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方工程坍塌预防措施

时间:2022-08-02 11:28:46

探析土方工程坍塌预防措施

摘要: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如挖方较深,土质较差或有地下水渗漏等,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永久性道路等产生危害,或构成边坡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宜进行大开挖施工,应寻基坑 (槽 )管沟壁进行支护。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的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布局基位人员、运输通道,并设置防止落物伤害的防护层。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必须与设计工程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

关键词: 土方工程;坍塌; 预防措施

Abstract: in the bas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ch as deep excavation, soil is bad or groundwater seepage and so on, possibly on the adjacent buildings, underground pipeline, permanent road to produce harm, or a slope stability. In this case, should not be the big excavation, should find foundation pit (tank) wall supporting environment. Whe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formation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and intersected homework, should be reasonable layout and a staff,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ed to prevent falling objects of protective layer damage. Support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rder mus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design project, and and turkmen excavation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equence of the match.

Key words: the earthwork; Collapse;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及房屋建筑项目不断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深基础土方施工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土方工程开始施工。它包括场地平整、土石方挖掘、运输、填筑、降排水、土壁支撑、基坑(槽)的回填土等内容。

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施工面广;人力施工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劳动力消耗多且工期长;施工条件复杂,受土的种类、地下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期间的气候等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土方工程施工不论挖方或填方都要求标高、截面准确,土体由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土方工程事故是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防止土方工程事故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建筑施工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及事故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土方工程事故的具体措施。

1土方工程坍塌的原因

基坑工程应贯彻先设计后施工,先支撑后开挖,边施工边监测,边施工边治理的原则。土方坍塌,是由于土体内某一面产生剪切变形,变形速度加快时, 引起土体中出现连续的破坏面而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1) 施工方法不正确。放坡不够,或图省工贪利,又无固壁支撑保护;

( 2) 边坡顶面静、动荷载超限。当边坡顶受压或震动后,土体的内聚力、摩擦力和剪力就减小;

( 3) 环境与地质条件的影响。现场狭小或地处市内,防护设施不全,以及地址情况异常,采取措施不及时。自然雨水的浸泡, 现场排水不通畅,尤其是雷暴雨前未截住流入槽坑内的地面水。

2预防土方工程坍塌的安全措施

(1) 动土前,要向班组下达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同时办理好交接签字手续。

(2) 开挖槽坑时,要视设计深度和土质类别来确定放坡系数。如放坡受现场条件限制,必须采取加设支撑的方法。

(3) 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槽坑底标高时, 挖成直立壁且不加支撑, 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深度以内; 如槽坑超过允许深度, 应根据土质类别和深度按照规范规定的放坡系数放坡。

( 4) 在边坡项面,要尽量减少静、动荷载。弃土的堆放,距开挖边缘应大于 0.8 m ~ 1 m 堆高不得超过 1.5 m。弃土也不得靠近邻近建筑物或暂设工程的墙体。如堆放时,应保持 0. 5 m 以上安全距离, 以防墙体受压坍塌。还要减少动力机械的震动影响,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在开挖边缘上行驶机动车辆和堆放料具,随时注视和预防土方的滑坡和坍塌。当发现险情迹象时,应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5) 施工方必须正确,开挖槽坑或取土时严禁采用掏洞或掏空脚的方法。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均衡开挖。对开挖较松软土和普通土,每人每段宜在 4 m左右, 应自开挖端向后倒退开挖。对硬土的开挖,每人每段开挖长度宜在6 m左右。用镐刨时,应自开挖点向前进行,迎面不得站人,操作人员严禁在槽坑内休息。

( 6) 开挖后地质情况异常,遇有砂子、河卵子卵石及松散土层,应加大放坡系数或加设固壁档土支撑; 如遇到淤泥、流砂、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可选用集坑降水、井点降水或多种方法结合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应使地下水低于开挖面 0.5 m 以上。开挖集水坑时,应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并要与基础底面有一定距离, 防止基础结果遭破坏。当要换支撑时,必须先支牢新撑,再拆除旧支撑。支撑全面拆除前,应根据回填顺序自下而上进行,并随拆随回填。

(7) 槽坑内挖土,应随挖随运。槽坑内修筑运土坡道,随挖深而延深。坡道坡宽一般不大于 1.4 ,坡面铺设笆板防滑。运土道路应避免交叉, 防止车碰撞。

(8)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分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深或铺填超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设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在危险路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9) 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当无非避开时,首先先制定好单项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雨后地表水流入槽坑,槽坑内的积水要及时抽排,尽量缩短槽坑被雨水浸泡的时间,为使积水排净,可加挖集水坑。

3 模板坍塌及预防

(1) 支撑基础强度不够,发生沉陷,造成支撑失稳,支撑材料的强度,刚度不符合技术标准。

(2) 支柱间横顺拉杆和剪力撑数量不足或材料不符合技术标准。

(3) 支模操作未按顺序进行,没有全面固定好就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模板项面、材料、设备堆放严重超载,混凝土未达到规定龄期和强度,模板过早拆除。

4 模板坍塌预防措施

(1) 支撑的继续必须坚实、平整,不允许发生沉陷。对多层结构的支撑, 要保证上层支撑的荷载能直线传递到下层支架结构上。支撑要垂直,顶底面要平整, 支柱间应承设横顺拉杆和剪力撑, 确保牢固稳定, 必须考虑模板和支撑的自重, 钢筋和新浇的混凝土的重量,施工人员设备的重量,抗倾倒系数不小于 1.5。

(2) 模板项部严禁超负荷堆放材料和设备。浇筑混凝土时, 要指定专人负责质量安全监护。模板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用料上应注意; 木模木支撑不得使用严重腐朽、扭、劈裂的材料; 钢模钢支撑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开裂、脱焊、螺栓松动的材料。

(3) 承重模板工程的安装与拆除,要遵循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 编制模板支撑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针对工程特点, 提出明确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 进行分部分项技术安全交底。结构上承重较大的模板和支撑,新浇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拆除组合模板时,一般应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 先拆侧模,后拆底模; 先拆非承重部分, 后拆承重部分。当基坑施工深度超过 2 m 时,坑边应按照高处作业的要求设置监边防护, 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梯道。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的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布局基位、人员、运输通道,并设置防止落物伤害的防护层。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必须与设计工程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分层开挖时,应先支撑后开挖; 同层开挖时, 应边开挖边支撑。支撑拆除前,应采取换撑措施,防止边坡卸载过快。

5 结束语

总之,只有搞好各项基础工程的施工安全,才能避免或减少建筑施工事故损失,才能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贾华清,建筑施工土方工程事故的成因及预防[J].建筑施工,2011.

[2]喻琴,浅谈预防土方工程坍塌及安全措施,山西建筑,20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系统修复重建措施探... 下一篇:探讨建筑工程项目工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