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地理图像结构化地理知识,提高知识掌握的有效度

时间:2022-08-02 01:55:59

借助地理图像结构化地理知识,提高知识掌握的有效度

摘 要: 在看似繁重的教学中体味幸福,是有可能的。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等环节中,帮助学生有趣、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能力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都会大大增强。文章提出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借助地理图像结构化理理知识,提高知识掌握有效度。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地理图像 地理知识 知识掌握有效度

“幸福并不来自于你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在付出的过程中你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考出了比自己以往更好的成绩,也有可能寻找到了以往没有发现的更好方法。”笔者认为,提高师生幸福感的可行途径之一在于借助地理图像结构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有效度。

一、化学科知识为学科知识点

教师对照考试大纲、教科书等材料,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学习状态等学情,结合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通过综合考虑,将学科知识以学科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攻克一个个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主体间性关系。“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将加工处理的教育内容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受教过程中,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对教师及其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判断、接受、内化,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因此,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是同等重要的,教师应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积极提升教学能力,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地理知识点真正落实到掌握层面。

二、整学科知识点为学科知识

根据学科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理清其知识脉络,对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系统化,从而生成经过思维加工后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组成部分的学科知识。

在整学科知识点为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有教师的有效参与。何谓有效?“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自我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而在于自己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因此,教师应不仅教会学生地理知识,还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应不仅教会学生教师自己能做到的,还需教会学生教师自己做不到的。在整学科知识点为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专业引领下的学生主动知识建构才是最有效的建构。

三、地理知识结构化,提高知识掌握有效度

本文所说的知识掌握有效度,是指能被学生掌握且在考试等场合被学生提取出来的知识。

学生面对多门学科,每门学科都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记忆,如果我们能找到办法结构化这些信息,记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记忆的广度将大大增加,而且,结构化学科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在做题、考试中对考查点准确定位,并运用具体学科知识点的答题要点答题,提高答题效率,从而提高考试成绩,即提高知识掌握的有效度。

四、借助地理图像结构化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

地理学中提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且其环境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总和”,在地理学习中亦如是,在将地理知识结构化后学科知识的效用大于各学科知识点效用之总和。

以“大气的水平运动”为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是“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基础,其中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存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而不管是之后的高(低)压系统还是季风,都涉及风向的判断,一般而言,教师在教授“大气的水平运动”内容时,往往从受一力、二力、三力作用下的风向与等压线关系角度展开教学(见图3),学生据此学会分析、得出结论。

经过教师深入的讲解剖析,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个的学科知识点,当然,这样的学习是有效的,但如果只盯着“脚下的路”而没有用一个统领性的问题将三种情况串连起来,则很容易使学生只知学科知识点、不知学科知识而看不清“前方的路”。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需要向“对话式教学”转换,并引导学生从被教师询问到主动发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探究。笔者认为,在讲解“大气的水平运动”时,如果能以一个统领性的问题:“近地面风向与相对应高空的风向正好相反吗?”(见图4)提问学生,同时指导学生绘出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见图5),则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更高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Eric Frangenheim在《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中指出:“最好的学习发生在教师停止讲授的时候。”笔者认为,最好的学习发生在教师教会学生自己将学科知识点结构化并内化为学科知识的时候。

上一篇:锐捷网络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 下一篇:如何做好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