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区域经济“弹性”指数报告

时间:2022-08-02 05:55:36

2012区域经济“弹性”指数报告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全国经济第四季度开始企稳回升。在这一背景下,考察各地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抗跌能力,发现区域发展中“弹性”最好的亮点省区就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选取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投资、消费、进出口六个指标建立经济弹性指数,利用201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分析各地经济的“抗跌性”。

从各地经济弹性指数的排名看,呈现明显西高东低的态势。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西南和西北省份在2012年多项指标增速都高于全国,甚至是数倍高于全国水平,表现出了后发赶超的强劲势头,贵州省在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等6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国第1位。而东部地区则为经济转型发展预留空间,经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北京、上海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都低于全国水平。

GDP:沪、鄂、湘进入“2万亿俱乐部”

随着2012年各省区市年度数据的陆续,中国地区生产总值已形成5万亿、3万亿、2万亿和万亿多个梯队。按照预计,5万亿梯队的有广东、江苏和山东,3万亿梯队将扩至浙江和河南,2万亿梯队包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湖南和上海,其中后三个省份为新加入成员。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广东、江苏、山东的生产总值分别以40685.76亿元(7.9%)、38796亿元(10.1%)、36235.2亿元(9.7%)位居全国前三位。天津以13.9%的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排第一位,重庆、贵州以13.8%的增速在全国并列排第二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陕西增速列首位

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4%,在全国排第一位。天津、贵州、重庆以16.2%的增速在全国并列排第二位。

财政收入:粤、苏、鲁总量位居前三

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90588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本级收入45779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半年上升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1个百分点。广东、江苏、山东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以4543.7亿元(11%)、4282.1亿元(13.5%)、3138.2亿元(16.9%)在全国排前三位。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在全国排前三位的是贵州(33.9%)、江西(33%)、湖南(27.2%)。

固定资产投资:山东量最大、贵州增速最快

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9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山东、江苏、辽宁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位居前三位,分别为21647.49亿元(20.2%)、21251.28亿元(20.6%)、17391.6亿元(26.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国排前两位的是贵州(33.8%)、新疆(32.8%),江西、甘肃、青海以31.2%的增速在全国并列排第三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吉、鄂、闽、皖、黔、甘6省增速齐头并进

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增速比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广东、山东、江苏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6526.39亿元(11.5%)、13741.8亿元(14.8%)、13308.2亿元(14.8%),在全国排前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方面,吉林、湖北、福建、安徽、贵州、甘肃,在全国并列排第一位。

进出口:粤、苏、沪总额居前三,增速仍低于全国水平

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28424.7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4个百分点。广东、江苏、上海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位列前三位,分别为7156.2亿美元(6.1%)、4050.4亿美元(1%)、3281.14亿美元(1.2%)。(196%)、重庆(120%)、河南(63.4%)的进出口总额增速分别位居全国前三位。

小结:正如各地反弹指数的排名所见,与北京、上海等地的持续下滑相比,中西部地区正呈现强劲的反弹趋势,“高位求进”、“竞位求进”、“能快则快”的“弹性”十足,其中贵州省从2010年经济增速全国第29位一跃成为2012年的全国第二,更被称为“贵州速度”。当然,也要看到,2012年西部地区的“弹性”还主要依赖基建、资源、大项目等投资,这种“弹性”并不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的内需的基础上。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除了强调“稳增长”外,提高“质量”、“效益”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任务。所以,各地在重视经济反弹的同时,下一步以城镇化为抓手的扩大内需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

上一篇:以推进社会和谐为目标 创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下一篇:“白银时代”房企怎样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