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策略

时间:2022-08-02 04:18:32

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策略

1从文字到图像,确立图像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与中文专业其他类课程相较,外国文学课程内容过于庞杂,时空跨度大、经典作家众多、文学流派纷呈、文学思潮迭起、知识点丰富,难以全面掌握。根据学生反映,学习外国文学之难主要有三:一是经典名著大多篇幅过长,量大艰深,没时间、没耐心读。必要的文学文本阅读的不足所造成对经典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的陌生化,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二是对经典原著影视化改编产品的先入为主,往往会形成以影视作品替代文学原著,造成对原著的曲解和误读,难以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三是受文学边缘化的影响,认为外国文学作品远离中国现实,产生外国文学无用的困惑,阻碍对经典原著的深入体验。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依据图像时代的特征和学生阅读习惯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首先,顺应图像化的潮流,实现教材编写的图像化。从近年的出版市场来看,面向大众消费的经典名著图绘本悄然兴起、日益增多,文学名著简介配以名家绘制的精美插图,成为图书市场的重要卖点。与此相对的是,高校外国文学的教材大多仍是保持传统的“严肃”面孔,如: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等几部发行量大、流传较广的通行教材均无配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本身容量有限,再配以图片,篇幅过长,当然也可能基于出版成本的考虑。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以授课内容整理成书,配图不多,但相当考究。比如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开始导入,将蒙娜丽莎的微笑视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典型意象,解析其蕴含的时代主题。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图像时代大学教材的最佳范本。教材编写的图像化,更需要顺应图像时代的审美趣味,及时吸纳图像理论的最新成果,并将前沿的学术观点转化为教材编写的理论资源,构建阐释文学文本的理论框架。具体如文学名著典型人物的分析、经典文本的主题阐释,均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在传统的经典阐释之外,援引图像理论阐发经典文本的全新内涵,让经典常读常新,达到“温故知新”的最佳效果。

其次,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方式的图像化。传统的文学史讲授模式,局限于单纯地文学史实的传授,在图像时代日益失去时代感和鲜活性。因此,积极采用图像化的教学方式,讲授纷繁复杂的文学史实、阐释抽象的文学理论势在必行。针对图像化时代的特点,介绍知名作家的生平背景、创作分期,可以将老照片作为必要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对作家获得最为直观的印象。对于经典文本的人物分析,则不妨利用电影剧照、漫画、照片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熟悉文本情境。对于宏观的文学思潮的讲授,更应该开拓视野,让封闭的文学研究与丰富的审美文化充分融合。如介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妨突破教材的静态模式,将文学思潮的演变放置在更大的历史文化脉络当中来把握。首先,以现代派绘画的介绍为先导,通过赏析蒙克的《呐喊》、达利的《内战的预感》以及印象派、野兽派等的作品,让学生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焦虑时代异化、孤独、分裂的主题。其次,再辅之现代建筑图片的展示,诠释精美建筑艺术背后的文化意蕴。最后,讲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自然水到渠成,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第三,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图像文化虽然给外国文学的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现代多媒技术同样为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集合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协同作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互动性。通过快速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切换相关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充实更多教学内容,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全新学习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运用图文丰富、声形并茂的方式,充分展现文学之美。既不过度追求形式上的过分花哨,又不将之变为呆板的“电子板书”,而是基于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认知规律制定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既体现文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又切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征,做到教育性、辅和形象性的有机融合。

最后,加强资源丰富的影视资料库的建设。目前,根据外国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已经蔚为大观,部分文学名著甚至经历反复改编。以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为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到20世纪不同时段的西方文学,几乎所有重要的经典作品都有相应的影视改编,如:《特洛伊》、《哈姆莱特》、《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德伯家的苔丝》、《了不起的盖茨比》等。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建构一个材料丰富、使用便捷的影视资料库,在课堂教学时放映部分剪辑的画面,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文学文本信息,消除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使单调抽象的外国文学课堂变得生动,可以达到文字和图像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不断充实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容。

2从图像到文字,引导学生研读文学经典,提高文本分析的能力

由于影视图像日渐成为当下主导的文化消费产品,许多作家纷纷转型触电,借助影视创作提高知名度,同时大批的文学名著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就消费角度而言,大学生沉迷于影视作品、动漫图画之中,远离文学文本,直接导致对视觉图像的过分依赖。表现在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作品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对于文学原著本身却阅读不多、知之甚少,许多学生对文学原著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观看影视作品的肤浅印象。对于图像时代文学阅读呈现新的变化,应当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辨析图像传播与文字传播之间的优劣,辩证看待文学原著的影视化改编现象。文学经典的影视化改编,一方面扩大了文学文本传播的广度,但也不可避免地过滤了经典名著中部分迷人的语言魅力。因此,既要肯定图像文化的形象直观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要看到纸质文本语言的多重意蕴及其所拓展的无限审美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图像文化以娱乐消费为导向,呈现出平面化、媚俗化、商品化等千人一面的同质性特征,图像霸权消解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取向,背后难免消费主义的商业意识形态的隐形操控。图像时代不仅“昭示了一个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深刻转型”,读图的流行更“隐含着一种新的图像拜物教”。因此,只有鼓励学生关注图像时代日新月异的文学现象,正确看待图像时代的审美文化问题,引导学生做出独立思考,才能使课堂教学同文学实践保持密切的关联,形成良性的互动。鉴于文学经典是以文字为主导形式存在的事实,外国文学教学中仍需要引导学生从图像到文字,回归传统的文学经典的研读。从图像回归文字,要牢牢把握文学阅读的重心,重塑以印刷媒介为核心的文字权威,引导学生带着个人生存体验和审美需求阅读经典,在反复涵泳中体悟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正如西方学者所言:“阅读在其深层意义上不是一种视觉经验。它是一种认知和审美的经验,是建立在内在听觉和活力充沛的心灵之上的。”

外国文学教学必须立足于经典的阅读,抽象理论、历史背景、文学史实的讲授,只有与具体文学文本的阅读、分析相结合,才能增强教与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在理论指导下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通过不断加大文学经典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提升对经典文本的赏析、理解和阐释能力,使学生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既具有广阔的背景知识,又具有阐释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的实践能力。在深入研读和理解文学经典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经典名著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让静态的文学知识传授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吸收。如对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莫里哀的戏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改编,学生在排演的过程当中,通过戏剧台词、人物对话的揣摩与戏剧动作的表演,逐步加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和把握,感受外国文学的神奇魅力,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3建构“图-文”互文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和丰富外国文学教学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依据图像与文字的媒介差异,确立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念。但从中国艺术传播史来考察,语言和图像关系的演变大致可归为三种形态:口传时代的“语图一体”,表现为“以图言说”;文字出现后的文本时代的“语图分体”,表现为“语图互仿”;宋元之后的纸印文本时代的“语图合体”,表现为“语图互文”。图像时代的“图文战争”仍将延续,虽然图像文化日趋强势,但由于图像叙事自身表意的局限,特别是其“自身叙事的不完整性,叙事形式的浅表化与泛化倾向,以及由之带来的钝化的接受模式和惰性的接受意识”,使得图像不可能完全凌驾于语言之上,因此,以文字为代表的印刷文化并不会轻易退场。这一判断也应成为外国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必要前提。

如果说图像与文字并非天然的对立,图像时代图文共生的局面仍将长期存在,那么外国文学教学中图像与文字的互补将成为常态。由此,我们有必要建构起一种双赢的“图-文”互文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基于文字和图像的传播差异,立足于文学经典文本的细读与阐释,同时借助于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发挥图像文化的形象直观性,让图像与文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效规避两者的自身局限,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一方面,通过“读图”,将外国文学中的略显枯燥的事实和抽象概念,呈现为丰富感性的图像形象,契合学生的审美趣味,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读文”,及时引导学生逐渐修正浅层次的图像阅读习惯,切实体会文字背后的丰富意蕴,重塑文学世界的高雅的人文情怀。面对图像时代的来临,“图-文”互文的教学模式采取兼容并包的立场,借助图像的优势加大对文学的传播力度,强化文字阅读的同时提升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如此,在图像时代新的互文的教学理念下,图像与文字互为包容,相得益彰,必将不断丰富和促进外国文学的教学。

作者:胡贤林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上一篇:外国文学问题意识教学 下一篇:民族院校外国文学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