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浅思

时间:2022-08-02 12:37:2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浅思

摘 要:职业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教师要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整合课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静力学基础分析和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工作原理、机构特点、设计方法和计算校核方法。随着机械类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本课程由72学时压缩至54学时。而机械设计基础内容广泛,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是个挑战。学生缺乏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兴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又相对较差,这又增加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难度。

一、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课程内容应结合最近几年来该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对本课程内容做有目的的删减和整合。例如,对于数控专业来说,在铰链四杆机构章节中,重点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介绍四杆机构的应用和特性,而对于四杆机构的设计内容,可以简单介绍甚至可以忽略,或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适当引导,安排其自学。

另外,目前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听课枯燥,教学效果不佳。任课老师需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例如,以一个实践工程为例,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此工程上,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实际应用,这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提倡理实教学相结合,但是《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还是占主要课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或互动很少,课堂教学效果很难有提高。为了打破这种现状,我校很多老师开始尝试采取分组讨论、启发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相对较活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本人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尝试了分组式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式讨论教学模式,每组分4~6名学生,专门设计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小组学生轮流发言。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进行知识的讲授。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中实例进行讲授。例如,在讲常用机构分类、特点及应用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汽车雨刮器、牛头刨床、揉面机、插床等机器的运动视频,这样可以直观地反映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考核评估体系改革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以考试成绩为主。本校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比例太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向其他一些国家学习,使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

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平时大作业、实验、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多方面。课程实践性较强,除了教科书的习题外,可以适当增加课后大作业,大作业应该结合具有实践性的项目布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上教学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应该进行相应改革。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推广;教学内容也应该整合,与时俱进;考核方式应该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只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可帧.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卢隆有.谈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前沿,2010(03).

[3]赵艳忠,等.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的方法[J].农机化研究,2002(02).

[4]王世刚.机械设计实践[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高中语文“主体课堂”之我见