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里翻译规范看《婴宁》英译本

时间:2022-08-02 02:45:03

从图里翻译规范看《婴宁》英译本

[摘要]根据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翻译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到规范的影响,如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婴宁》是《聊斋志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其英译本有很多种,而翟理斯英译本是最成功的译作之一。用图里翻译规范分析翻译的各个阶段,从更广的视角审视这个译本,可以发现这个译本主要遵循译入语文化规范。翟理斯以目标读者理解为主,主要受到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制约,译本倾向于可接受性,使《婴宁》更易被英国读者接受,同时也使中国文化传播更广。

[关键词]婴宁;图里;翻译规范;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78-04

[作者简介]贾倩倩(1989―),女,山东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

一、引言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构思奇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全书共有491篇小说,题材、主题、风格多种多样,而《婴宁》是其中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文字简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纯真娇憨、活泼可爱的狐女形象。翟理斯英译本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译本之一。本文用图里翻译规范分析《婴宁》译本,以期对其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二、图里翻译规范理论

规范是翻译能力和翻译实际行为之间的中介,翻译能力指译者在理论上拥有的所有选择的可能性,而翻译行为则是译者在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之下做出的具体抉择。[1]换言之,规范是将某一社区共享的普遍价值或观念――正确与错误、适当与不适当的观念――转换为适当而且适用于特定情形的行为指南。[2]

图里被认为是第一个系统探讨翻译规范的学者。他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说是社会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比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当译作处于多元系统中的弱势地位时,为使译本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译者要尽量遵守源语文化的规范。

图里提出的翻译规范主要包括三种: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预备规范影响或决定翻译政策和翻译直接程度。初始规范制约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译本倾向于源语还是倾向于目的语。图里称这两极为充分性和可接受性。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主要指译者出于现实性考虑,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所选择的翻译技术上的“规范”。

三、《婴宁》英译本体现出的翻译规范

(一)预备规范的体现

预备规范影响或决定译本的选择。例如:作家的写作风格,作品题材、体裁和类型,是否接受另一中间语言的翻译等。《聊斋志异》中有近500篇小说,翟理斯选译翻译《婴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一是时代文化传播的需要。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新观点、新思想涌动,人们想要了解中国的人间百态和芸芸众生,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身为英国驻华外交官和著名汉学家的翟理斯,了解中国文化,人生经验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为英国人民翻译中国文化作品正好满足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文化传播的需要。

二是译者的因素。翟理斯称赞《聊斋志异》风格独特、语言凝练,引用的典故丰富,使用的修辞手法精湛,是中国文学广博性的代表,而《婴宁》又是《聊斋志异》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小说。由此可以推断出,《婴宁》符合译者的审美情趣。

三是《婴宁》的艺术特色。《婴宁》是《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篇章。小说语言简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聊斋志异》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婴宁与当时英国的女性形象吻合,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与时代要求。

(二)初始规范的体现

初始规范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前所要做的选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下,译者的选择可以倾向于不同的规范。译者要么遵循源语语言规范,进行“充分翻译”;要么遵循目的语的语言规范,进行“可接受翻译”。[2]因而初始规范决定着总体的翻译策略,即倾向于异化或归化。然而图里指出,多数情况下,译作不会处于两个极端,而是处在两者间的连续体上。[2]

翟理斯的译文是异化归化兼而有之,但总体来说后者超过前者。因为根据多元系统理论,在西方国家文化系统中,中国文学的译作处于弱势地位,要想使译文更容易进入强势的目的语文化系统,译者就要采用倾向于译语的可接受性翻译,迎合英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各种典故、鬼神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全部按异化处理,必然会遭到英国读者的抵触,因而翟理斯在翻译《婴宁》时采用的归化策略多于异化策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三)操作规范的体现

操作规范是译者在实际翻译实践中的实际抉择,包括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学规范。母体规范指影响文本宏观层次的规则。是全部翻译还是部分翻译,段落、章节的划分,删译、添译、改译和注释等现象都是操作规范制约的结果。篇章语言学规范影响文本微观层次的规则,如词汇选择,句子结构,是否用斜体或大写强调,等等。[1]

从母体规范的宏观角度来看译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规范。

首先是部分翻译,即翟理斯对“异史氏曰”部分的删除。“异史氏曰”这种插入性评论是中国古典小说主要特点之一。《婴宁》“异史氏曰”的评论,对婴宁的性格形象进行评价,表明作者的道德取向和社会理想,具有深化故事的功能。

翟理斯翻译《婴宁》时,目标读者是19世纪的英国读者。英国小说在19世纪中后期,已摈弃插入式点评,并且插入式点评受到当时知名小说家、评论家的强烈批评。如果翟理斯按照《婴宁》原作的结构,在译本故事末尾处加入“异史氏”对故事的评论,就违背了英语读者的文学阅读期待。他对《婴宁》“异史氏曰”部分的删除,是为了使译文符合当时英国主流小说的叙事模式,即符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学规范。

其次是注释。《聊斋志异》包含丰富的中国佛教、道教和鬼神文化,未受教育的中国人读《聊斋》尚且难懂,对于一般的外国人来说,理解译文显然存在更大的障碍。翟理斯在注释中对译文所涉及的中国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中国鬼神文化、道教和佛教思想。虽然道教和佛教思想在维多利亚时期已经传入英国,但普通大众对此知之甚少。如果不做批注、不加以解释,英国读者难明其意,就会影响读者对《婴宁》的艺术特色、审美价值的感受,甚至影响读者对婴宁形象的解读。例如:

生人多,阳气胜,何能久居?

She is a disembodied spirit,and would be ill at ease for any time surrounded by so much life.

注释:These disembodied spirits are unable to stand for any length of time the light and life of this upper world,darkness and death being as it were necessary to their existence and comfort.

中国鬼神文化中,鬼在太阳照射下没有影子,且它们阴气重不能在阳气胜的地方居住,否则会有危险。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英文化交流较少,英国人民并不了解中国鬼神文化,如果直接翻译而不加注释,英国读者会不知其所云。故翟理斯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来为英国读者扫除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阅读障碍。

最后是对原文中有关爱情和性描写的改译。翟理斯采用改译的翻译方法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翟理斯所秉持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盛行的清教主义婚恋观,两性关系态度严谨。然而《婴宁》不同于正统小说,写的是狐女婴宁与人类的交往。婴宁未受封建礼教的熏染和约束,因而行为率真大胆。但翟理斯出于对当时英国文化的考虑,对《婴宁》中有关情爱和性的描写进行了改写或删除。例如:

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

“What’s the difference?”asked Ying-ning.“Why?”replied Wang,“husband and wife are always together.”“Just what I shouldn’t like,”cried she,“to be always with anybody.”

翟理斯将“夜共枕席”改成“husband and wife are always together”,改译之后,婴宁与王子服的形象更符合清教主义道德规范。

篇章语言规范影响译文语料的选择,例如词汇选择、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等。下文就针对译本中词汇选择和句子结构两方面进行探讨。

从词汇选择来看,翟理斯对词汇,尤其是含有文化因素的词汇选择尤为谨慎。文化词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事物,为其他社会文化中所没有”,文化负载词是指“所指的事物或概念在对方文化中是有的,只不过在词义的宽窄方面不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只有某种程度的对等”。[3]《婴宁》中有很多词汇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在英国文化中是没有的,在翻译这些词时,就要注意翻译策略和技巧。

(王子服)绝慧,十四入泮。

He was a clever boy,and took his bachelor’s degree at the age of fourteen.

“入泮”指入泮宫读书,即考取秀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书生通过省级院试,取得秀才的功名,与当时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不一样。因而若直译,目的读者很难理解“入泮”的含义。翟理斯遵循目的语文化规范译为“bachelor’s degree”,易于读者理解,表明王子服具有一定学识修养,为下文县官因仰慕王子服的才学而断定邻人诬讼奠定了基础。

到彼且勿归,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

She also advised her not to neglect her studies,and to be very attentive to her elders.

“诗礼”通常指《诗经》和《礼记》,意指懂得诗书礼仪,这是中国古代女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受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英国文学主张语言简单化,减少诗歌语言的限制。故翟理斯受译语文学规范影响,用口语化的“studies”代替原文讲究的说法,使译文贴近英国当时的生活。

从句子结构来看,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翟理斯对原文句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差别是形合和意合的差别。英语以形合为主,注重显性连接,以形显义;汉语以意合为主,注重隐形连贯,以意统形。因此,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就有必要对句子做一些调整。《婴宁》一文蒲松龄多用四字成语、短句、流水句,是汉语意合的典范。翟理斯对原作句子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按照句群重新架构句子。

次日,至舍后,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

So next day Wang strolled into the garden,which was of moderate size,with a well-kept lawn and plenty of trees and flowers. There was also an arbour consisting of three posts with a thatched roof,quite shut in on all sides by the luxuriant vegetation.

蒲松龄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写,描绘出一个幽深寂静的世外桃源,衬托出婴宁纯真烂漫和活泼灵秀的性格,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翟理斯遵循英语形合语言规范,对句子结构进行了一番调整,运用英语形式词,气韵流动,再现《婴宁》原作意境悠远之美,行文更贴近英语表达。

四、结语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囊括实际翻译的各个过程,因而能对译本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文用图里翻译规范理论对《婴宁》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发现翟理斯的《婴宁》英译本主要遵循译入语文化规范。翟理斯以目标读者理解为主,主要受到英语语言文化规范的制约,译本倾向于可接受性,使《婴宁》更易被英国读者接受,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Hermans 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9.

[2]Toury 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Giles H A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M].Shanghai:Kelly & Walsh Limited,1926.

[6]Giles H A.trans.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Shanghai:Kelly & Walsh Limited,1926.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M].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韩江洪.论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6).

[9]韩洪江,张柏然.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评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10]蒋建梅.性别视角细读《婴宁》的悲剧意蕴[J].蒲松龄研究,2013(1).

[11]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2]孙轶.翟理斯译《聊斋志异选》的注释与译本的接受[J].明清小说研究,2007(2).

[13]王绍祥.翟理斯与英译《聊斋志异》[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14]赵宁.Gideon Toury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15]赵宁.特拉维夫学派翻译理论研究概论[J].上海科技翻译,2001(3).

[16]廖七一.翻译规范及其研究途径[J].外语教学,2009(1).

上一篇:我是来减肥的 下一篇:扩充词汇量切实提高英语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