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地下通道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02 12:35:34

明挖地下通道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明挖法常用于埋深较浅,且周围环境比较开阔的地方,不得在城市繁华地段或者施工场地狭窄的地方采用这种施工,明挖施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①施工机械设备简单,施工工艺简单;②对地下障碍物了解的比较清楚,不会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③明挖方案施工一般不会出现工程事故,不存在有影响施工工期的情况存在,对工程进度和投资比较容易控制;④明挖方案施工的成本较低,地下通道的质量也容易得到保证。

Abstract: Open cutting method is often used in shallow burial depth and ope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t can not be used in the bustling lots of the city or narrow construction site. Open cutting construction scheme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①simpl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②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ground obstacles, leading to no destruc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③usually no engineering accident, no condition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easy to control the project progress and investment; ④low cost and eas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ground passage.

关键词: 地下通道;明挖法;质量控制

Key words: underground passage;open cutting;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17-02

1 工程概况

寮步通道位于东莞市寮步镇镇中心,通道由北下穿莞惠路口,经寮步镇政府前、南至香市路路口,场地地形较平坦,通道所在处均为现有旧路路基范围。

寮步通道下穿莞樟公路,全长981.87m。分开口段与闭口段,开口段长426.87m,闭口段长555m,设排水泵房一座。通道全宽21.6m,桥面横向布置为:0.8m(边墙)+0.75m(检修道)+8.75m(行车道)+1m(防撞墙与中墙总体浇筑)+8.75m(行车道)+0.75m(检修道)+0.8m(边墙)。

通道基坑采用明挖施工支护法。支护类型:基坑深度4.5-9.2m采用采用1:1坡率放坡3m+?准100@120钻孔灌注桩+1道?准60cm钢管支撑;基坑深度4.5-4m采用1:1坡率+Ⅳ型接森钢板桩+1道?准60cm钢管支撑,基坑深度小于4m时,采用1:1坡率放坡开挖面挂网喷射砼支护。

2 施工工序

基坑开挖支护:场地整平―施工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施工钻孔桩―施工止水桩―开挖土方至支撑底50cm―安装钢支撑,施加预加力―再继续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施工通道开口段底板至底板以上50cm侧墙―施工侧墙至支撑底50cm,回填C15填槽砼―拆除支撑―按此施工步骤直至通道全部结构施工完成。

①通道结构分段。通道采用钢筋砼结构,结构划分为32个节段,各节段长度为25-30m。相邻节段结构间设2cm宽变形缝,变形缝设OR-300-9型止水带;每隔70m-80m(3个节段)设一道BEJ-5型伸缩缝,伸缩缝设于变形缝处。②结构抗浮。通道为全埋式结构,抗浮水位取原地面标高,抗浮安全系数取1.05,不计通道侧壁与土的摩阻力。开口U型槽段及开天窗段采用结构自重+抗浮桩+支护结构抗浮;闭口段主要由结构自重+压土重抗浮。③基底承载力。通道路基+挡墙范围地基承载力,开口U框段不小于110kPa,闭口段及泵房不小于150kPa。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通道底板下地基大部分较好,仅局部地段存在淤泥质土,采用直径50cm水泥搅拌桩处理。④防水。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附加外防水为辅。结构采用掺入CMA高性能膨胀剂的防水抗裂砼(低碱低掺量),其抗渗等级为P8,底板掺量每立方砼不小于30kg,侧板掺量每立方不小于35kg,加强带内掺量每立方砼不小于50kg;结构外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防水材料采用3mmBAC橡胶沥青双面自粘防水卷材。⑤通道排水。通道起点与既有通道闭口段排水沟接顺,并于通道路线纵坡最低点处设横截式排水沟,将所有雨水汇集在路面最低点处,导至泵房,经泵房导至地面,经卸压井、检查井与周边管网或河涌衔接。

路基+挡墙段,在路基下设置排水盲沟。

3 施工控制的内容

3.1 基坑开挖

①施工中注意确保支护桩和止水桩的成桩质量,确保基坑稳定和止水效果。②保证钢支撑安装及拆卸的安全。③基坑排水。1)在基坑顶周边设置300*300mm的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防止流入基坑。2)在第一级坡底设置300*300mm的排水沟,设置集水井由电泵排至附近管网,保证基坑内无积水。3)在第二级坡底设置300*500mm的排水沟,并在适当地段附近设置集水井由电泵排至附近管网,保证基坑内无积水。4)基坑施工时如坑内明水较多,可采用明沟结合集水坑用电泵抽的方式进行降水。抽水时注意监测基坑渗漏及基坑周围地表的情况,如有涌水量较大、涌水浑浊、地表沉降超过预警值、裂缝不断发展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抽水并回填。

3.2 结构施工

①为防止砼的收缩产生的裂缝,减少砼内部的温度变化及干燥引起的收缩受到约束而产生的裂缝,施工中采用防裂措施主要是温控,即致力于降低砼的升温和减少温差以防止温度裂缝。砼配合比:主体砼施工前,应进行水泥的水化热、水泥和砼的干缩、减少砼的温升等一系列项目试验,并要求配合比适应泵送的施工条件。应首选水化热低的水泥,不宜采用早强水泥,在保证砼强度的条件下,控制水泥的用量,掺适量粉煤灰及适量的外加剂(包括按防水要求的高性能膨胀剂),应做60天龄期强度配合比试验,从中选取最佳的配比及水泥品种。温控防裂措施:采用掺粉煤灰和高性能膨胀剂及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或缓凝型的泵送剂;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控制水泥的用量,一般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应在360kg以下(作试验);粗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细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夏天高温施工时加冰(冰水或碎冰)拌合;砼入模温度控制在28度以下;采用砼测温仪进行测控,控制大体积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加强对砼表面养护,用麻袋覆盖浇水养护不少于28天;延长拆模时间,做好保温工作;底-侧板砼浇筑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5-7天内,以减少相邻砼块的温差和约束力。②结构施工顺序是:打砼垫层―铺设底板外防水―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外防水。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底板施工前,先平整基槽底,浇注砼垫层,铺设底板防水层。垫层不得高于结构底板底面设计高度,垫层要求平整,然后在垫层上施做防水层。通道墙身砼浇筑均使用大块定型钢模板,钢模板安装使用钢管支撑。

开口段砼浇筑分两次进行,先底板砼浇筑和侧墙墙身浇筑到钢支撑底下50cm处,回填C15填槽砼后方可拆除钢支撑,最后再进行墙身砼浇筑及台背回填;闭口段砼浇筑分三次进行,先底板砼浇筑和侧墙墙身浇筑到钢支撑底下50cm处,回填C15填槽砼方可拆除钢支撑后进行剩余侧墙墙身砼浇筑,最后是顶板砼浇筑,所有砼浇筑过程均要求连续不间断。

3.3 地下通道防水的预防措施

①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地下通道施工,渗水现象应该属于质量通病,对于这种问题,应该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首先应该选用合适的止水带,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采购,在施工中,应该采用现场粘接施工,以保证接头的粘结效果,止水带的搭接长度应该保证在200mm-400mm之间,安装止水带时,应该保证接头设置在沉降缝的水平方向。②做好砼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砼浇筑前,应该做好砼的配合比设计,合理选择粗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对这些材料严格称量,保证砼的拌合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先将底板、顶板处的止水带下侧砼振捣密实,并且密切关注止水带是否有质量缺陷,在振捣过程中还要防止止水带出现移位等质量问题。③进行岗前防水技术培训。对止水带的安装固定,填缝、封缝等施工工序,一定要进行技术交底,同时派专人负责实施,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落实和验收,确保满足要求。

4 小结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修建地下通道越来越多,一定要对施工方案严格把关,紧抓施工环节,严格施工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要细,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志林.浅议市政工程地下通道施工技术[J].2010.

[2]王治平.浅谈城市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的施工[J].2009.

[3]张悦.人防通道暗挖法施工方法[J].工程质量,2007(19).

上一篇: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探究 下一篇:如何做好县级图书馆的少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