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太苦,能否加糖喝?

时间:2022-08-02 06:51:44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有些药的味道实在太苦,尤其是中药汤剂,确实让人难以下咽。不要说孩子了,即使大人端起药杯来也愁容满面。于是就有人想到了往药汤里加白糖以抵消苦味,或者干脆用含糖饮料吃药,认为这样能一举两得:一来可以省去另外喝水的麻烦,二来还掩盖了药物的苦味,但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首先,含糖饮料中往往添加蔗糖、蜂蜜等甜味剂,进入人体后变成葡萄糖和果糖,影响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降血糖药、磺胺类的吸收,增加可的松类皮质激素的副作用,轻者降低药物的疗效,重者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其次,中药里成分复杂,糖可能影响黄连、大黄等某些苦味药性的发挥,使疗效打折扣。建议选择不影响药效的方法减轻药物的苦味。

一、含糖饮料延缓药物吸收

汽水、运动饮料、果汁、乳饮料等含糖饮料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长期高糖饮食,会使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吃糖过量而无法及时消耗,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添加糖的饮品摄取过多会令血糖快速上升,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引发肥胖,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症及脑溢血、糖尿病等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作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含糖饮料对药物的影响分为以下6个方面。

1.解热镇痛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每克白糖所含的热量约16.8千焦(4千卡),糖能减慢胃里内容物的排泄速度,抑制解热镇痛药的吸收,因此服用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以及含这些成分的感冒药都不宜喝含糖饮料。有试验显示,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日夜百服咛、小儿百服宁、必理通、醋氨酚、扑热息痛、泰诺止痛片、退热净、雅司达、泰诺林等),空腹服用只要20分钟就能达到最高浓度,但是胃里有糖类食物后疗效可推迟2小时,从而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

2.可的松类皮质激素药: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需要经常服用氢化可的松、强的松等皮质激素药物。吃这些药品也不能同时喝含糖饮料,因为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是使糖耐量减退,吃药同时摄入过多的糖可能导致糖尿病。

3.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拜唐苹、达美康、优降糖、诺和龙等降血糖药时不能和含糖饮料同服,因含糖饮料能增加肝糖元,使血糖升高,这样会加重病情,抵消药物作用。

4.磺胺类抗炎药: 橙汁、酸酸乳等酸性的含糖饮料能酸化尿液,与磺胺类药物(磺胺异 唑、磺胺嘧啶和磺胺甲 唑等)同服可使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导致尿中析出结晶或血尿。

5.碱性药:果汁、汽水中富含有机酸,而且糖属酸性物质,吃糖过多会改变人体血液的酸碱度。酸性含糖饮料可与止咳药氨茶碱,治疗胃病的胃舒平、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等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使药物效疗降低或完全失效。

6.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含糖饮料可增加异烟肼、利福平在肾脏的重吸收而加重肾毒性。

此外,含糖饮料可减弱维生素等的吸收,降低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的疗效,使红霉素分解而失效。

二、中药汤剂最好不加糖

一般不建议中药汤剂里加糖,一来糖也是一味中药,恐影响清热、祛湿药的疗效;二来中药里成分复杂,糖可能与蛋白质和鞣质等相互作用,产生浑浊或沉淀。

1.糖也是一味中药,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中医理论认为糖具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的病证。白糖属于凉性,可以袪火;红糖属于暖性,可以祛寒。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停滞体内、痰积聚在体内、舌苔厚腻等情况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体内有痰者也不宜喝含糖饮料。

2.中药里的化学成分复杂,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糖里的铁、钙等杂质相互作用,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使药效降低。

3.有些中药虽然很苦,但苦味起着一定的药理作用。有些健胃药通过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如健胃散、龙胆大黄合剂等的苦味能刺激口腔味觉器官,起到增强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瓜蒂散是一种苦味催吐剂,以苦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黄连就是通过味觉分析器的兴奋,进而提高食欲中枢的兴奋,反射性地引起胃液分泌增加,从而发挥健胃作用的。当这些苦味药物与含糖饮料同服时,药性受到影响,就达不到治疗效果了。所以,这类药不宜加糖服用。

三、吃药不苦的小窍门

无需加糖,怎样吃药才能感觉不那么苦呢?掌握药液温度、喝药速度、舌头部位3个小窍门,就可以让苦药感觉不“苦”。

1.药液温度:舌头的味觉灵敏度与温度有关。研究发现,舌头的味觉在37℃ 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所以当药汤的温度在37℃以上时,感觉最苦,低于37℃,苦味就会减弱。因此,服用中药汤剂时,温度不要过高、也不能太低,煎好后最好先晾一晾,用手摸杯子与体温差不多时再喝就不那么苦。

2.喝药速度:服药速度也与舌头感受到的苦味多少有关。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就越苦。因此,尽量一口气把药汤喝下去,中间不要停顿换气,服药后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少量温开水,这样既可缓解药液的苦味,又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3.舌头部位:舌头的不同部位也有分工,分别感觉不同的味道,舌尖部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味、近舌尖两侧的味蕾主要感受咸味、舌后两侧味蕾感受酸味、舌根部则感受苦味。服用有苦味的药时,尽量减少与舌根的接触,可先将药物放在舌尖,然后喝一大口温开水迅速咽下,或用汤匙直接将药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上一篇:立秋饮食重清热 下一篇:两种膳食纤维,补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