1998年获得了ISEF世界青年科学竞赛植物一等奖。“高中毕业时我是全纽约市的第一名,120门功课全A。”叶璇最终选择的大学是位于美国波士顿西郊的著名常青藤学府卫斯理学院,那是一个文科学院,提供全额奖学金,叶璇选择的是政治学,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

但在会读书的时候,叶璇最喜欢做的事却是读那些与学习无关的“闲书”。“学习方面的书都不爱看,我永远都在看课外的书,躲在老师背后看,藏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最开始是看各种童话故事,后来开始看武侠小说,看琼瑶、亦舒,总之,什么都看。”

不过,看得最多的还是《红楼梦》,从九岁那年第一次看到现在,已经至少看了七八遍,当然,每次看到的东西也有所不同。最初是通过小孩的眼睛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新奇,后来看到的则是属于宝黛的爱情。“小时候觉得他们相爱不能在一起很难过,但后来就觉得他们其实很幸运,一个人能在自己的一生中找到希望和他共度一生一世的人是最重要的。”

最近,叶璇在读的书是正在流行的《乔布斯传》,她在里面看到了最打动自己的想要改变世界的胆量和野心。在野心并不被纳入女性审美的东方世界,叶璇并不忌讳、甚至乐于谈论野心的话题。她说自己的偶像是希拉里・克林顿,那种高度智慧催生出的野心令她崇拜。对自己的野心,她不回避,“我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为什么不能让人这么认为呢?”

为爱情写诗

采访处在热恋中的叶璇,最大的好处就是她会毫无芥蒂地展示那满得都快溢出来的甜蜜,而且是主动地不打自招。

平时不拍戏的时候,除了跳舞、读书,还有什么比较喜欢做的事吗?叶璇给出的答案却并不常规,“我不爱逛街,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没有正经逛过街了,我现在除了工作,就是谈恋爱,就这两件事在我的生活里。”

尽管这次在谈及爱情时依旧没有提及男主角的名字,但处处不加掩饰的描述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此前人们的猜测。早在去年十月,她的新恋情浮出水面,传闻中的男主角正是她以制片人和主演身份参与的电视剧《第九个寡妇》中的男一号李东学。蛛丝马迹都在微博上,叶璇频繁通过微博上表达自己处于热恋中的甜蜜,比如“就是你了,这份爱,至死不渝,今生相守”,随后又了一首藏头诗―“谦谦东游子,潺潺活水学”,很快,诗中的“东”、“学”二字所代表的那个人也在微博中用一首藏头诗给予了回应―“窕窕枝窈叶,朗朗璇玑明”,其间,“叶”、“璇”二字昭然若揭。

“他是圈内人,我们认识没多久,但我相信我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尽管此前曾很多次被香港八卦周刊爆出有嫁入豪门的实践和愿望,但这一次,叶璇的表态则是自己从来就不跟圈外人谈恋爱,“我不会对一个什么电脑奇才、金融奇才、科技奇才特别有好感,我只会对在表演或者影视方面相关领域有才华的人特别动心。”因为,她理想中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只有这样,对方才可以体谅和理解女演员的忙碌和辛苦,在同一个领域找到更多的话题和共识。“比如说我很爱看电影,我经常跟我男朋友一块看电影,如果是一个不爱电影的圈外人,他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睡着或者看不懂,那样我会疯掉,因为完全没有办法交流。”

聊到阅读就很容易聊到写作,而还没等你开口问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叶璇就已经坦白:“现在的写作就是写诗,在微博里发很多自己写的诗,然后和我男朋友一起对诗。”在她的微博自我介绍一栏,同样也写着一首诗―“问渠何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我男朋友帮我选的,没有他名字中的字在里面,但却有他名字中的意思在里面。想要生活得快乐、清澈,你的心就必须是自由的,在认识他之前,这就是我认定的一个理念,而恰巧,我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人。”

一个不掩饰野心、已经从演员涉足制片人领域、并计划着在2012年做上市公司CEO的女人,在恋爱中会是什么样?叶璇给出的答案是奋不顾身,“我的做事准则就是对自己能做的每一件事都用尽全力做好,爱情也一样,什么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可以豁出去。”

至于这段恋情的规划,叶璇的回答依旧出人意料:“我男朋友喜欢结婚,但我不是一个喜欢结婚的人。我是觉得深深相爱就是谈恋爱的目的,结婚生子都是附属的、做不做都无所谓。爱情就是爱情,不会因为多一张纸或多一个孩子而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你还想不想为这个人付出,如果想,那就是爱。”

“会因为现在拥有爱情而害怕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当然不会,我每一天都活得好好的,哪天死其实没有区别。如果真是世界末日,那就大家一起死好了,因为即便死了,也是相爱的,死了都要爱!”

会跳舞就像会写字

舞蹈之于叶璇,是比演戏历史更悠久的事。

上小学的时候,杂技团先来学校选苗子,选中的叶璇和一个男孩,男孩家里说练杂技太苦不让去,叶璇一听觉得也是。放弃了杂技团后便等来了舞蹈团,她和两个隔壁班的女孩被选中,从此便开始了节假日往返于少年宫的学舞经历。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小女孩而言,喜欢跳舞大多是喜欢舞者们跳舞时的样子和气质,如果压腿、练功这些事真的要在自己弱小的身躯上实践,这件令人神往的事就变得很容易放弃。最后,三个入选者只剩下叶璇一个人坚持到小学毕业,然后,就一直这样跳了下去。

后来,因为家庭的原因,叶璇从杭州去了美国,很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但跳舞没变,只是从原来跳古典舞、民族舞变成了更多地跳交际舞、拉丁舞,或者是《歌舞青春》中的有氧健康舞。而跳舞也是叶璇更快地融入美国校园生活的捷径,“每个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有舞蹈团,还有舞会,因为我会跳,所以大家都喜欢叫我一起参加,还有好多男生都会来看我们跳舞,我第一个男朋友就是这样认识的。”

跳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叶璇的审美。毕竟是来自东方,毕竟最开始接触的舞蹈是古典的、民族的,因此,她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种民国时期的美格外偏爱。她热爱旗袍,认为那是最能够体现中国女性优雅和性感的装束。

机缘巧合,叶璇在大学中途从美国跑回中国参加的那一届选美,要选的正是古典美,“那一届完全没有泳装,整个一届都是选古装的,如果你有那种来自舞蹈的身段和体型,再加上古典的装束,就很容易脱颖而出。”选美冠军铺就了后来的演员之路,而跳舞也从之前的一个爱好变成了一项在表演中的特长,会跳舞的叶璇可以比别人更轻松地完成包括武打在内的高难度肢体动作,也有很多有跳舞环节的片约找上门来。

然而舞台剧《周旋》之后,她决定,不再以舞蹈为工作,那次是跟香港舞蹈团合作出演,需要在香港文化中心剧院登台,于是,会跳舞的演员叶璇变成了舞蹈演员叶璇。每天练习,从早到晚,因为有托举和大量的旋转动作,她至今都记得那种每一根肋骨都很疼的感觉、以及因为胃抽筋半夜醒来呕吐的经历。完成了这次演出之后的叶璇做出的决定是―再也不演舞台剧,“作为兴趣爱好甚至特长,跳舞很容易,但如果作为舞蹈演员登台演出,很难。”

由于拍戏的日程排得很满,如今的叶璇几乎不再有专属于舞蹈的业余时间,但跳舞早已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会写字一样,再长的时间不去练习也不会荒废。不过最近,她倒是有两次跳舞的经历,一次是已经发生了的,一次是即将发生的。已经发生的那次是在上海,“我和朋友去做一个时尚活动,走完红毯后刚好有空余时间,就突发奇想地去外滩找了个地方蹦迪,玩得很开心,但这样的机会通常一年最多也就这么一次。”即将发生的这次也是在上海,“我接下来这部戏叫《雅典娜女神》,里面会有我大段的舞蹈,而且是在那种旧上海的舞厅,伴着古典的爵士乐翩翩起舞的那种,尽管还没开始跳,但我已经很陶醉了。”

上一篇:约瑟夫.高登 独立电影狂 下一篇:“C”for Car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