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兔”从哪里来

时间:2022-08-02 11:14:39

一、《楚辞・天问》“顾菟说”

汉语语境中的兔神话,最早见于屈原《楚辞・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对月亮有何好处,顾菟能常在其腹?“菟”同“兔”。兔性多疑,行走时常返顾,故曰顾菟。

二、傅玄《拟天问》“捣药说”

“玉兔捣药”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玉兔、蟾蜍都是月中灵物,玉兔在月中捣制仙药,且名“蛤蟆丸”,服此药即可成神仙,此为“玉兔捣药”仙话的雏形。

到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此仙话就成为一个“话语定格”:月中仙宫,玉兔用玉杵玉臼捣制长生不老仙药蛤蟆丸――月中还有灵物蛤蟆(蟾蜍),蛤蟆本身就是药材,故随形命名。

三、《唐奘法师行传》“火兔说”

《法苑珠林・唐奘法师行传》载有“三兽塔”,是月兔生成的另一版本。

某地林野间有狐、兔、猿,异类相悦、亲密无间。为证验此三兽是否真的“志同道合”,佛化为一老者云游此地,对三兽云:“听说三子情厚意密,忘为异类,今特来拜见;现正饥乏,有啥可吃的?”三兽回答:“长老略等,我仨同心寻觅、青天可鉴。”一会儿,狐衔来鲜鲤鱼,猿采来鲜山果,唯兔子空手而还。兔自惭食言,于是对狐、猿说:“多聚柴草,方有所作。”狐、猿衔草木,兔子当即点燃,对老者说:“我身卑劣,所求难遂,敢以微躬,充此一餐。”言毕入火,寻即致死。

老者复现佛身,面对余烬兔骸,伤叹良久,对狐猿说:“吾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故月中之兔自此而有。

后人有感于佛心慈悲、三兽精诚,在此建“三兽塔”。人类文化具有很强的感同心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取向,有时审美判断却有惊人相似之处:兔在“佛话”中也是人们喜爱的小生灵,精诚向佛,矢志不渝,故也被“佛文化”打造成“月中灵物”,尽享世人的千古崇拜。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梵语中称兔子为“舍舍迦”。

四、《封神演义》“吐兔说”

兔与周文王还有一段离奇传说。据《封神演义》载:纣王囚文王于里,文王长子伯邑考前往,想以自身换回年迈的父亲。伯邑考年少貌美、才华横溢,被妲己看上、意欲猎取,伯邑考宁死不从。于是妲己唆使纣王将伯邑考剁成肉泥,且做成饼子让文王吃,一试“文王预测是否灵验”。文王心知肚明,但为了迷惑纣王,当面吃下。后文王返回西岐,回家后独不见长子伯邑考,不觉心中绞痛,泪如雨下,随后吐出一口肉饼,那肉饼就地一滚生出四足,长上两耳,望西跑去了。文王连吐三次,三个兔儿都往西跑了,此为伯邑考三魂所化。

三只兔子幻化为一只,东瞧瞧西看看,便沿着大路直进宫殿,在文王夫人和母亲面前徘徊。婆媳两人不知哪来的小兔子,见到它后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此时天已经黑了,小兔子又走到院里,仰望天空。

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将它带到了月宫,成为嫦娥永久的小伙伴。

人们认为白兔是祥瑞之物,奉若神灵,从不捕杀。

月兔联袂,成为一种美轮美奂的意象。■

上一篇:武大郎的炊饼多少钱一个 下一篇:微笑,传承千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