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灵”真的灵吗?

时间:2022-08-02 12:56:12

“病毒灵”真的灵吗?

“病毒灵”到底是什么药?

病毒灵,药品通用名为盐酸吗啉胍,主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对多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吗啉胍真的有效吗?

吗啉胍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研制出来。据文献记载,在1960-1985年期间在欧洲的部分地区使用过一段时间,但疗效并未被确切证实。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网站及欧洲主流药品信息网站已查询不到该药品的任何用药信息。换言之,该药品已经被淘汰。

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在1999年“关于公布拟停止使用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和解热镇痛类药品地方标准品种论证结果的通知”(国药管安[1999]421号)中,已经将病毒灵片列为停止使用的品种,理由为“盐酸吗啉呱抗感冒病毒效果不确切”。生产此药品的厂家药品说明书中对于儿童用药部分的标注为“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或者“尚不明确”。

“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许多调查显示,相当多的民众对于用药存在误区,如“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感冒”等。这些误区会导致人们轻率用药,发生严重的后果。

据悉,除西安幼儿园违规给孩子服用吗啉胍之外,有些幼儿园在晨检时集体给孩子们喷病毒唑(利巴韦林)、喝板蓝根、喷口腔消毒液......这些幼儿园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这些做法确实是错误的。药物是把双刃剑,在没有科学的证据支持时,不能盲目使用任何药物预防疾病,更何况是小儿。目前只有疫苗对预防流感病毒有确切疗效,其他药物都不能预防普通感冒及流感。我们应提高对药物使用的警惕性,正确认识药物,不可滥用。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观念认为中成药副作用低或者没有副作用是完全错误的。中成药的来源是大多是普通植物、动物,熬制之后成分复杂。病人的服药地点大多在家中,即使发生副作用也不易被识别和记录。作为监护人,我们在给孩子使用 “小中药”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感冒

目前已知有多达200种病毒可以导致感冒,5~10%的感冒是由一种以上的病毒引起的。因此,临床上要确定是哪种病毒引发的某次感冒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针对一种特定的呼吸道病毒进行疫苗研发是可行的,但是想要研发可以覆盖所有感冒病毒的疫苗是不切实际的。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进行肢体接触等。

感冒用药需对症选择

先来看一下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感冒的潜伏期为48~72小时,之后各种症状相继出现。早期症状往往是身体不适或者鼻子不舒服。在鼻病毒感染后,往往会出现流鼻涕、鼻塞和打喷嚏,之后逐步加重,可能并发嗓子干痒、声音嘶哑和咳嗽。儿童可能并发发热。

儿童感冒的患病次数比其他所有疾病的次数总和还要多,可能有多达50%的儿童缺勤是由感冒导致的,其症状持续时间也比成年人长。目前,针对普通感冒只能进行对症治疗。需要提醒的是,避免在儿童发生水痘或者病毒感染时使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Reye综合征。

使用对症治疗的感冒药物的目的,是减轻因机体的免疫反应带来的症状。没有哪种药物可以对抗所有的感冒症状,因此治疗感冒的药品往往是复方制剂。复方制剂好处是服用方便、价格成本低,缺点是如按其中一种成分的剂量给药,另外一种成分的剂量可能比合理剂量大或小,因此选用时请对症选择。

对症治疗的药物选择可参考下表:

抗过敏药:可减轻鼻炎、流泪和打喷嚏的症状。有的抗过敏药物有镇静作用,可帮助减少粘液分泌,帮助患者休息。尤以感冒初期使用最佳。

减少充血的药品:鼻塞是感冒症状中最令人讨厌的症状,因此大部分感冒药品都含有减少充血的药品。这类药品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鼻部充血,从而使呼吸顺畅。局部应用的减少充血药品如果应用得当,效果非常好,如羟甲唑啉鼻喷剂,推荐6岁以上儿童使用,且只能短期使用,“最佳不超过3日”。

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及儿童专用的海水鼻喷剂是不错的选择。使用加湿器增加周围空气湿度,对于缓解儿童鼻塞可能有帮助。不推荐让儿童吸入热的蒸汽,效果不明显且可能导致烫伤。

镇咳祛痰药品:咳嗽是人体对于刺激引起的一种正常反应,人体可以通过咳嗽这个动作清除呼吸道的多余分泌物。因此,咳嗽不一定是感冒中必须治疗的一个症状。但如果一直咳嗽没有痰液咳出,而影响到了日常活动或者晚间休息,则咳嗽可能要进行治疗。可待因通常被认为是抑制咳嗽的最有效的药物,但此药品有一定成瘾性。右美沙芬则无成瘾性。

口服祛痰药可能增加呼吸道的分泌和清除,尽管没有带来很多麻烦,但是它们的有效性仍然受到质疑。最佳的祛痰途径为雾化吸入。

解热镇痛药:大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的风险,目前在治疗感冒时已经极少使用。儿童发烧的首选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有效和安全的给药剂量为10~15mg/公斤/次,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布洛芬6个月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两种药品都是体温超过38.5℃才推荐给药。

维生素C:目前研究证明,没有可信证据可以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预防或者缩短感冒病程。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1g以上)反而是有害的,可能导致尿酸升高、肾结石、腹泻等。

抗生素对于普通感冒的治疗无任何作用,对病毒的感染没有任何抵抗作用,也不会对后期合并细菌感染的概率有任何影响。普通感冒是自愈性疾病,在普通的感冒症状1到2周后还不消失或者感冒症状持续加重的情况下,可能是合并了细菌感染,确诊后方可使用抗生素。

现在我们再来看目前常见的儿童常用感冒药(西药),就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其药品名称及成分一览表如下。

特别提醒:使用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看准用药剂量,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感冒药而导致某种药品成分发生叠加而导致给药过量!

“儿童减半”不可取

关于儿童的合理用药,我们应考虑儿童的身体特点:

(1)处于快速发育时期的儿童,其体重、身高都会飞速增长,这些指标都是在动态变化的,这也就是儿童的药品剂型多为液体、混悬液、颗粒剂、咀嚼片等剂型的原因。一方面是方便儿童服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剂型的药品可以精确按需分割。我们在给孩子使用药品时,应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品。以片剂为例,儿童吞咽动作不熟练,可能在服用时卡住,发生意外,而选用儿童专用药品就好的多。例如:顺尔宁(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哮喘),成人为普通片剂,而儿童则为咀嚼片。

(2)儿童的肝脏、肾脏处于发育时期,功能弱。儿童用药量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证实过程才可以确定精确的给药量,而不能单纯通过身高体重的比例来进行给药换算,更有甚者简单的使用“儿童减半”的规则,更是十分错误的。具体药品的剂量,请根据实际情况,参考药品说明书或者咨询医师、药师。

上一篇:你就是“第一目击者” 下一篇:好孕、瘦孕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