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如何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02 03:13:46

刍议新时期如何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摘 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更别提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人才,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使得学生既能学到化学知识,又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简单地介绍高效课堂的内涵,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利用化学学科的特征,对于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情景模式;导学方案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科目,所以受到各个学校及教师的高度重视,所谓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内,老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理念严重制约了高中化学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知识是越学越深,而实际运用能力却止步不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于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各个学校和老师参考,从而实现化学教学的真正目的及意义。

一、建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所谓的学案导学,指的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程度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以及课后复习知识用的书面学习方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化学知识,使得师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课堂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知识。

老师应该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行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学知识,对于一些生疏的、复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课堂上,老师首先要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必要的提问或是小测,从而及时把握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认知程度,也可以预先在导学案中留处空白以便上课时学生进行即时练习。如:化学教材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课中,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理解金属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化学腐蚀的概念,并且通过实际生活经验说出一、两条金属防腐的方法,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的提问这几个概念问题,从而了解到:学生是否掌握了概念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问题,以便课堂上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减轻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压力,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后学生可以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对于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作为后期的复习材料,另外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解决的问题、仍然有困惑的问题进行分类,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实际运用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问题情境式授课方式

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鲜明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胶体的性质及其运用”一课中,可以借用学生的钢笔及不同颜色的墨水,通过实验提出问题:钢笔混用不同的墨水为什么写不出字?使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听课,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某些学生关于核素、同位素、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模糊不清,老师可以通过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高二三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班内的每位成员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高二三班的学生,那么高二三班就可以成为一种元素,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虽然有共同的属性,但是每位学生的名字不同,那么我们把每位学生当成一种核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另外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同学,就像同一元素中的不同核素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意识。

通过运用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比如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农村中出现的“鬼火”现象,迷信的人以为是幽灵之火,常常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并且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了解所谓的“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燃现象,并且通过了解磷化氢是一种可以自燃的气体,重量轻,当人移动时,脚周围空气流速快,压力强,磷火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跟着人走,充分了解这些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在遇到这种现象时,有效的避免磷火上身。

三、善于质疑,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一项设疑、激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师应该巧妙使用这种综合性教学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彼此联系并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新的知识。如:在“氯气与水反应”一课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以下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解,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氯气是什么颜色的?氯气溶于水或者与水发生反应吗?氯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后变红,说明氯水中具有酸性物质,而这种酸性物质是什么?通过分析了解到酸性物质是HCl,说明了氯气不仅溶于水,而且还与水发生反应;继续观察,可以发现变红的石蕊试液开始褪色,说明混合物具有漂白性,我们知道H2O没有漂白性,根据反映原理,是氯气、氯化氢还是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这种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主动的探索状态,使得老师成功地为学生营造了自主探究氛围。

综上所述,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要想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多种措施,在探索过程中,考虑到化学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学科特点,要切实做到化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白谢昉.对于打造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学周刊,2010(09)

[2] 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4)

[3] 李颜华.如何构建新时期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2011(11)

[4] 刘建忠.浅议如何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初中教学研究,2012(01)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农村初中班级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