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给孩子答案

时间:2022-08-02 08:24:50

荷兰漫画家古尔布兰生在他的《童年与故乡》里,画他小时候光着屁股走进草丛里时,草都比他高,草挡住了他的视线,是他眼前的森林。这幅漫画的意思是说,小孩子看问题的角度是跟大人不一样的。

大人看到汽车会想到大气污染、上涨的油价以及交通安全等等,小孩子却会把汽车当成动物。

夏树两三岁的时候,看着汽车满街道地跑,前面还有眼睛,还会鸣叫,就把它们当成了动物。但是这样的认知一晃而过,很快他就有了很多关于汽车的正确的知识,甚至比我知道得还多。当一辆辆样式特别的汽车从我们的身边驶过,我都要问他是什么牌子的,他能够一一说出那些汽车的标记。

小孩子在生活的经历中,一天天、一点点地认识着事物,增长着能力。他们由无知到逐渐地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在认知的过程中,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现象,然后他们就会好奇和不解地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看到的现象多了,他们就会对相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存在的一些差异。在孩子认知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耐心地引导他们,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会使他们受益一生。

夏树很小的时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还没有是非观念。比如,他无意中把一只杯子掉到了地上,杯子在地上弹跳了两下,瞬间就碎成了无数片,他就会很好奇。他会再故意地把一只杯子从桌子上推到地上,听它的响声,看它的碎片。爸爸在夏树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大声地斥责他,有时候斥责不起作用,就会动手在他的屁股上拍打两下。他不是真打,但是夏树还是不高兴。

学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以后,小孩子又容易自以为很有能力了,会引经据典地到处运用他们的知识。有一天,夏树在与姥爷玩智力游戏。互问互答。夏树问姥爷的问题是:鲸鱼是不是鱼?

“是鱼。”姥爷凭着他60多岁的经验不假思索地回答。

“错了。鲸鱼不是鱼,是一种哺乳动物。你是不是看它名字里有个‘鱼’字,就认为它是鱼啊?”夏树纠正姥爷。姥爷还真不知道鲸鱼不是鱼,但他又不相信一个小孩子,便固执地说:“是鱼,错不了。”

夏树不吭声了,他去抱来了一本《辞海》,查到了鲸鱼这一条。姥爷仔细地看着,鲸鱼还真的不是鱼呢。字典上说:“鲸,哺乳纲,鲸目。外形像鱼,用肺呼吸,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

姥爷又高兴又有些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夏树还会使用工具书。“你会查《辞海》?”姥爷问夏树。“当然了。我爸爸查时我学的,先查‘鱼’部,再按笔画往下查就查到了。”夏树又查了一遍让姥爷看。

看,学习,领悟,夏树一点点地增长着知识,并且认真地应用着它们。

我们居住的大院里,有一个喷水池,放学回来,孩子们都喜欢在水池旁边玩。夏天的时候,这里常聚集着一些喝水的蜜蜂。有一次,一个男孩子追打蜜蜂的时候,另一个男孩子阻止他,说蜜蜂酿蜜。是人类的朋友。夏树便问那个男孩:“要是他蜇了你呢?”男孩一时没有回答上来。

回家以后,夏树便查字典,查一些哲学书。蜜蜂的问题让他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他问那个男孩的时候,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蜜蜂与人的关系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他想找到答案。而到底什么才是真理?他也不知道。

面对生活中的事物,去思去想,是一个孩子增长智慧的过程。在思想中,他们分辨、认识着,逐渐地接近事物的本质。他们在越来越多的认识中,知道了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怎样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而且我发现,有思想的孩子才会学习,他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去学习。成长中的孩子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掉心中的疑问、寻找到真理的。所以在孩子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最好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更好。

上一篇:十米白色塔夫绸 下一篇:爱到白头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