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02 12:02:00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区属中职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特色,学校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特别针对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可借鉴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公共数据;内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7-0071-04

一、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部于2012年3月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切实推进和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2011年11月市教委《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各中职校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加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素养和技能;首批立项的中职校达到52所,超过50%的学校进展顺利。逸夫职校作为第二批申请立项的学校,正在结合学校实际,完善信息化建设方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信息化作为推进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经验的有效手段,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职学校对信息化建设和投入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高。所以,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的应用必然会不断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逸夫职校是静安区于1995年整合了全区职业教育资源组建起的一所综合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教委首批认定的部级重点职业高中。学校下设本部、华山和静安三个分部,拥有较好的教学设备、精良的师资力量。目前学校有三大类10余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

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园网络设施布局基本到位。信息点近千个,基本覆盖所有教学和行政楼,主干带宽百兆,校区间互联带宽100Mbps,Internet出口带宽最大2Gbps,静安区教育局“校校通”网络共享,计算机800台左右,服务器1台;无线网络覆盖不全面,同时还缺乏基本的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等。学校门户网站开设了校园新闻、学校概况、学校公告、校园风貌、学校建构、党团建设、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实训中心、招生专线、教师风采、在线展览等版块,信息全面,更新迅速,有深度,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站评选”活动中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站”的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建设了教务管理、网上办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质量分析、物件管理、教职工考评、校本研修和个人空间等子系统。

虽然逸夫职校信息化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行动计划》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

(1)学校由多所学校整合而建,学校文化、办学理念、专业建设、资源整合、团队凝聚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也缺少信息化的素养,对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专业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认识明显不足。

(2)学校地理上有三个分部,分部间通过“校校通”连接并接入因特网,带宽基本满足,但校园网内部网络结构较单一,没有统一的办公系统,也缺乏基于“校校通”的交流平台,师生缺乏统一的身份认证,公共数据得不到共享,数据的准确性不能保证。

(3)学校现有网络基础设备配置较低,使用年限超长,稳定性不佳,不能适应新的软件应用;学校个别房间有无线,但整体无线网络覆盖缺乏,移动办公平台缺乏基础;学校缺乏基本的网络安全监控体系、防病毒体系、漏洞补丁更新体系等;学校缺乏核心数据实时备份和快速存储,数据安全尤待加强。

(4)学校建有市级美术公共实训中心,目前正在根据美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进行升级改造。在此基础上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放实训中心需要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在凸显信息化的思想下思考中心的运作、管理和示范。

(5)学校已经根据自身专业的需要,与行业、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校企合作互动积极,学校从专业出发建立的创意园区也在进展中,但交流互动、管理运作、展示呈现、奖惩激励尚没有成熟的平台。

三、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

信息化的潜在用户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企业和访客等,不同用户的视角具有差异性,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是信息化思考的课题,所以信息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信息化必然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支持用户工作为目的、以分析用户特点为方向,来组织应用与服务。对中职校来说,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信息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平台要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支撑平台,成为精品教育的共享平台,成为自主学习的开放平台,成为家校互动的交流平台,成为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学校信息化的总体架构(见图1)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对信息化工作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服务于管理,着眼于教学,通过业务整合、数据共享,为不同的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应用。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各个学校大体相似,但互有特色,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开展应用与呈现,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是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结合逸夫职校信息化建设着重探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并开展思考。

四、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1.校园网络环境

逸夫职校校园网(见图2)总体采用星型以太网拓扑结构,骨干层采用L3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技术,光纤覆盖三个分部所有的骨干节点。校园网依托静安区中小学“校校通”,拥有100M的互连、30M的出口带宽。采用TCP/IP技术根据目标进行有效负载分流,针对每个子网的应用特点采取相应安全管理措施,高效持续对每个功能子网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利用WLAN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全覆盖分部校园,无线上网采取权限管理和流量控制。

由于有多个分部,建立VPN网络可以解决访问内网资源的问题,基于安全的SSL VPN设备建立通道,为用户分配账号并定制能够访问的内网资源,实现内网资源的跨分部共享。

2.应用支撑平台

(1)公共数据平台

一是基础数据库。学校信息化就是要实现为教师、学生、企业和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业务应用系统都必须有基础数据的支撑和服务,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和资源等基本信息,以及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必须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保证数据规范、数据准确、数据同步。

二是业务数据库。学校信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业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协同办公、网络学习平台、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和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业务办理的结果,还记录了业务办理的过程。

三是教学资源库。“基于‘魔块’理念的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是逸夫职校着力探索在现代课程理论的统领下,以教学活动为主要建构、以教育技术为主要支撑的职教模式――在美术专业课的素描、色彩、速写、设计、艺术欣赏五个课程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在建设重点专业的基础上,组织了优秀教研团队打造精品课程;美术开放实训中心的运作又必然会产生更大量的创意成果;以教学案例、精品课程、创意成果等构成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魔块”理念强调师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共享、重组、衍生、增值恰恰体现了这一理念。

四是数据仓库。学校信息化建设最终必然落实到创新培养人才,落实到对教育教学的提高、对教育管理的支持、对教育科研的促进,不是通过信息化堆积大量的信息,而是通过提高信息化素养,用信息化的思维方式来分析、抽取数据信息,找到差异和规律,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2)内容管理平台

信息化平台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教导、政教、团委、学生会、专业组、教研组、备课组、招生办、毕业办、校办、人事、财务、信息中心等,对信息的采编、、管理,栏目、模板、站点、系统的管理,信息的检索和聚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逸夫职校对外的门户网站2011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优秀网站”,同时学校还有行为规范示范校、和谐校园、招生专线、华山美校校友会等网站;所以信息内容必然要求多点汇聚、多向、分级管理、分级维护。对信息的和接收按信息内容进行抽象和结构化,信息内容和页面呈现独立。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可以实现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管理,避免了在各个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库的同步,实现基于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基于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的统一身份认证服务,采用分布式的目录信息树结构,对用户认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LDAP运行在TCP/IP安全传输层上,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安全协议,能够满足身份认证中信息安全、保密的需求。

通过建立校园网公共认证平台,可实现有线用户、无线用户、远程访问的VPN用户的统一认证,每个用户对有线网络、无线网络、VPN等接入访问可以使用同一份身份信息、同一套账号密码;同时,可以实现有线无线的统一拓扑管理、批量配置及实时告警等功能。

(4)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见图3)是一个旨在服务全体的信息、信息反馈、信息分析、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预警的网站,同时也是广大用户利用业务信息系统、综合信息应用系统和资源库系统等进行网上办公、协同工作的平台。

(5)移动应用平台

移动应用平台(见图4)立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利用数据中心,通过校园无线覆盖,为校园用户提供便捷、个性化、一站式、主动式和全方位的服务,达到实时互动,完成大部分有线网络完成的事务。信息化将促进学校事务从后端管理转向前端服务为核心,最终提供及时丰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升用户的人性化体验,最终服务于教育。

3.信息标准体系

学校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过程中统一、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数据信息十分重要。信息标准体系涉及IT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方面。逸夫职校除了中职外,还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籍信息通过数据接口与区教育局和市教委职教处相连接;同时,由于有三个分部,数据的来源比较复杂,数据标准、规范对整体数据的准确尤为重要。

4.运行维护体系

运行维护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组织保障、推介培训、考核、运维监控、项目管理等,是保障信息化平台实施、运行和推广的重要支撑体系。信息安全包括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内容,实现物理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以满足学校信息化最根本的安全需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谈到教育信息化这样说,“凡是一把手到我们学校观摩,回去都搞成了,只是分管校长来观摩的,回去都没有搞成”。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从上而下统一思想、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十分重要。运维监控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拒绝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平台在校园网出口处部署防火墙设备;采取IPS入侵防御系统防御外来侵入;用户按角色分类管理,学生、教师、管理、访客等划分不同的网段,划分通信规则,部署UTM、流控及网关等设备,以差异化管理保证网络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五、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1.信息化建设应立足学校发展

学校信息化涉及学校事务的方方面面,对于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和行政事务的信息化,有现成的产品和成熟的工作流程,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也大同小异;但信息化建设要凸显学校特色,就必须立足学校发展,从宏观、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既具有前瞻性,又从实际出发,形成自身的发展特点。

逸夫职校在信息化建设之初就提出要建设视频会议室,这既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与逸夫有多个分部需要协调管理的现实相适合,在实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就容易推进了。又比如一卡通的建设,校园一卡通是指基于数字校园网,采用成熟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它集证件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餐厅管理、宿舍管理、机房管理及其他多种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逸夫职校在设计时就规划一卡通用于证件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实验实训和创意展示,这与逸夫职校没有宿舍、没有校内商场,有开放实训中心、有创意展示园区规划等现实息息相关。

2.信息化建设应为教学服务

学校信息化必然给学校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变革,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信息化建设应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也更科学,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自主性评价检验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作品展示、个人评议、团队汇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评价中。借助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评价系统和教学监控系统,也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开放学习平台和移动共享平台,从而形成一整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教与学管理体制。同时信息化对教学的支持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资源库和学习平台的建设。

3.虚拟化技术的选择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改造的深入,原有的系统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现有的业务不断地调整和改造,新的应用系统不断地开发,数据和信息不断地维护和更新,IT设备也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CPU、内存、硬盘等系统资源利用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加大了IT运维管理的难度。利用虚拟化手段可以将离散的硬件资源统一起来以创建动态的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资源。

选用的存储系统为统一的存储设备,在不做任何硬件改动的情况下,同时支持NAS、SAN(FCP)、ISCSI存储模式。满足各种主机平台、操作系统、Cluster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的接入,为未来系统和业务的扩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3]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

[4]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魔块”教学――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5]孙震.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3).

[6]王在田.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12(8).

[7]裴涛.基于信息化理念的全新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3).

[8]陈洪涛, 齐鸣,唐屹,丁建立.基于LDAP的空管用户目录服务系统构建[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9).

[9]蒋东兴,宓,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5).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常态推进的制度建设思考 下一篇:中国联通在闽召开教育信息化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