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拥有的

时间:2022-08-02 01:11:03

只看拥有的

贾乙

有一个老妇,七岁的时候患上了大脑麻痹症,这种病会使人的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也会时常乱动,连话也说不清楚,嘴里总是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

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生活的可能,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了。

但这个老妇硬是靠着她顽强的意志,在她60岁时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个大学生问她:“你从小就患上了不幸的疾病,然而你却感到非常的幸福和满足,这么多年来,你是怎么看待你自己的?有什么秘诀吗?”

她笑了笑,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从小我有爱我的父母;二、我的眼很美;三、我有一头秀发;四、我会画画;五、……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的确,生活中,如果我们的眼睛始终盯着缺憾,那么,生活将会毫无意义,只看自己拥有的,这是一种多么昂扬的人生态度。

“不知”未必不是福

壶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病得很重住进医院,必须给心脏开刀。手术后,家人和朋友非常关心地问他:“伤口疼不疼?”

“不疼,一点也不疼。”老人安然地回答。

“随便割破一块皮都很疼,胸上割了五十几厘米的伤口,割断了静脉,又锯开了胸腔骨……这一切,难道真的不疼吗?”人们继续追问。

“因为,疼的时候我不知道啊!医师为我‘开心’那一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个全然的‘不知’。我想,人间许多事情,在你不知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痛苦吧。”

这个故事使我深悟:世上许多烦恼、痛苦都是从“知道”来的。人的一生,因为有所见有所闻,才把痛苦的信息记忆在心中,从而使人产生了各种不良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对于疾患承受能力弱的人,本来又说又笑正常生活,当他知道患了(有可能治疗的)绝症时,由于心里惧怕,随即卧床不起,几天就失去人形,甚至不久即离开人世……

相当多的烦恼都是从知道而来,许多事情,正像这位老人说的那样,“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便没有所谓的痛苦”。这种“不知”哲学乃是我们去除烦恼的重要方法之一。换一个角度看知与“不知”,就能领悟:“不知”往往能给你带来福气。

“不知”未必不是福,它是人世间的另一种美。对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来说,更是这样。

“作而不止,可以胜天”

廉三

数字是无声的却是最有力的语言。

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一生写了564本书,成就斐然。

他没有高学历,自然也没有大学文凭。可他有志向,他喜欢文学,他不畏艰难,他决心攀登文学的巅峰……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报刊他都投过稿,可全都变不成铅字,他收到的是743张退稿笺。

好心的朋友劝他不要再自讨苦吃了,他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煎熬和失败。”接着又进一步说:“如果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最后更是坚定地说:“我要让每一份退稿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此言何等铿锵,简直掷地有声。

他的激情汹涌澎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75岁去世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英国最享盛名的小说家。

有句流传久远的古语是:“作而不止,可以胜天;止而不作,犹然坐地。”约翰・克里西的奋斗结果正是他发挥韧劲“作而不止”,所以才进入自己执著追求的殿堂的。

“朋友,您该怎样去奋斗呢?”这样问,我想饱谙世事、关爱未来人成长的老年人是会认可的。

上一篇:洗澡 第3期 下一篇:母亲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