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张欠条

时间:2022-08-02 02:36:10

2009年的春节,对于他来说年味形同嚼蜡。手握300多张欠条,他不仅想到了死,而是想到如何死才能稍稍舒服一点。对他来说,死,似乎是一种必然。

自2005年起,他开始做生姜生意。生意场上的多次交流,他认识了安丘的一个客户并结为朋友,达成共识后两人开始合伙做生意。

安丘的朋友负责销售和催款,他负责联系姜农,保障货源。通常情况,给姜农打上欠条,待大姜出售以后,朋友结清货款,之后再给姜农支付。两年下来,分工明确的他们合作非常默契,生意也一直顺风顺水。

到2008年,他们的生意在当地已打开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继续加强合作。

可是到了年底,他不仅没有接到姜款,就连合伙做生意的安丘朋友也人间蒸发。

听说安丘朋友悄无踪影,姜农们纷纷拿着欠条找他要钱。他逐一核对清单后发现,这些债务足有一百多万元。一百多万元,对他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这让他半天回不过神来。

虽说附近的姜农都了解他也信任他,但姜农们大多也知道他根本没有偿还一百多万元巨额债务的能力。他家挤满了要债的,有人说他耍滑,有人说他是骗子,还有人则是厉声质问。面对债主们无休止的逼门讨债,他想到了一死了之。

这时,姜农们在农田里辛劳的一幕幕以及他们的信任,再次激起他活下去的信念。转而,怎么活占据了他复杂的内心。

这样一来,即使听到姜农们难听的话语,他不再有任何怨言,反而是耐心地安慰对方,希望他们能给他一些时间,他一定会把欠款还上的。他下定决心,绝不愧对曾经相信他的那些姜农,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他们的钱还上。

2009年春天开始,他继续做着大姜生意并走上了艰难的还款之路。他每周还一次钱,多则四五千,少则几百元。即使有时还不上钱,他也得空到农田转悠,以免姜农担心他如合伙人一样玩消失。两年来,他一直限制开销,从没给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把精力全放在还债上。

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许多公司给他提供了生意上的援助。在他拼命的努力下,截至2011年6月底,他的欠款已经只剩下了十多万元。

他叫郭庆刚,青州市东夏镇双庙村农民,两年来凭着自己的诚实守信和勤劳的双手偿还着被合伙人卷走的姜农共计一百多万元的债务。2011年,他光荣当选为“青州市十大道德模范人物”。

当有人说他太傻时,他道出了心里话:“赖着人家的钱活着不舒服,咱不能亏人,不管受过多少苦,但也不能对不起老百姓。”不仅如此,出事后,他还两次到安丘看望过朋友的父母,也希望当年的朋友能够回来跟他一起干。

勇手担当,就算是天塌下来也能保持伟岸的身躯。逃避躲闪,即便是一棵稻草也可把你压垮。300张欠条,承载的不仅仅是百万元的巨额债务,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道德良知。

上一篇:两毛钱的慈善 下一篇:都值得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