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堡》的非对话性特征

时间:2022-08-02 02:25:43

论《城堡》的非对话性特征

【摘要】复调小说是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其关键在于所具有的“对话性”,它突破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使小说呈现出开放性。卡夫卡的小说具有复调小说的特征,但又与其有很大的不同,在此以《城堡》为例,从主体性、未完成性、复调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卡夫卡小说中具有的非对话性特征。

【关键词】复调理论;非对话性;聚合性;情境小说

《城堡》是卡夫卡生命后期的作品,它一反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采用全新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叙述话语,吸引了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去解读。从小说的形式上来看,《城堡》由情节性较强的前三章和对话性较强的后十七章构成,而对话的内容构成了小说的主体部分,由此呈现出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众声喧哗”的对话性特征。

巴赫金在其所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一书里,将音乐中的“复调”概念引入小说理论之中,提出对话是陀氏艺术世界所展示的各种关系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特征,提出并论述了对话型小说不同于独白型小说的特点:主体性、

未完成性、复调性。

卡夫卡小说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主导倾向,也采取了一种退出与回避的态度,让人物拥有独立的意识并自己去表现意识,但在卡夫卡作品里的这种思想的交锋却与陀氏小说的“对话”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们认为卡夫卡小说具有非对话性的特征。

一、对人物独立性、自由性的质疑

在复调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描绘,二者之间达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城堡》中卡夫卡也采用了这种态度,作者始终如摄影机一般追随主人公,追踪着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意识反应。不同之处在于被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主人公,是充满主体性的人,还是被世界剥夺了主体性的“物”。

1、 主体身份确认的依赖性

小说一开头就引入了“城堡”这一意象,由于作者的刻意强调,甚至使人忽略了“K”和“村子”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小说的第一段给予了读者一种提示性:城堡有一种凌驾于主人公与村庄之上的气势。K到达村庄后,先是受到质问,对方就K身份的真实性作出了怀疑,即小说一开始就对以后的情节发展作出了某种预示:K无法取得城堡当局的承认。

人的自由在形式上首先表现为选择的自由,从表面看K在行动上是自由的,他可以选择来到城堡,也可以选择随时离开,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预先决定了的。尽管城堡的存在具有一种虚幻性,但它却是最终决定权的拥有者。K的命运被吸纳入了某种神秘的必然性之中,尽管K可以去反抗它,但都是徒劳无益的。

K的行为受到可悲的限制,思想萎缩消亡,在他的意识里只有进入城堡,面见伯爵,K的整个内心世界都被他所陷的处境所占据,任何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他的回忆,他形而上的思考,他关于别人的看法都没有向我们展示。“境遇的陷阱太可怕了,像一个吸尘器,将他的所有想法与所有情感都吸走:他只能不停地想着他的城堡,想着他那土地测量员的职位。灵魂的无限,假如有的话,至此已经成为了人身上几乎无用的附庸”。①

K跟城堡的关系不在像人与世界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了,就像蜗牛与它的壳:城堡是人存在的状态,K必须背负着它,依赖着它。

2、 绝对主体的迷失

小说的第四章除去开头,全章就是一个对话,即同老板娘的对话,在以后的文本中这种大篇大篇的长对话比比皆是,比如K同老板娘的第二次长谈(第六章),K同汉斯的谈话(第十三章),K同奥尔加的谈话(第十五章),还有培枇的自述(第二十章)等等。

这些长对话形成的效用就是:首先,引起“叙述所花的时间与叙述内容所包括的时间之间比例的变化,到第三章结尾,仅仅五十八页的篇幅,就几乎已经占去了叙述内容所包括时间的一半”。②这样说明,主人公在第三章以后的部分,行动和外部活动就大大减少了。由于长篇对话的存在,K的行动也被搁置。其次,在这些对话里作者的视角消失的无影无踪,各人物完全摆脱了叙事者进行自我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小说人物如阿玛丽亚,弗丽达,培枇的形象凸现出来,在其它小说人物成为主体的同时,K几乎淹没在这些形象当中,散失了绝对主体的地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思想卓越,心灵丰富,对世界和自我具有清醒、深刻认识的人物,而在《城堡》中,由于外部异己力量的强大,主人公的存在状态已沦为外部环境的“阶下囚”,主人公不在像陀氏小说人物那样用精彩的对话表达世界。“如果主人公已全然散失支配自我和理解自我的能力,性格和思想消逝于命运的强力摆布之中,如果伟大的思想已不复存在,且思想的消亡和心灵的枯竭本身已构成小说的主题,那么,‘对话’是否依然可能?”③回答是否定的,人的独立性与自由性在“世界”无端的奴役和摧残下已不复存在,世界抽空了人的灵魂,拒绝了对话。

二、众声合唱的复调表象

“复调”和“多声部”原都是音乐术语, “复调音乐”由两组以上同时进行的旋律所组成,各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一方面,复调音乐的各个声部在节奏、重音、力度及曲调起伏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各声部之间又彼此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1、 陀氏小说的“聚合性”

南开大学的王志耕先生曾对陀氏诗学中的“复调”特征在宗教文化语境中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指出陀氏小说中的“多声部性”与俄罗斯正教的“聚合性”理念有着潜在的因果联系。他认为“聚合性”是在统一意志下的自由聚合,“聚合性”精神可以说正是陀氏诗学理念的发祥地:一方面是“语言杂多”、“复调”,另一方面,这些又都在“神性”整体性时空之中,遵循着统一性原则。在陀氏的作品中,即使在作者退场的状态下,这种“聚合性”的统一意志仍旧以潜在的状态存在着,并通过某些具有象征性的情节表现出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描写了很多性格没有明显变化的、品质美好的人物,如《》中的梅希金、《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如果把他们与但丁的《神曲》中的人物如维吉尔、贝雅特丽齐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有着某种相似性,即在“地狱、炼狱、天堂”的原型结构中,这类人物除了能够标志出天堂的存在之外,还具有一种不可或缺的功能――引导者,这个引导者一方面参与着对话,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价值趋向而存在的。“在多种声音的混杂中,我们总是能够通过这一个或那一个声音听到作者信仰的回声,感受到对话的总体价值取向”。④

2、 卡夫卡小说中的相对真理

前文已经提到《城堡》的后半部分众人对话的问题,每个人的长篇大论都在叙述自己的生存状况有自己充分的理由,由于在此作者采取的是完全回避的态度,我们面对这些长篇的自述,根本无法判断谁的对话是真实可信的,这种难以辨别带来的可能性――一元的统一被打破。虽然人物的声音具有自足性,但不一定具备合理性,虽然《城堡》具有众声喧哗的表面特征,但与陀氏的复调小说有着显著的区别。

卡夫卡的小说“在最高审判官缺席的情况下,世界突然显得具有某种可怕的暧昧性;唯一的、神圣的真理被分解为由人类分享的成百上千个相对真理”⑤

三、隐含的未来性

《城堡》就其外在形式而言,也只是一个片断,对话戛然而止,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小说在长篇对话之后的突然终结,也许有其特殊的意义。长篇对话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小说的结构上――弱化了作品的叙事功能,也在于它的时间意义。小说后半部分的对话涉及到了小说开始之前的往事,并且这种即非眼前的事越来越多。如此突出非眼前之事,其功用到底何在?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上一篇:心灵的雕塑家 下一篇:“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