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路径思考

时间:2022-08-02 05:59:51

培育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路径思考

[摘要]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流通业中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凭借强大规模优势,承担起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多元化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发展的现状、作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培育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培育;国有企业;流通业;路径

流通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和物流业四大分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流通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被视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是流通业的领军者,培育、引导和支持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2004年商务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提出了《关于培育流通领域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2009年物流业被列入调整和振兴产业十大规划之一。在诸多利好环境因素的促进下,我国现代流通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如上海百联集团、浙江物产集团等销售规模已迈上“千亿”台阶,建立起紧密、系统、高效、市场化的产业链。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活跃市场经济。流通带动生产,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流通又服务消费,引导消费,从而决定生产。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只有现代化流通业才能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流通因为牵动了生产和消费两头,所以在活跃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巨大。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由于规模大、实力雄厚,更是对生产和消费两头产生巨大影响。

2.稳定供需市场。流通在调节市场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尤是。物资短缺时可以及时供应,减缓有些实体借机囤货、哄抬价格的冲击,达到稳定市场和民心作用。同时,可以成为应急物资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在国家发生雨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将自身的商业储备和国家储备结合起来,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运物资、调节市场,妥善解决民生需求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3.提高流通效率。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流通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70%。由于企业规模小、经营集中度低,难以产生高效率。大型流通企业集团集聚优势明显,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采购队伍、科学的物流配送方法、庞大的销售网络、强大的议价能力,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差异,以及商品品种和档次的偏好等,合理调配资源,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4.维护经济安全。流通业关系到产业安全,也关系到经济安全。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数据显示,现在外资在我国流通业占比不到10%。但从2006年12月加入WTO到2008年底,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订单权在外资手里,50%大中城市的渠道权在外资手里。以食用油为例,2008年初,国家宏观调控规定食用油涨价不能超过5%,结果食用油涨了1倍以上,因为我国的食用油生产被外资垄断了,占我国70%的生产量和渠道权。可见,当流通主渠道被占领以后,政府的调控能力就会削弱。流通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渠道竞争上,可以说,谁掌控了渠道,谁就掌控了流通业。在我国,必须通过国有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来牢牢掌控流通渠道,才能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能力,有效维护经济平稳安全。

目前,我国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部环境看,对流通业重视不够。“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体现在税收和融资政策、市场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如在融资上,净资产偏小、资产负债率高、融资难是国内流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招商引资思想主导下,外资流通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加大了国有流通企业的竞争成本。二是从企业自身来看,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当前我国的国有大型流通企业,基本上都是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局、商业局下属的企业转制而成,历史包袱较为沉重,发展方式、观念还较为传统,存在大而不强、快有不优的现象,核心竞争力仍然不突出。

二、培育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的路径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曾指出,跟世界上大的百货企业、零售企业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赶上的,任重而道远。数据显示,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美、日等国家流通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达到15%~20%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有必要加快国有流通业的发展,推动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1.转变发展观念,构建大流通。(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给予流通业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树立流通先导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现代流通业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坚持规划优先、建管同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布局等因素,引导加强流通业市场体系建设。要给予国有流通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税收、融资、用电、用地等方面。进一步处理好引进外资与发展民族流通业的关系,给予民族流通业公平待遇,不要让其输在起跑线上。(2)创新流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统一开放、服务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要大力提倡流通业态创新,随着消费者需求、理念的演变和消费模式的升级换代,鼓励发展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社区连锁店、奥特莱斯、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3)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抓紧利用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流通水平,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流通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流通体系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商务领域的一场信息革命,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改变贸易形态,加速商品流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04年组建的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单位”,获得“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称号,已跃居行业领先位置。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要利好在资源、网络、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2.培育核心优势,打造大企业。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加快并购重组。通过股权置换、资产收购、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国有大型流通企业整合,组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头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的步伐。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2010年要把中央企业减到100家以下,未来将加快培育30至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

业,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政府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流通企业资产和资源重组,采用划转、兼并、托管、控股等方式,在一个区域内,甚至是跨多个区域内,集中精力培育一家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这样有利子整合区域内品牌、渠道等资源,形成规模优势,推动流通企业做大做强。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加强开放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创新合作发展的方式,在更广的领域开展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一是与同行业合作。可以围绕战略、项目、人才、资本等诸多方面展开,发挥互补优势,共分市场蛋糕。二是跨行业合作。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发展生产,提高增值服务比重,提升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立体承托力。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如徽商集团与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建立钢材加工剪切配送中心,和钢材物流基地互为一体,较好地发挥了区域性钢材加工、配送、价格指导、信息交流和融资等功能。三是跨区域合作。可以与国内不同区域的流通企业合作,甚至可以是国外的流通企业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管理和营销技术,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

3.延伸价值链条,提升大服务。(1)由销售商向服务商转变,实行集成服务。流通本质上就是服务。通过挖掘流通业的服务内涵,重新进行自身定位,使其成为实现上下游的价值连接和利益共享的平台,用自身的服务增加值促进经济整体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拓展。改变传统的“一买一卖”模式,转变成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系列产品组合的服务方案,实现集成服务,引领消费模式的革新,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海尔提出的“美好住居生活服务商”,就是这样一种诠释。(2)由销售向营销转变,推动服务创新。传统的销售,突出表现在“打价格战”,降价促销,为了完成单笔交易,势必会出现“短视”行为。而营销则是一种观念的创新,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要想“基业常青”,就要着眼长远,实现由单次交易向多次交易的转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要善于用心理学来思考消费模式,制定营销策略。比如:从问候语等细节上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完善VIP客户关系,建立感情的沟通,从客户的角度想问题提建议,以差异化的服务来弥补价格上的劣势,让客户不仅购买商品,同时也达到买服务、买感觉、买环境、买方便的目的,营造一种备受尊重的感觉。7~11便利店号称“便利店之王”,它探索出一个商业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的有效模式,除了销售日常商品外,还设有传真、预定机票、电话卡、交费、快递等服务,正是这种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奠定了便利店在零售业态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4.注重文化建设,塑造大品牌。(1)强化品牌概念。品牌化是我国市场崛起的特点之一。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和消费升级,使消费从价格导向转向品牌导向。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品牌的经营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和能动作用。然而在我国,相对于制造业等行业,流通业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品牌观念相对淡薄。近年来,国有大型流通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规划,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体系,提升品牌价值。(2)鼓励发展自有品牌商品。通过与生产企业合作开发自有品牌产品,以公司品牌为其自有品牌提供担保和信誉支持,可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增强消费者对公司的认可度。当前,很多大型零售商,都拥有自有品牌商品,如沃尔玛拥有1800多种自有品牌商品。这些自有品牌商品不仅价格更优惠,而且品质更有保障。(3)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窗口,甚至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马丁・瑟海罗表示:“未来国际市场的真正竞争将是企业与企业名誉之间的角逐。”国有大型流通企业要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除了在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安全等方面承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外,还应该在发展低碳商业等方面积极发力,树立一个优秀的全球公民形象。

上一篇:关于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思考 下一篇:会计报告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