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A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02 04:00:46

CMTA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一、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及其局限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最成熟,其成功归因于不断探索与院校发展目标相一致、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组织模式。目前美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遵循两条轨迹:一是以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主要采用聚焦模式。“聚焦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指的是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经费、课程等都由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学生严格限定在商学院(管理学院)。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经过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其典型代表是哈佛大学。二是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主要采用全校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全校性创业教育指向商学院(管理学院)之外的学生,又可以分为“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两种。磁石模式创业教育由隶属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管理,资源和师资由商学院(管理学院)提供,所有创业教育课程在一个学院里进行。辐射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创业教育委员会,由全体参与学院共同管理,其资源与师资也由各个参与学院分别负责。百森商学院、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是这类模式的主要代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同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开展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载体进行的实践活动。开发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清华大学。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和综合素质,这种模式是我国创业教育实施的最早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开发创业教育课程,即通过开设名目各异,围绕创业教育的各种课程来实施创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构建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就是通过该模式进行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第三种模式是以增长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该模式有两个要点,一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二是让学生进行商业化实战。方法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和为学生设立创业基金,学生提交创业构想,经过评审通过即可获得基金资助,从而将自己的商业计划进行商业运作。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较好的模式,也是综合式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些自主探索的创业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有益的经验得到推广,目前全国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大都综合了以上三种模式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CMTA模式的内容与作用

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育人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一致的教育。高校与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教育的互动过程中,都会涉及课程、比赛、培训和行动这四个主要的内容。而不同学校由于管理机制不同、教育资源差异,必然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但是,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教育改革,高校必须完成创业教育定的“规定动作”。如何真正落实创业教育的各项任务,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使创业教育取得实效,高校应探索一种符合自身情况的创业教育机制。基于CMTA的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运行模式包含以下四个核心内容。

(一)课程(Course)

大学生从课程中获取知识,课程是教育核心,推广创业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途径。2012年8月,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12]4号),将《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纳入高等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框架内,并详细规定了课时数和学分,这无疑强调了课程教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创业教育综合性极强,体现在课程体系上,需要跨学科构建适应创业活动开展的各类学科课程群。“创业教育课程类型从课程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从课程属性上可分为科目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无论课程体系如何设计,其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通识型课程对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二是通过提升型课程对创业知识和创业素质进行培养,构筑大学生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的基本素质;三是通过专业型课程进行创业技能和核心能力打造,指导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方法,提高创业的核心技能。近年来,随着创业教育理念发展,国内更多的高校认识到创业不仅是一种基础知识,而且是一种通用技能。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选择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课程。各高校在设置创业课程时还应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不同学校争取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课程。

(二)比赛(MATCH)

比赛也可理解为创业教育活动。中国的创业教育始于创业计划大赛而非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这是中国创业教育的特点之一,也是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之处。创业计划竞赛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两部分内容,是大学生创业模拟练习的重要方式,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该项活动对于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素质,积累创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9年,、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共同将竞赛推向全国,冠名为“挑战杯”,由清华大学承办,全国162所高校参加了首届竞赛。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参加的大学逐年增加。除了部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外,目前国内的创业计划竞赛还有各省(市)级创业计划竞赛,各高校创业计划竞赛,有的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和企业也组织了相关的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创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国高校的热门赛事。除了创业计划大赛之外,各高校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奖赛、机械创新设计大奖赛和电子创新设计大奖赛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通过创业比赛或活动的载体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切实体现“干中学”的理念,让学生运用创业知识,在创业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提高自我的创新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及创造力;二是在比赛和活动中,能够与社会人士及企业家建立良好关系;三是能够在校园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在校期间为创业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培训(Training)

经过创业设计大赛等创业赛事和活动的演练,筛选出部分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和相对成形的项目,并对这部分大学生进行专题培训就成为促成创业行动的重要环节。创业培训较之普适性的创业课程更加专业和具体,既可以针对创业者素质能力提升开展培训,又需要对创业项目的进一步成形进行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专题课程进行,也可以结合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进行。目前高校除了本校开展的各有特色的培训课程外,还引入了相对成熟的国际创业培训项目KAB和SYB。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KAB(KnowAboutBusiness)是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负责实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该项目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对于创业的正确认识,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项目在进行课程培训的同时,还成立KAB俱乐部,并把创业俱乐部按照项目有关规定开展的活动纳入“KAB创业教育拓展计划”项目框架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创业启动资金。SYB(StartYourBusiness)是一套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推行的行之有效的创业培训体系。国际劳工组织为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的双倍效应,专门在中国成立了项目推广办公室。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单位对此项目的发展作了大量的计划和发展部署。SYB培训注重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并为加入该项目培训的创业者提供专家专项指导、优惠政策咨询、办理小额贷款等后续服务支持,扶持创业者尽快创业成功。通过培训,能够使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能够使创业项目得到更加充分地论证和完善,并为真实创业行动打下基础。

(四)行动(Action)

行动也就是真正的创业实践行动。在行动环节,主要是实现创业项目的转化,成立创业实体。这一阶段是实际开展创业活动的阶段,大学生根据前期的设计创办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在行动阶段大学生需要解决企业开办和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逐步成长为在市场竞争中独立经营、自谋发展的企业。目前高校都采用创办创业园、孵化基地等方式,协助大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业务。大学生在创业行动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的停顿甚至失败,另一种是企业运行走上正轨,开始企业化运转,呈现发展的状态。无论何种结果的创业,都能给大学生带来收获和影响。面对失败,创业大学生能够总结教训,了解自己的不足,可利用在校时间继续完善提升。即使不再创业,这些收获对于他们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成功,创业大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进创业自信心。通过进一步的行动指导,能够帮助他们分析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阻碍、资金困境、管理缺陷等,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加快业务开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CMTA模式的运行机制

为保障基于CMTA模式的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实施,需要厘清其运行机制。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来说,其价值意义更在于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创业的现实表现是创立或成立一个企业,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将一个创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创业项目,并继而将创业项目发展为一个经济实体。因此以项目引领的方式来整合相关工作,既符合创业项目的成长过程,又能将学校相关工作和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将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和实效。

(一)项目意向阶段

在项目意向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的方式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创业项目雏形,把一些创意想法转变为可视化的创业项目。这些创意想法可能来源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或其他生活体验,但都需要学生在掌握创业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创业项目。学校在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加强和丰富创业类的课程教学。除了完成规定的如《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外,还应积极构建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需要有创业的意识、冲动和激情,这样的品质只在少数人身上自然外露,在多数人身上是内隐的,因此需要有发掘过程,该阶段是创业意识的启蒙。重点是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潜意识和创业冲动,使更多的大学生在他们心中燃烧创业的激情。

(二)项目论证阶段

在项目论证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公司、营销大赛等相关比赛或活动,对创业项目进行初步论证。该阶段的比赛和活动实质上是一种虚拟实践。“对于虚拟实践,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两个目的:一是弥补实战的不足,让更多学生体验创业实战的感觉,即实战虚拟。二是通过虚拟实践让参与实践的人体会创业者对于就业者的选择,即位置虚拟。”通过赛事活动不但可以进一步推演论证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也能够使创业团队得到锻炼,从而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素质与能力。

(三)项目优化阶段

在项目优化阶段,经过比赛筛选的创业项目得到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为了给实际的创业行动做好准备,对比较成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该阶段的培训应以实战为前提,通过对商业模式、资金资源、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使得创业项目进一步优化,增强项目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项目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要在真实的市场环境运行和实施创业项目。在这一阶段,学生进一步体验“干中学”的真谛,以一个真实创业者的身份去行动。学校在这一阶段的作用在于扶持。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设置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等方式,为学生创业行动搭建帮扶平台,无论是政策的优惠、经费的支持、场地的保障,还是实际运行的指导,都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延伸,也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检验。高等学校在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创业教育相关核心内容的研究,尤其是把握好课程、比赛、培训和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帮助学校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的运行模式,营造更加良好的创业教育育人环境,切实发挥学校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引导培育功能,也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作者:田力 杜斌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上一篇:语文教师职业素质论文 下一篇: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论文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