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坛皇后”李玲蔚被国际奥委会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时间:2022-08-02 01:16:29

“羽坛皇后”李玲蔚被国际奥委会提名为委员候选人

近日,国际奥委会宣布提名了5位新的委员候选人,出生于浙江丽水的昔日羽坛名宿、有着“羽坛皇后”之称的李玲蔚赫然在列。这件事无论是对浙江来说,还是对李玲蔚本人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李玲蔚却对此事很低调,3月20日,本报记者联系到她的时候,她刚刚从自己的母校北京体育大学开完会出来,“最近有好多关于这事的电话,但是真的没有太多东西好说,现在只是个提名,就像是运动员获得参赛资格一样,一切还要等到7月份选举后才能知道。”

今年7月26日,伦敦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国际奥委会第124届全会上将举行委员选举,不出大的意外,现年48岁的李玲蔚就将成为目前国际奥委会中除了于再清(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和杨扬之外第三名中国委员。

关于提名

希望能够努力推广奥林匹克

在这次被提名的5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中,除了李玲蔚外,还有一名昔日的运动明星――纳米比亚短跑明星弗雷德里克斯。其他3位候选人分别是日本奥委会主席竹田恒和,吉布提的艾沙・加拉德・阿里和比利时奥委会主席贝克尔斯。

对于自己能够获得这一提名,李玲蔚表示:“很感谢国际奥委会的这次提名,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推广奥林匹克。”一向出言谨慎的她并不愿意多说。国际奥委会第124次全会最多将选举产生5位委员。这是自2010年冬奥会冠军杨扬成功当选委员后,国际奥委会再次选中中国女性作为候选人,且同样是运动员出身。与何振梁、于再清这样官员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不同,李玲蔚与杨扬的人生轨迹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此前在各自领域取得瞩目成绩,且在运动生涯结束后继续深造,通过个人综合素质修养的提升以及更多社会活动的参与,实现了退役后的华丽转身。

从形式上来看,这5位委员候选人很有希望在第124届国际奥委会大会上正式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因为5个人正是新委员增选的人数上限。

关于事业

优势多多,逐步国际化

李玲蔚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羽毛球队的领军人物,13次获得世界冠军,多次排名国际羽联女单头名,并几乎囊括了世界羽坛女子单打项目的所有冠军,是名副其实的“羽坛皇后”。

退役之后,她曾是一位出色的教练,带出过叶钊颖这样的世界名将。而后她又转战国际奥委会,担任项目委员会委员,得到过国际奥委会的“妇女与体育奖”,这段经历无疑对其能成为一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十分重要。北京奥运会期间,李玲蔚担任了奥组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负责北京奥组委与205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工作国际化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磨炼,让李玲蔚奠定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与国际友人打交道的经验。同时,李玲蔚的事业也逐步拓展开来。2008年10月,她出任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2010年底,她又调任国家网管中心副主任。

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通常被称为“三小球”,三个项目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体能、技能和智能的要求非常高,三者缺一不可。在国家网管中心,李玲蔚主抓后备人才培养和竞技训练工作,这对于曾经作为世界顶尖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李玲蔚在运动训练方面既有深刻的个人体会,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网球是一项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运动,它的国际影响力是很大的。我们已经有中国金花走了出去,今后想要有更大的发展,一是需要出现高水平的男子选手,更根本的则是让金字塔底尽快变大、变厚,这需要网球走进群众体育,走进学校体育。”李玲蔚说。

不仅网球如此,在李玲蔚的心中,羽毛球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这样的需要。

正是因为李玲蔚在多个岗位都游刃有余、是个出色的多面手,再加上她不俗的英语能力以及在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北京奥组委、世界羽联等机构的工作经验,让她最终脱颖而出。

关于知识

学习、积累、不断更新

如今的李玲蔚身兼数职,除了网球和羽毛球的管理工作,她还是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作为一个从运动员成功转型的体育官员,她的经验是:学习、积累、不断更新知识。

李玲蔚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的耳濡目染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年我就喜欢学英语,出国比赛时能听懂人家说话,和人家交流,自己也觉得挺有成就感的。”但学习英语给她带来的不只是一点成就感,而是成就了她以后的发展。2002年,李玲蔚高票当选世界羽联理事,成为当时理事会中仅有的3名女性之一。这其中不仅是因为世界羽联看重李玲蔚当年的运动成绩,另外也是因为李玲蔚掌握了英语这个语言工具,让一切变得顺利。

2003年,李玲蔚考上北京体育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专攻社会学。从那时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这段时间,她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在奥组委工作。从运动员、教练员,到北京奥组委官员,角色的变换,并没能难倒这位世界冠军。李玲蔚在各个岗位上都接受了挑战。

在北京奥组委工作的5年半,也让李玲蔚走出了羽毛球的小天地,而要适应这些工作,就需要不断积累、更新知识,才让她得以顺利地驾驭跨项目、跨行业的工作。

的确,是学习、积累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过程充实了李玲蔚,让她从一个赛场上的明星转型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才,也让她有机会开阔眼界,享受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乐趣。现在,李玲蔚的儿子已经18岁了,用她的话说是一个“阳光男孩”,而这“阳光”是体育带来的。

“我从没把孩子送进奥数班、英语班,去给他增加课堂外的负担,我是把他扔到了体育场上,踢球、游泳、打羽毛球,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向上的阳光男孩。”不过,李玲蔚并没想过让儿子也成为羽毛球运动员,“一切都顺其自然吧。享受体育的快乐,本身就是生活中最好的事情。”

链接

李玲蔚成绩与荣誉

在李玲蔚运动生涯中,共获得38枚重大国际比赛金牌,其中世界冠军13个,成为中国获世界冠军最多的女运动员。

排名:

1988年以1560分列世界羽毛球大奖赛总积分女子第一名。

主要成绩:

1982年,在“尤尼克斯杯”日本羽毛球公开冠军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3年,在第3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

1983年,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中获冠军。

1984年,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5年,在第4届世界杯羽毛球比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5年,在国际羽毛球大奖赛中,获女子单打冠军。

1989年,在第6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1998年5月,作为教练率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获得尤伯杯。

所获荣誉: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85年获1984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1986年获1985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1986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87年获1986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1988年获1987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1994年被评为“建国46周年体坛45英杰”之一。

1994年被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授予“国际羽联杰出贡献奖”。

1996年1月当选为全国羽毛球“十佳”运动员。

上一篇:硝烟再起,谁主沉浮? 下一篇:郭跃,寻找自我的奔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