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露50cm是必须 电源下置更清凉

时间:2022-08-02 03:15:15

外露50cm是必须 电源下置更清凉

电源下置似乎成为高端机箱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一些平民化机箱也开始引入电源下置风道设计,机箱的电源下置似乎成为新的机箱主流趋势。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何优劣呢?下面以航嘉多核WD500和暗夜公爵III组合为例,介绍机箱的电源下置对电源的影响。

无论是intel的38度机箱规范还是TAC 2.0规范,都采用了“前进后出,侧面导风”的散热模式,这种风道设计模式其实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理由是intel制定的这个规范主要关切是CPU,而不管其它硬件的散热,特别是电源更是深受其害。

传统电源上置风道的组合,冷风从前面板吸入,然后再经过电源把热风排出,要知道,吸入电源的风是经过显卡和CPU散热后的风,而作为机箱主要热源的显卡和CPU的温度大家都很清楚,因此吸入电源的风的温度其实就是机箱里面的温度,一般都能达到40度以上,高的温度显然对电源有害。

上图中,电源风道与机箱里面其它部件的风道分开,冷风从前面板吸入,给机箱里面的部件主要是显卡,主板,硬盘散热,然后往上经过机箱排出,最好是在机箱上盖和后板增加风扇,迅速把热风抽出,帮助散热。而电源则采用独立的风道设计,吸入的是冷风,而热风则直接排出,从而避免了图1中电源吸入经过CPU和显卡散热后热风的状况。

这种风道设计对电源来说肯定是有利的,因为电源吸入的是冷风,温度跟室温一致,比机箱里面的温度要低,从而使得电源的环境温度降低了,这对提高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带有温控电路的电源来说,工作温度的降低也能降低电源风扇的转速,降低噪音。对那种发热量很大的显卡和CPU来说,电源温度得到了解放,出现故障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稳定性有了更大的保障。

不过对电源下置的机箱来说,给CPU供电的(4+4)pin或者4pin来说,长度要更长,一般外露50cm是必须的,这会略微增加电源的成本,对于60CM超长线材的多核WD500来说当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由于电源是从外部吸风的,难免会从外界中吸入灰尘,对电源风扇来说也是一个压力,需要在机箱增加更好的风尘网罩。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电源上置那种风道设计的电源不但是在给电源本身散热,同时也在抽出机箱里面的热风,无疑同时也在给其他硬件散热。电源下置以后,需要在机箱上板或者后板安装风扇,已帮助机箱里面散热,这也是现在采用电源下置风道的机箱价格比较昂贵的原因。

小结 机箱采用电源下置的风道设计对电源来说是一种对解脱,使得其免受高温之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箱这种架构的变化对电源品质来说是一个提升。

上一篇:联想服务器助力民族证券中心机房建设 下一篇:叫板MacBook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