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北京警察与居民饮水

时间:2022-08-02 11:46:19

民初北京警察与居民饮水

近代北京警察出现以后,扮演的社会角色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进行市政管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而其中对饮水的管理是同居民联系最为紧密的重要内容。

一、近代北京居民饮水状况

清末以前,北京居民主要饮用井水,少数有能力的家庭可以自己掘井,还有一些家庭与邻居合力掘井共同使用,也有不少家庭向水商买水。总的来说,不管是何种方式,居民所饮的水质量都很低,基本上都是含碱量较高的“苦水”。这种“苦水”含矿质太多,能使饮者发生甲状腺肿(大脖子)及胃肠病。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为,钻井技术落后,成本高昂,大多数的井只能钻到地下三米左右。在整个北京城,只有五口远近闻名的天然井深得可以提供水质较好的所谓“甜水”。正是因为甜水井极为稀少,而这些甜水井又被水商承包,所售之水要价较高,只有少数富宦人家才有能力购买,而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则必须依赖从井水中汲取出来的苦水生活。即便如此,北京居民仍然普遍感到饮水不足。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依照西方的先进技术在城内掘得所谓的“洋井”。从这种井中汲取的水水质良好,适于饮用,中等以上的家庭喜欢用此水,但下等社会的民众嫌水价太贵,依旧饮用苦水。北京居民饮用井水的状况到1908年自来水公司成立后发生了改变。自来水的出现打破了北京居民长时间形成的饮水习惯,并形成了民初北京居民饮水以自来水、新式井水、旧式井水并存的局面。

二、民初北京警察对饮水的管理

“水为人生日用必需之饮料,稍有不洁,影响卫生,殊非浅鲜。”水质出现问题或饮用不慎更是“民命攸关”,但在民国之前,居民所饮各种水从未有所检验,更无标准,造成有些饮用水于健康有害,居民还是依旧饮用。民国后,随着对公共卫生的重视,饮用水也被作为其中一项得到了主管公共卫生的机构京师警察厅的重视。

1、井水

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多大程度上改变北京居民饮水的结构,在整个北洋政府时期,自来水公司的发展都很缓慢,安装水管的家庭数量增加也很缓慢,销与居民的水量一直很低。到1932年,北京居民中也仅有1/10把自来水作为日常之用,绝大多数居民仍然依赖井水。因此,对井水卫生的管理便成了京师警察厅管理饮水的重点。

北京的水井不管是属于水商承包,还是居民私有,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对水井的卫生注意不够。因未对水井进行检测,也无确定是否适合饮用的标准,一些水井因年久失修、久未掏挖等原因其水质已不符饮用但居民仍在使用。因此,1917年京师警察厅和市政公所协商,调取北京境内各种饮水地点、数目表册,进行检验,评定等级,最适用者定为上等,其次定为中等,不适用者定为下等,均在取水之处分别标明,方便居民知晓。后开井和检验水井均由京师警察厅负责。经过检验后的各项饮用水,在各区警察署进行备案,并按照成绩优劣,分为“适用、不适用或经煮沸后适用”几个等级,分别在井旁钉定火印木牌,以便居民识别。

井水质量如何,是否适合饮用,除由其本身的水质决定外,对水井的保护以及水井周边的环境也起重要作用,而北京居民对此点并不重视。时常有附近儿童向井内抛扔砖、瓦、污秽泥土等物,甚至还出现“内外城水井内时常发现婴孩尸体”的情况。还有一些水井因所处位置不当易被污染,例如有些水井的旁边就是公共厕所。北京的土质松散,厕所粪尿秽水通过渗透流入水井或随大雨积水流入井中,致使井水受到污染,居民饮用污染过后的井水,易 患头晕、腹泻等病。京师警察厅除派贫民队将官井一律掏修外,还制定了针对各私有水井的保护规则,如井沿安置高石避免秽水流入,夜间加设井盖以防行人危险,井旁力求清洁不能堆积秽尘,井旁的水槽安设覆盖等。

2、水夫

广大的北京普通居民家中无固定水源,必须从政府所打不要钱的公共水井中汲水或用钱购买,但因政府所打公共水井较少,居民汲水不便,大多数居民便选择了用钱购买,这就产生了专门卖水的水夫。在清末,北京大约有2500名水夫,他们全属于颇有势力的水夫行会。北京水井营业为山东人所专有,水夫也大多是山东人,这一惯例由来已久。山东水夫非常团结,垄断居奇,对用户常态度蛮横,居民长期以来忍受不堪。有能力者多改用自来水,无钱者心中不平,但也无力改变。这种状况自清代至民国,相沿已久,没有取缔办法,以致挑水夫对于用户任意索价,毫无限制,用户深感痛苦。贫穷的居民家庭不得不减少用水量至最低限度,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清洁卫生。

民初很长时间,对水夫亦无专门管理。直到1927年,京师警察厅才从卫生的角度考虑,对水夫进行规范管理。京师警察厅首先要求各区署调查所管界内水夫姓名、籍贯、年岁、住址,造册报厅,凭调查名单统一核发许可证。针对水夫任意抬高水价,所售水价不等的情况,京师警察厅还统一了水价,大桶六枚铜元,小桶四枚,并制发许可证令水夫佩带。除对水夫营业各项进行限制外,京师警察厅还对水夫营业情况加强监管,按户通知商住各户,遇见水夫把持刁难的情况,立即报警严惩。

3、自来水

自来水公司最初创建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饮水,其建立得到政府支持,也引起了居民广泛关注。不过自来水安装一直发展都很缓慢,相比较饮用井水的人数,安装自来水的家庭所占的比重很少,但却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型饮水来源,更重要的是代表了饮用水发展的进步趋势。

和饮用井水不同,北京居民所饮自来水全是来自一个固定水源,如自来水出现了卫生问题,波及面就会相当广泛。清政府在自来水公司初建时已认识到自来水清洁对居民健康至关重要,要求自来水公司在水厂常设实验设备,化验员要每日三次测试水的纯度。但是事实上,这些规定仅仅是一纸空文。自一开始,自来水公司就忽视了供水检验的重要性,全公司仅有一名全职的化验员,但他并不具备从事这项工作所必需的细菌学方面的训练。对自来水公司的清洁负有监督责任的计有三个政府机关:京师警察厅、市政公所、中央防疫处,但清末民初的很长时间里,这三机关对于自来水公司管理放任,以致自来水水质混浊,长时间为市民担忧。

1925年夏,北京城内患泄病者很多,多方检查,全找不到原因,后由医生发现,凡病泻者均属自来水的用户。当年,京畿爆发洪水,造成自来水公司的水源孙河里的水受到污染,不适于饮用,但自来水厂的过滤设备很不完善,不能消除水中所有的有害细菌,加上管理滤池人员极为懈怠,致使居民所饮的水混浊不堪。疫病爆发后,中央防疫处检测自来水每十五滴中有大肠菌六百个。此结果公布后,舆论哗然,社会訾议,京师警察厅也派员对自来水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要求自来水公司积极筹措改良。自来水公司在京师警察厅等机关改良的要求下,先从扩充水源入手,加设了孙河至东直门外三十里干管,此项改进工程得到了京师警察厅的协助和保护。

经过此次事件,北京自来水公司汲取教训,加强了对供水质量的控制,京师警察厅和市政公所也加强了对自来水质量的监管,自来水卫生有了一定的改善。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上一篇:企业微博的道与术——想好了再敲门 下一篇:文人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