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刍议

时间:2022-08-02 12:53:27

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刍议

摘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围墙的大学”——自学考试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自考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应科学定位其建设目标,并尽快明确并紧密围绕核心建设领域,以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管理为当前建设的着力点。

关键词 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6-011-05

一、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笔者认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应定位于和谐文化建设,同时以专业、德性和人生观(信仰或意识形态)相整合而成人才品性建设作为目标建设模式。

1.和谐文化是当前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以“和谐”为精髓,使大学校园拥有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大学先进的文化精神的生成,必须以“和谐”的思想为精髓。自考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自考校园文化以和谐文化为发展的最高目标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具体来讲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发展动力。相应的,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这样,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文化的建设就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自考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有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但是,它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就必然要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因此,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以和谐文化为其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自考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组成。物质文化是指学校中带有与自考相关的文化色彩的学校建筑、设备、图书馆、校园绿化等实体性文化设施,也就是自考校园文化环境。自考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整洁、优雅、文明的自考校园文化环境会大大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教师积极进取,相反,脏、乱、差、粗俗的自考校园文化环境则使人走向反面。制度文化是指具有与自考相关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的总称。制度文化是影响学校运行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它使学校各级组织的工作以至全体校园人的活动有了依据,确保各个方面活动的顺利进行。精神文化是指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精神面貌、心理素质等。精神文化是自考校园文化的源泉和灵魂,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精神文化是自考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对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起着决定作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者的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学校在精神层面上所弘扬的价值观是尊师重教,那么在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则要充分体现这一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三者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出自考校园文化的积极导向功能。因此,三种文化的协调一致,也是和谐文化成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第三,这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追求的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共同发展。这三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其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发展方向,进而推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进程。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提供智力支持,进而推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向前发展。人的健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存在的基础,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而这本身就蕴含着和谐的诉求,也就是说,没有和谐的价值导向,就没有三者的协调统一,也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谐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要求。另外,从人的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文化的形态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前提。所以,和谐文化就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大学校园,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必然要以和谐文化作为其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2.人才品性: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关于自考校园文化的界定,研究者曾先后提出了“社区说”“氛围说”“社团说”“教育说”“亚文化说”“精英说”等观点。笔者认为,自考校园文化是以大学文化为基础、以特定的人才品性养成为目标、在大学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积淀起来的一套自我识别的文化表征和符号系统。就校际之间而言,自考校园文化是一套与高校彼此区别的文化符号的识别系统。就大学与社会关系而言,自考校园文化与自考毕业生人才品性的评价相关,特别是在“后校园时期”,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群体,其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低,都是该校自考校园文化“生产力”的综合表现。就校内自组织系统的“社会动员能力”而言,自考校园文化成为与自考相关的各组织、团队和个人行为合法化的动力资源。它具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整合资源的意识形态功能。所谓人才品性,是以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为前提,以自考校园文化的价值规制为基础,形成的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和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综合品质和特性。人才品性的基本结构有三个要素:专业、德性和人生观(信仰或意识形态)。专业与自考生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有关,就一般的意义而言,专业知识或专业能力的合法性或合理性依据,专业知识的社会性应用,要受到社会伦理价值倾向的约束,任何专业或职业都有其深厚的专业或职业的伦理基础。德性,是自考生在专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自我行为选择的规范行为。这些规范行为,在接受一般社会伦理的真、善、美的价值倾向之外,主要体现在如何“追求”真、善、美的价值选择上,其行为表现出由自考校园文化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伦理品质。观察发现,以个体生命时间为坐标,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其德性曲线是有差异的。人生观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即信仰方面和意识形态方面。人生观的构建,不完全是自考校园文化的任务,但如果毕业生在专业伦理和德性伦理两个方面的养成是正确的,再加上自考校园文化在正确人生观方面的养成和体认上的支撑,一般而言,若其在信仰或意识形态方面“重构”人生信念,“人生成本”是非常高的。从理论上讲,“人生成本”的高低与自考校园文化养成的人才品性的“质量”成正比。

二、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

精神层面的自考校园文化表现为校园师生多年积累沉积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精神内核,故此,突出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营造促进自考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文化生态就成为了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

上一篇:解决“就地高考”问题的四项原则 下一篇:自考精神文化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