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冷静与科学

时间:2022-08-02 05:52:48

责任、冷静与科学

近年来,有关公共饮食安全问题,由于和百姓生活利益攸关,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重视。从最近的饮水机有毒、特富龙事件报道,到之前的苏丹红致癌、高露洁牙膏致癌、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甲醛啤酒、哈根达斯深圳事件、名牌乳业“早产奶”……众多媒体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但也不时出现一不小心就掉进漩涡甚至陷阱中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与不信任,影响了媒体的声誉。

那么,媒体如何报道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有度有节,避免信任危机呢?

媒体在有关公共饮食安全问题中的报道误区

综合近几年的情况看,媒体在有关饮食安全问题等报道中经常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1.片面理解舆论监督,急于“爆猛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媒体,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小报小刊和网站,热衷于“爆猛料”,听风便是雨。因此,只要有消息源,为抢时效、抢独家,就敢不加甄别地进行报道,而不考虑消息源是否权威、内容是否全面,误以为这就是客观报道,这就是独家新闻,结果往往造成报道失实,以讹传讹,成为商业炒作的“帮凶”、商业竞争的工具,造成恶劣的影响。

2.过分强调“代言”意识,报道随意、感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监视环境、发挥守望哨的作用,是媒体应有的职责之一。但一些媒体、一些记者也因此片面强调为百姓“代言”的观念,一旦发现某些苗头或接到群众举报后,往往不作任何调查,就“立场鲜明”、“姿态强硬”地发表稿件,由此而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一旦爆出公共饮食质量安全问题,不管问题出在哪里,严重程度如何,甚至问题是否属实,都一概“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猛追猛打到底,根本不给相关企业、相关人员以说话的机会,也不注意报道均衡,导致相关企业、相关人员的处境也无一例外地“越描越黑”。媒体表面上充当了伸张正义的角色,但往往事与愿违,媒体、记者也因此陷入被动境地。

3.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企业的代言人,为“利益”说话

由于媒体影响力巨大,一些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宣传与公关,特别是在出现危机时,他们更是通过各种手段开展“公关”、操控媒体,如给媒体提供无效信息,或者有利于本方的一面之辞,转移视线与矛盾;或者通过许诺提供广告、赞助,乃至以向媒体相关人员提供经济、物质条件等手段来收买媒体,以达到让媒体代言或失语的目的。

正因为存在以上种种误区,我们不时看到,在一些重大的饮食安全问题报道中,各类媒体说法各异甚至互相矛盾,有些媒体的报道前后也反复无常。“失真”、“失时”、“失语”,最终导致媒体的诚信和独立性受到质疑,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态度进入非理性状态,公众由此产生疑惑:“我们到底能够相信谁”?

进一步做好重大饮食安全问题报道的对策建议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也是近些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因此,事关群众利益与安危的饮食安全问题,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应该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报道中体现主流、权威,为广大群众“擦亮眼睛”。

1.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准确、权威、及时地发出新华社的声音

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从近几年情况来看,也往往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媒体的报道有时也莫衷一是,公众包括一些地方媒体由此也对中央主流媒体抱有期望。因此,在此类事件中,主流媒体应当充分利用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品牌优势和良好声誉,发挥公信力高的权威优势,及时采访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找出事实真相,发出权威声音,充分释疑解惑,起到澄清是非、拨云见日的作用。如在2005年的高露洁牙膏被指致癌事件中,正是由于新华社及时播发消息,才使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平息了争论。

与此同时,作为主流媒体,也应该大力报道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大力遏制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案件、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为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而做出努力的措施,而不要片面地报道案例,误导群众。

2.以冷静的态度看待各种调查数据和检测结果,谨防新闻外衣下的“利益驱动”或“商业炮弹”

当今社会,陷阱无处不在:各种调查机构层出不穷,各种调查报告和数据不时公之于众,但我们在报道中要特别谨慎,要注意甄别哪些是权威机构的,哪些只是出于商业利益的宣传、公关;哪些是借权威机构之名,断章取义地利用某些数据;哪些又是借助看似客观的科学检测结果或者抽查报告作为依据,抨击竞争对手?不要以为只要有数据,就是科学、客观的,就能够作为报道依据。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目前一些企业也特别重视聘用专业人才或专业公司,研究新闻媒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研究新闻规律,以此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新闻包装”,巧妙地借用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或公关,记者稍不小心,就容易被这些“商业炮弹”击中。

因此,在媒体市场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今天,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就显得尤为重要。报道要真实、准确,要尽量拿到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到现场采访,尽可能从国家权威部门获得信息;写作时要严谨,要尽可能均衡报道各种观点,不要把话说满,包括避免或谨慎使用“最好”、“第一”之类的高级形容词;避免使用不确定性的用语,不要出现“可能”等词汇,如“可能致癌”、“间接致癌”等,以免造成公众理解的偏差导致普遍的恐慌。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勿以争时效性而牺牲真实性,勿以争轰动性而牺牲科学性。

3.以科学的理念去报道,注重多元化的信息平衡和信息对称

在“高露洁牙膏致癌”的报道中,美国研究者原来的报告并未指明牙膏致癌,但到了英国《旗帜晚报》的报道,便成了“牙膏致癌”,而到了北京《法制晚报》的报道,便成了“高露洁牙膏致癌”。因此,美国的研究者彼得・威克斯兰指出,围绕牙膏致癌的报道,是一个“不科学的故事版本”,指明了科学精神的缺失是造成失实报道的重要原因。新闻传播学者闵大洪因此认为,客观世界纷繁复杂,编辑、记者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是专家,因此在进行报道时,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方法论,同时作为专业水准的体现,应贯穿在报道工作的全过程中,包括对新闻的判断、对新闻源的核实和报道的用语上。①

因此,在事关饮食安全问题的报道中,主流媒体不应当仅仅是简单地逞一时之快,大力进行揭露和批判,而应在做好传达警示信息的同时,以此为契机进行科学常识的普及,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媒体在日常报道中,也应当通过把案例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加以报道。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和安全课程已经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世界卫生组织也要求所有成员国把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消费者卫生和营养教育体系,尤其要开展针对食品操作人员、消费者、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的符合文化特点的安全卫生和营养教育规划。对我国来说,当前亟需引起重视的,就是要加大对农村饮食安全问题的报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在当前的有关饮食安全报道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由于国家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不完全对接导致的所谓饮食安全问题,避免看似科学而又背离国情,造成报道差错。

(作者分别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辑、中央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记者)

注释:

①《我们的食品,我们的安全一个“不科学的故事版本”?》,科学网2005年12月16日

上一篇:善抓“别人想不到的”新闻 下一篇:试论“新闻淡季”的新闻策划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